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602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控制器,包括安装座和安装在安装座一侧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等距设置有分装板,所述分装板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外壳上,所述分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架,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开设在外壳内的通气散热通道和安装在外壳内侧两侧的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控制架安装在通气散热通道内,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表面均设置有通气口,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通过通气口与通气散热通道内连通,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进气风扇;通过设计的分装板和散热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分装板和安装在分装板一侧的控制架对多种控制器的元件进行安装,然后通过散热机构对单个控制架进行充分通风散热,在使用时能够快速散热。速散热。速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器


[0001]本技术属于控制器
,具体涉及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控制器分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两种控制器各有长处和短处。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麻烦,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完成,就不能再修改或扩充,但它的速度快。微程序控制器设计方便,结构简单,修改或扩充都方便,修改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只需重编所对应的微程序;要增加一条机器指令,只需在控制存储器中增加一段微程序,但是,它是通过执行一段微程。具体对比如下:组合逻辑控制器又称硬布线控制器,由逻辑电路构成,完全靠硬件来实现指令的功能;
[0003]目前控制器技术中在使用时多个控制元件通常直接集成在一个主板上,在使用时会导致元件过于集中造成在使用时集中发热导致无法快速有效降温的现象,导致控制元件出现老化加快,因此需要设计控制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控制器,包括安装座和安装在安装座一侧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等距设置有分装板,所述分装板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外壳上,所述分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架,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开设在外壳内的通气散热通道和安装在外壳内侧两侧的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控制架安装在通气散热通道内,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表面均设置有通气口,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通过通气口与通气散热通道内连通,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进气风扇,所述外壳的一端下侧设置有排气风扇,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风扇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排气风扇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通气口对应通气散热通道的位置两两为一组等距开设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上,且两个通气口与通气散热通道的两侧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通气散热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架,所述控制架安装在导热架的内侧。
[0008]优选的,所述导热架包括外散热板,所述外散热板的内侧设置有导热碳纤维层,所述导热碳纤维层的内侧设置有导热石墨袋,所述控制架位于导热石墨袋的内侧。
[000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硅油箱,所述硅油箱和导热石墨袋的内部均设置有导热硅油,所述硅油箱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通过管道与导热石墨袋的内部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导热石墨袋的形状设置为管状袋子,且导热石墨袋贴合在导热碳纤维层的内侧表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计的分装板和散热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分装板和安装在分装板一侧的控制架对多种控制器的元件进行安装,然后通过散热机构对单个控制架进行充分通风散热,在使用时能够快速散热。
[0013]2.通过设计的导热碳纤维层和导热石墨袋,在安装分装板和控制架时抽出硅油,使导热石墨袋收缩到导热碳纤维层表面,安装完控制架后,通过油泵和硅油箱对导热石墨袋内填充导热硅油,使导热石墨袋鼓起贴合在控制架上,从而在使用时方便对热量均匀吸收,然后配合导热碳纤维层和外散热板向外导热,从而通过散热机构配合快速带出热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导热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分装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安装座;2、外壳;3、分装板;4、固定螺丝;5、散热机构;6、进气风扇;7、进气管;8、通气散热通道;9、导热架;10、出气管;11、排气风扇;12、油泵;13、硅油箱;14、外散热板;15、导热碳纤维层;16、导热石墨袋;17、通气口;18、控制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控制器,包括安装座1和安装在安装座1一侧的外壳2,外壳2的内侧等距设置有分装板3,分装板3通过固定螺丝4固定在外壳2上,分装板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架18,通过控制架18对控制器的PCB元件进行安装,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5,散热机构5包括开设在外壳2内的通气散热通道8和安装在外壳2内侧两侧的进气管7与出气管10,控制架18安装在通气散热通道8内,进气管7和出气管10的表面均设置有通气口17,进气管7和出气管10通过通气口17与通气散热通道8内连通,外壳2的一端设置有进气风扇6,外壳2的一端下侧设置有排气风扇11,进气管7的一端与进气风扇6连通,出气管10的一端与排气风扇11连通,进气风扇6和排气风扇11运行,使空气经过进气管7、通气散热通道8和出气管10把控制器PCB元件的热量带出,从而快速对热量进行散发;通气口17对应通气散热通道8的位置两两为一组等距开设在进气管7和出气管10上,且两个通气口17与通气散热通道8的两侧连通,在使用时方便空气从两侧经过进行散热。
[0022]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通过分装板3和安装在分装板3一侧的控制架18对多种控制器的元件进行安装,然后通过散热机构5对单个控制架18进行充分通风散热,在使用时能够快速散热。
[0023]实施例二:
[0024]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通气
散热通道8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架9,控制架18安装在导热架9的内侧,导热架9包括外散热板14,外散热板14的内侧设置有导热碳纤维层15,导热碳纤维层15的内侧设置有导热石墨袋16,控制架18位于导热石墨袋16的内侧,在使用时通过导热石墨袋16的水平方向导热作用和导热碳纤维层15向外散热,使热量均匀散开并快速散热;外壳2的一端设置有硅油箱13,硅油箱13和导热石墨袋16的内部均设置有导热硅油,硅油箱13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油泵12,油泵12通过管道与导热石墨袋16的内部连通,在使用时通过油泵12运行向导热石墨袋16充硅油和抽取硅油,从而使导热石墨袋16鼓起和收缩;导热石墨袋16的形状设置为管状袋子,且导热石墨袋16贴合在导热碳纤维层15的内侧表面,在使用时方便对控制架18和上面安装的PCB上,从而方便均匀吸热散热。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导热碳纤维层15和导热石墨袋16,在安装分装板3和控制架18时抽出硅油,使导热石墨袋16收缩到导热碳纤维层15表面,安装完控制架18后,通过油泵12和硅油箱13对导热石墨袋16内填充导热硅油,使导热石墨袋16鼓起贴合在控制架18上的PCB上,从而在使用时方便对热量均匀吸收,然后配合导热碳纤维层15和外散热板14向外导热,从而通过散热机构5配合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控制器,包括安装座(1)和安装在安装座(1)一侧的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侧等距设置有分装板(3),所述分装板(3)通过固定螺丝(4)固定在外壳(2)上,所述分装板(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架(18),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5),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开设在外壳(2)内的通气散热通道(8)和安装在外壳(2)内侧两侧的进气管(7)与出气管(10),所述控制架(18)安装在通气散热通道(8)内,所述进气管(7)和出气管(10)的表面均设置有通气口(17),所述进气管(7)和出气管(10)通过通气口(17)与通气散热通道(8)内连通,所述外壳(2)的一端设置有进气风扇(6),所述外壳(2)的一端下侧设置有排气风扇(11),所述进气管(7)的一端与进气风扇(6)连通,所述出气管(10)的一端与排气风扇(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17)对应通气散热通道(8)的位置两两为一组等距开设在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婷婷孟华斌沈颂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复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