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631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首先构建目标路段中全部各采集点分别对应的路温差异特征;接着构建各采集点相对各气象监测站的分组对应关系,以及获得各采集点分别相对其对应气象监测站的关系权重值;然后获得目标路段上全部各采集点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最后分天气情况分析,实现对目标路段的路面积水量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路面气象状况模态推演技术,连续、高精确地实现目标路段对应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气象检测,填补现有路面状况精度不足和判断不准确的缺陷,为交通和交管部门提供准确的冬季夜间路面状况信息,及时采取相应道路管制措施。道路管制措施。道路管制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属于道路气象监测


技术介绍

[0002]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造成了巨大影响,传统路面气象状况主要依靠人工和固定仪器设备判别,存在着误差大、设备成本高、监测范围有限等缺陷。路面气象状况识别技术旨在帮助公路、交通、交管部门及时发现并定位结冰、积雪等不良路况,是路面维护及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决策依据。高效的路面气象状况监测技术对保障公路交通安全,提高公路交通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具有重大意义。
[0003]传统热谱地图技术主要针对路面温度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反演,但路面温度无法直接反应路面气象状况的变化情况,因此路面气象状况的高时空分辨率推演技术是目前道路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采用全新设计逻辑,填补现有路面状况判断和预警能力不足的缺陷,为交通和交管部门提供准确的冬季夜间路面状况信息,及时采取相应道路管制措施。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基于沿目标路段依次预先布设的各个采集点,执行如下步骤A至步骤E,对目标路段实现固态积水量检测;步骤A. 构建目标路段中全部各采集点分别对应的路温差异特征,然后进入步骤B;步骤B. 基于目标路段上各采集点位置所预先布设的预设数量个气象监测站,将其余各个采集点位置划归到各气象监测站,构建其余各个采集点相对各气象监测站的分组对应关系,然后进入步骤C;其中,气象监测站的数量小于采集点的数量;步骤C. 根据预设各因素,获得除各气象监测站位置以外各采集点分别相对其对应气象监测站的关系权重值,然后进入步骤D;步骤D. 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并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所对应各采集点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即获得目标路段上全部各采集点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然后进入步骤E;步骤E. 分天气情况分析,获得目标路段上全部各采集点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积水量,并剔除其中的异常值,将剩余各路面积水量分别对应于目标路段上相应各采集点位置,实现对目标路段的路面积水量检测。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中,获得目标路段中全部各采集点分
别对应相同时间阶段的路面温度,并基于全部各采集点路面温度之间的平均值,获得各采集点路面温度分别相较该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构成目标路段中全部各采集点分别对应的路温差异特征。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B中,基于目标路段上各采集点位置所预先布设的预设数量个气象监测站,根据相邻两气象监测站之间路段彼此对半区域划分、并划归至对应侧气象监测站,构建气象监测站与其对应区域中各采集点之间对应关系,结合两端部气象监测站外侧方向的各采集点划归至其对应侧端部气象监测站,构建其余各个采集点相对各气象监测站的分组对应关系。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C中,分别针对除各气象监测站位置以外的各采集点,根据预设各因素包括采集点相距其对应气象监测站的地理位置距离、采集点相较其对应气象监测站的海拔位置差值、采集点所对应预设各环境类别下的预设值,结合预设各关系权重值对应的预设各分类类别,应用预训练好以采集点所对应各因素的值为输入,采集点所对应关系权重值为输出的采集点分类模型,获得采集点相对其所对应气象监测站的关系权重值,进而获得除各气象监测站位置以外各采集点分别相对其对应气象监测站的关系权重值。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D中,若预设目标检测时刻为自当前时刻起向历史时间方向中的时刻,则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检测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该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即构成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若预设目标检测时刻为未到来的未来时刻,则基于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检测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当前时刻、以及历史时刻的各路面温度、各降水量,预测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未来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即构成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D中,基于预设目标检测时刻为未到来的未来时刻,按如下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方法1. 则基于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检测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当前时刻的各路面温度,分别针对各个气象监测站,执行如下操作:首先按如下公式:计算获得气象监测站对应当前时刻的地表热通量,其中,表示路面热传导方程,、、表示分别与气象监测站所在路面材质的密度、热容、温度相关的参数;表示净辐射;表示感热通量;表示潜热通量;接着建立气象监测站对应当前时刻的路面温度与之间的关系如下:
其中,为道路路表层的比热;然后,对上式关系进行时间差分,获得如下:即根据,预测获得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对应未来时刻的路面温度;进而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未来时刻的路面温度,即构成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方法2. 基于以预设分类网路模型为基础,结合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应用AdaBoost方法训练所获以气象监测站检测所获其所在位置对应预设各历史时刻下路面温度、以及预设各其他类型气象属性为输入,以气象监测站检测所获其所在位置对应未来时刻下路面温度为输出的路面温度预测模型,根据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检测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各历史时刻下的各路面温度、以及预设各其他类型气象属性,应用路面温度预测模型,预测获得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对应未来时刻的路面温度,即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未来时刻的路面温度,即构成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方法3. 