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34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包括生物基质层,所述生物基质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PET薄膜,所述PET薄膜的外侧设置有聚酯薄膜,组合形成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的侧边设置有接地线层,所述接地线层内设置有金属导电丝网。生物基质层由生物基质材料、氧化铁以及纳米添加剂组成,其中生物基质材料由农林废物通过一定工艺获取,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耐腐蚀且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生物基质材料在通电后立即激发碳原子间的共振效应,产生声子振荡并立即释放出远红外线,电能瞬间被转换成热能,避免了传统电加热的直接转化,给人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给人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给人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


[0001]本技术属于电热膜
,具体是一种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

技术介绍

[0002]电热膜是一种用于室内取暖的装置,可以用于地板、墙面、桌面等位置。现有家居取暖技术中,主要还是以电供暖和水供暖技术为主,在某些地区甚至仍然采用木材和化石燃料。木材和化石燃料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电供暖或者水供暖技术则需要铺设电线或者水管,若电线、水管发生故障,会对取暖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故障点不易发现,检修程序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避免出现上述问题的取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耐腐蚀且抗氧化性能优异,不易发生故障的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的技术方案。
[0004]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包括生物基质层,所述生物基质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PET薄膜,所述PET薄膜的外侧设置有聚酯薄膜,组合形成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的侧边设置有接地线层,所述接地线层内设置有金属导电丝网。
[0005]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基质层为生物基质材料和氧化铁以及纳米添加剂混合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基质材料由农林废弃物烧结形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热膜的外侧包覆设置有绝缘保护套。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热膜上设置有铜导体,所述铜导体与所述生物基质层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铜导体从所述电热膜的一侧穿出,连接至电源线中,所述接地线层通过接地导线连接至所述电源线,所述接地导线与所述铜导体绝缘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PET薄膜为PET特种聚酯薄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
[0012]生物基质层由生物基质材料、氧化铁以及纳米添加剂组成,其中生物基质材料由农林废物通过一定工艺获取,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耐腐蚀且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生物基质材料在通电后立即激发碳原子间的共振效应,产生声子振荡并立即释放出远红外线,电能瞬间被转换成热能,避免了传统电加热的直接转化,给人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电热膜的层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电热膜生物基质层及接地线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生物基质层;2PET薄膜;3聚酯薄膜;4接地线层;401金属导电丝网;402接地导线;5铜导体;6电源线;7绝缘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

2所示,一种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包括生物基质层1、PET薄膜2和聚酯薄膜3,从上往下依次为聚酯薄膜3

PET薄膜2

生物基质层1
‑ꢀ
PET薄膜2

聚酯薄膜3,电热膜由油墨、生物质基碳材料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PET薄膜为PET特种聚酯薄膜。
[0018]电热膜的侧边设置有接地线层4,接地线层内设置有金属导电丝网401。金属导电丝网401通过接地导线402,从接地线层4中穿出,插入电源线6中。电热膜上设置有铜导体5,铜导体5与生物基质层1电性连接。铜导体5从电热膜的一侧穿出,连接至电源线6中,接地线层4通过接地导线402连接至电源线6,接地导线402与铜导体5绝缘设置,具体是铜导体5外侧包覆绝缘橡胶,接地导线外侧包覆设置绝缘橡胶。并且电热膜的外侧包覆设置有绝缘保护套7,对电热膜进行包覆,避免触电。
[0019]生物基质层1为生物基质材料和氧化铁以及纳米添加剂混合层。生物基质材料以常规的农林废弃物为原料,依次经过热解、活化、烧结等过程,与氧化铁及其他纳米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复合形成。
[0020]生物基质层最后与聚酯薄膜、PET特种聚酯薄膜进行热压成发热膜。与同类产品比较,本产品的制造成本、发热性能、使用寿命以及抗电压变化特性等都得到极大的改善。由于本产品经过热解、活化等程序,使得碳材料等孔隙结构呈现更为稳定有序的状态,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不易发生结构坍塌,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
[0021]生物质基碳材料与聚酯薄膜组成的发热单元,发热单元上连接有铜导体用以通电,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在通电的情况下生物质基碳材料可立即激发碳原子间的共振效应,产生声子振荡并立即释放出远红外线,电能瞬间被转换成热能,被加热物质在原子共振谐振与远红外作用下可实现迅速升温将热量以辐射形式送入空间,其综合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对流供暖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基质层(1),所述生物基质层(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PET薄膜(2),所述PET薄膜(2)的外侧设置有聚酯薄膜(3),组合形成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的侧边设置有接地线层(4),所述接地线层内设置有金属导电丝网(4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质层(1)为生物基质材料和氧化铁以及纳米添加剂混合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质材料由农林废弃物烧结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基质碳材料的电热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超包跃燕陈秋田丁革建许友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唯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