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池塘死水污染防治的供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26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池塘死水污染防治的供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托盘、透明罩、吸气部件、导气管、排气滤网、排气阀座、磁铁、吸热盘以及进气阀芯;托盘成六边形柱状,上面设有透明罩,托盘上方正中间设置有吸气部件,吸气部件底部设有进气阀芯,托盘底部设置有排气阀座,排气阀座与导气管上端相连接,导气管底部设置有排气滤网,在托盘的六个侧边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磁铁,在托盘与透明罩中间设置有吸热盘。该装置无需供电就能工作,同时拥有防水防爆,抑制藻类过度繁殖和减少死水水体蒸发等辅助功能。辅助功能。辅助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池塘死水污染防治的供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死水污染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池塘死水污染防治的供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死水通常是指水流缓慢或停滞,缺乏氧气和循环,导致水质恶化的状态。当水体处于死水状态时,容易出现发臭从而污染水体和周边环境。死水通常由于缺乏水流,无法有效氧化和增氧。氧气在水中是维持生物生存的关键元素,包括:细菌和其他生物。缺氧的水体容易导致有害细菌滋生,进而产生恶臭的气味。在死水中,有机物例如:植物残骸、废弃物和污水等堆积较多,由于缺乏氧气和循环,这些有机物无法有效分解。它们开始发生厌氧分解过程,产生气味难闻的硫化氢、甲硫醇等化合物。缺乏水流的死水环境容易导致藻类过度繁殖,形成水华。当藻类过度繁殖时,它们可能死亡和分解,释放出挥发性有机物,增加水体的污染。
[0003]针对死水水质恶化的问题给死水供氧是改善死水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提供足够的氧气,可以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改善水质。目前给死水供氧的方法主要有增加水流、氧气喷气、气力通风以及超声波供氧等。增加水流是最直接和有效的给死水供氧方法之一。通过引入外部水流,例如人工引水或水泵,使死水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氧气喷气是在死水区域加设氧气喷头或喷泉,通过气泡的形式将空气或纯氧喷入水中,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这种方法常用于小面积的死水区域或需要特殊处理的区域。气力通风是一种将空气通过气力作用强制通入水体的方法。通常通过水体底部设置气力通风装置,以便将气泡从水底冲到水面,从而促进水体氧气交换。超声波供氧是一种通过超声震荡产生微小气泡的技术。将超声波应用于水体中,可以产生大量气泡,增加水体氧气含量。上述方法的缺点在于无法兼顾治理死水其他形式的恶化情况,并且设备往往昂贵,实施繁琐,环境不友好等缺点。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使用方便,多功能,清洁绿色且环境友好的供氧装置,达到更高效地防治死水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河道、池塘死水污染防治的供氧装置,针对死水污染防治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给死水供氧的装置,该装置无需供电就能工作,同时拥有抑制藻类过度繁殖和减少死水水体蒸发等辅助功能,详见下文描述:
[0006]一种用于河道、池塘死水污染防治的供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托盘、透明罩、吸气部件、导气管、排气滤网、排气阀座、磁铁、吸热盘以及进气阀芯;
[0007]托盘成六边形柱状,上面设有透明罩,托盘上方正中间设置有吸气部件,吸气部件底部设有进气阀芯,进气阀芯底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采用高温收缩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托盘底部设置有排气阀座,排气阀座与导气管上端相连接,导气管底部设置有排
气滤网,在托盘的六个侧边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磁铁,在托盘与透明罩中间设置有吸热盘;
[0008]所述吸气部件安装在托盘上的第三凹槽内,吸气部件包括:支架、第一密封圈、第一滤芯、第二滤芯以及防水帽;所述支架和防水帽材质采用聚四氟乙烯;
[0009]所述支架上面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通气槽,支架中间设有通孔,通孔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进气阀芯相接触,进气阀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顶在第一密封圈上,第一滤芯与第二滤芯位于通孔顶部,第一滤芯采用HEPA滤网,第二滤芯采用粗效滤网;
[0010]所述防水帽安装在支架顶端的通气槽上,防水帽侧边与支架外圆之间有缝隙,形成进气环道,进气环道底部与外界连通,进气环道顶部与通气槽连通;
[0011]所述磁铁采用钕铁硼强力磁铁,极性方向垂直于托盘的侧表面,并且磁铁的N极和S极朝向交替分布于托盘六个侧表面上。