分别针对各个气象监测站,基于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对应历史时刻下的连续路面温度变化,针对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ARIMA模型进行拟合,获得该气象监测站所对应的气象预测模型,进而应用气象预测模型,预测获得该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对应未来时刻的路面温度,即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未来时刻的路面温度,即构成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D中,基于预设目标检测时刻为未到来的未来时刻,则基于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检测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当前时刻的降水量,通过基于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外推方法,预测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未来时刻的降水量,即构成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降水量。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D中,基于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所在位置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分别针对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对应的各采集点,按如下公式: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所对应各采集点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沿目标路段依次预先布设的各个采集点,执行如下步骤A至步骤E,对目标路段实现固态积水量检测;步骤A. 构建目标路段中全部各采集点分别对应的路温差异特征,然后进入步骤B;步骤B. 基于目标路段上各采集点位置所预先布设的预设数量个气象监测站,将其余各个采集点位置划归到各气象监测站,构建其余各个采集点相对各气象监测站的分组对应关系,然后进入步骤C;其中,气象监测站的数量小于采集点的数量;步骤C. 根据预设各因素,获得除各气象监测站位置以外各采集点分别相对其对应气象监测站的关系权重值,然后进入步骤D;步骤D. 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并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所对应各采集点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即获得目标路段上全部各采集点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然后进入步骤E;步骤E. 分天气情况分析,获得目标路段上全部各采集点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积水量,并剔除其中的异常值,将剩余各路面积水量分别对应于目标路段上相应各采集点位置,实现对目标路段的路面积水量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获得目标路段中全部各采集点分别对应相同时间阶段的路面温度,并基于全部各采集点路面温度之间的平均值,获得各采集点路面温度分别相较该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构成目标路段中全部各采集点分别对应的路温差异特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基于目标路段上各采集点位置所预先布设的预设数量个气象监测站,根据相邻两气象监测站之间路段彼此对半区域划分、并划归至对应侧气象监测站,构建气象监测站与其对应区域中各采集点之间对应关系,结合两端部气象监测站外侧方向的各采集点划归至其对应侧端部气象监测站,构建其余各个采集点相对各气象监测站的分组对应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分别针对除各气象监测站位置以外的各采集点,根据预设各因素包括采集点相距其对应气象监测站的地理位置距离、采集点相较其对应气象监测站的海拔位置差值、采集点所对应预设各环境类别下的预设值,结合预设各关系权重值对应的预设各分类类别,应用预训练好以采集点所对应各因素的值为输入,采集点所对应关系权重值为输出的采集点分类模型,获得采集点相对其所对应气象监测站的关系权重值,进而获得除各气象监测站位置以外各采集点分别相对其对应气象监测站的关系权重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若预设目标检测时刻为自当前时刻起向历史时间方向中的时刻,则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检测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该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即构成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若预设目标检测时刻为未到来的未来时刻,则基于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检测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当前时刻、以及历史时刻的各路面温度、各降水量,预测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未来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即构成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
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降水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连续路面气象状况分析及推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基于预设目标检测时刻为未到来的未来时刻,按如下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方法1. 则基于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检测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当前时刻的各路面温度,分别针对各个气象监测站,执行如下操作:首先按如下公式:计算获得气象监测站对应当前时刻的地表热通量,其中,表示路面热传导方程,、、表示分别与气象监测站所在路面材质的密度、热容、温度相关的参数;表示净辐射;表示感热通量;表示潜热通量;接着建立气象监测站对应当前时刻的路面温度与之间的关系如下:其中,为道路路表层的比热;然后,对上式关系进行时间差分,获得如下:即根据,预测获得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对应未来时刻的路面温度;进而获得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未来时刻的路面温度,即构成各个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分别对应预设目标检测时刻的路面温度;方法2. 基于以预设分类网路模型为基础,结合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应用AdaBoost方法训练所获以气象监测站检测所获其所在位置对应预设各历史时刻下路面温度、以及预设各其他类型气象属性为输入,以气象监测站检测所获其所在位置对应未来时刻下路面温度为输出的路面温度预测模型,根据各个气象监测站分别检测获得其所在位置对应各历史时刻下的各路面温度、以及预设各其他类型气象属性,应用路面温度预测模型,预测获得气象监测站所在位置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东周雪城黄亮张迪李英伟肖瑶朱承瑛孙家清肖鹏飞田小毅杨茜茜姜荣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