一种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60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恒温培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组件以及配药组件,所述培养组件包括:培养箱;培养座,设置于所述培养箱的内部;培养腔,开设于所述培养座的内部;所述培养腔与所述配药组件通过配液组件连通,所述配液组件包括:配液管,设置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配液阀,设置于所述配液管的进出液端;通过设置配液组件以及排液组件,配药组件可将配比完成的溶液自动泵入不同的培养腔内,排液组件可以将培养完成的溶液自动排出,实现自动将不同浓度的溶液配比进培养腔内,同时,自动将溶液排出,进而提升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大大节省了实验人员的实验时间。大大节省了实验人员的实验时间。大大节省了实验人员的实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稻恒温培养
,具体为一种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目前,在对水稻进行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耐盐碱性鉴定。
[0003]在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6931116U,提出了一种用于水稻苗期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中,包括相对布置的箱体和搅拌箱,所述搅拌箱下端的四角均设有箱腿,所述箱体内设有培养腔,所述箱体铰接有与培养腔配合的箱盖,所述培养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箱体内设有与培养腔配合的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内设有挂杆,所述挂杆上设有风扇,所述箱体内设有相对布置的分别位于培养腔两侧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一端设有与通风腔配合的挡板,所述箱体内设有与电推杆、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箱体内在培养腔的下端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培养槽,所述箱体内设有与培养槽配合的盐碱溶液槽,所述箱体内在盐碱溶液槽的下端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均设有滑动块,所述箱体内设有与滑动块配合的通槽,所述箱体内插接有与滑动板配合的废液盒,所述搅拌箱内设有搅拌腔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位于搅拌腔内的轴杆,所述轴杆上设有不少于一个的搅拌桨,所述箱体内设有相对布置的通道,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与通道配合的加料斗,所述盐碱溶液槽的一侧设有贯穿箱体且与搅拌腔连接的管道,位于所述搅拌箱内的管道内设有阀门,所述搅拌箱的一侧设有与阀门配合的阀门开关。
[0004]现有技术中采用搅拌机构对盐碱溶液进行搅拌配比,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并降低实验人员的劳累程度,但是现有的盐碱溶液在配比完成后,不能依次将不同浓度的溶液自动配比进培养腔内,且培养完成后,不能自动将溶液排出,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具备可自动将不同浓度的溶液配比进培养腔内,同时,自动将溶液排出,提升装置的自动化程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盐碱溶液在配比完成后,不能依次将不同浓度的溶液自动配比进培养腔内,且培养完成后,不能自动将溶液排出,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组件以及配药组件,所述培养组件包括:
[0009]培养箱;
[0010]培养座,设置于所述培养箱的内部;
[0011]培养腔,开设于所述培养座的内部;
[0012]所述培养腔与所述配药组件通过配液组件连通,所述配液组件包括:
[0013]配液管,设置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相连;
[0014]配液阀,设置于所述配液管的进出液端;
[0015]配液泵,设置于所述培养腔的进液端,进液端与所述配液阀的一端口相连;
[0016]所述培养腔的出液端设有排液组件,所述排液组件包括:
[0017]排液管,设置于所述培养腔的出液端;
[0018]排液阀,设置于所述排液管的一端;
[0019]排液泵,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液阀的一端;
[0020]排液接头,设置于所述排液泵的一端。
[0021]优选的,所述培养腔共设有三个。
[0022]优选的,所述配药组件包括:
[0023]搅拌箱;
[0024]进药斗,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进药端;
[0025]进水管,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进液端;
[0026]出水管,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出液端;
[0027]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搅拌箱的底部;
[0028]搅拌轴,设置于所述搅拌箱的内部,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29]优选的,所述配液阀共设有两个,所述配液阀为电磁三通阀。
[0030]优选的,所述配液泵共设有三个。
[0031](三)有益效果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3]该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通过设置配液组件以及排液组件,配药组件可将配比完成的溶液自动泵入不同的培养腔内,排液组件可以将培养完成的溶液自动排出,实现自动将不同浓度的溶液配比进培养腔内,同时,自动将溶液排出,进而提升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大大节省了实验人员的实验时间。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中配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技术中配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技术中排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
[0039]10、培养组件;11、培养箱;12、培养座;13、培养腔;
[0040]20、配药组件;21、搅拌箱;22、进药斗;23、进水管;24、出水管;25、搅拌电机;26、搅拌轴;
[0041]30、配液组件;31、配液管;32、配液阀;33、配液泵;
[0042]40、排液组件;41、排液管;42、排液阀;43、排液泵;44、排液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实施例一
[0045]一种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组件10以及配药组件20,培养组件10包括:培养箱11;培养座12,设置于培养箱11的内部;培养腔13,开设于培养座12的内部,培养腔13共设有三个;
[0046]配药组件20包括:搅拌箱21;进药斗22,设置于搅拌箱21的进药端;进水管23,设置于搅拌箱21的进液端;出水管24,设置于搅拌箱21的出液端;搅拌电机25,安装于搅拌箱21的底部;搅拌轴26,设置于搅拌箱21的内部,与搅拌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47]在进行配药时,启动搅拌电机25,使搅拌电机25带动搅拌轴26旋转,使搅拌轴26对搅拌箱21内的溶液进行搅拌,进行配比不同浓度的盐碱溶液;
[0048]培养腔13与配药组件20通过配液组件30连通,配液组件30包括:配液管31,设置于出水管24的一端,与出水管24相连;配液阀3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盐碱性鉴定的恒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组件(10)以及配药组件(20),所述培养组件(10)包括:培养箱(11);培养座(12),设置于所述培养箱(11)的内部;培养腔(13),开设于所述培养座(12)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13)与所述配药组件(20)通过配液组件(30)连通,所述配液组件(30)包括:配液管(31),设置于所述配药组件(20)的一端,与所述配药组件(20)相连;配液阀(32),设置于所述配液管(31)的进出液端;配液泵(33),设置于所述培养腔(13)的进液端,进液端与所述配液阀(32)的一端口相连;所述培养腔(13)的出液端设有排液组件(40),所述排液组件(40)包括:排液管(41),设置于所述培养腔(13)的出液端;排液阀(42),设置于所述排液管(41)的一端;排液泵(43),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液阀(42)的一端;排液接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强王奉斌袁杰文孝荣张燕红布哈丽且木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