[0012]其中,所述托盘外形成六边形柱体,材质采用高密度聚乙烯。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托盘中间设有空气腔室和上凸台,托盘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用于固定安装透明罩,托盘的六个侧面设有用于固定磁铁的第二凹槽,托盘底部设有下凸台。
[0014]其中,所述上凸台上设有吸热盘支撑凸台、第三凹槽、进气通道以及第四凹槽,所述凸台底部设有第一排气孔,
[0015]吸热盘支撑凸台用于固定安装吸热盘,第三凹槽上固定安装吸气部件,第四凹槽内设有进气阀芯以及第一弹簧;下凸台上设有底部密封槽、第五凹槽以及排气腔室,排气腔室通过第一排气孔与空气腔室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罩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材质采用有机玻璃,吸热盘采用铝合金材质,表面处理为氧化黑色,吸热盘表面上设有第六凹槽。
[0017]其中,所述排气滤网外形成圆柱状,圆周表面设有多个小气孔。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9]1、该供氧装置无需额外提供电能,而是利用太阳辐射能,采用吸热材质加热空气,使其膨胀后泵入水下环境,利用阳光昼夜交替出现的规律,实现装置内部空气的交替膨胀与收缩,周期地给水下环境泵入空气,从而达到给河道、池塘死水供氧的目的;
[0020]2、该供氧装置所采用的托架为六边形柱体结构,且通过所设置的六边形柱体侧面上的磁铁使得不同托架之间相互粘合在一起,能够无缝隙地覆盖死水表面;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水体蒸发从而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还可以降低水温,由于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吸收和散射,水体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这对于一些特定场合,例如:水库、湖泊等需要维持水温的环境是有益的;
[0021]3、该供氧装置能够抑制藻类生长,通过将阳光遮蔽,会降低水中的光合作用能力,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减缓藻类生长的速率,防止藻华的形成;
[0022]4、该供氧装置吸气部件不仅能够滤除空气中的颗粒物,还具有防水功能。
[0023]5、该供氧装置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作为进气阀芯的支撑弹簧,防止供氧装置因为温度过高压强过大而损坏,具有防爆作用。
[0024]6、该供氧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后续维护成本底,有着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供氧装置的外形结构图;
[0026]图2为供氧装置的剖面图;
[0027]图3为供氧装置的爆炸图;
[0028]图4为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托盘的剖面图;
[0030]图6为吸气部件的剖面图;
[0031]图7为吸气部件的爆炸图;
[0032]图8为一组粘在一起的托盘俯视图。
[003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4]1:托盘;2:透明罩;3:吸气部件;
[0035]4:导气管;5:排气滤网;6:排气阀座;
[0036]7:磁铁;8:吸热盘;9:进气阀芯;
[0037]其中,
[0038]10:空气腔室;11:上凸台;12:第一凹槽;
[0039]13:第二凹槽;14:下凸台;
[0040]110:第一排气孔;111:吸热盘支撑凸台;112:第三凹槽;
[0041]113:进气通道;114:第四凹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池塘死水污染防治的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托盘、透明罩、吸气部件、导气管、排气滤网、排气阀座、磁铁、吸热盘以及进气阀芯;托盘成六边形柱状,上面设有透明罩,托盘上方正中间设置有吸气部件,吸气部件底部设有进气阀芯,进气阀芯底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采用高温收缩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托盘底部设置有排气阀座,排气阀座与导气管上端相连接,导气管底部设置有排气滤网,在托盘的六个侧边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磁铁,在托盘与透明罩中间设置有吸热盘;所述吸气部件安装在托盘上的第三凹槽内,吸气部件包括:支架、第一密封圈、第一滤芯、第二滤芯以及防水帽;所述支架和防水帽材质采用聚四氟乙烯;所述支架上面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通气槽,支架中间设有通孔,通孔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进气阀芯相接触,进气阀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顶在第一密封圈上,第一滤芯与第二滤芯位于通孔顶部,第一滤芯采用HEPA滤网,第二滤芯采用粗效滤网;所述防水帽安装在支架顶端的通气槽上,防水帽侧边与支架外圆之间有缝隙,形成进气环道,进气环道底部与外界连通,进气环道顶部与通气槽连通;所述磁铁采用钕铁硼强力磁铁,极性方向垂直于托盘的侧表面,并且磁铁的N极和S极朝向交替分布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玉杰董雪娇红英荆慧强何源
申请(专利权)人:通辽市生态环境局科尔沁左翼后旗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