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穿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19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穿筘机构,机架上形成有上筘工位、输出工位、穿筘工位以及停筘工位,自动给筘机构包括顶筘板和推料部,顶筘板设于上筘工位、且具有在上下向的活动行程,顶筘板的上端面用于盛放多个钢筘,推料部能够沿前后向活动;钢筘拾取机构包括设于机架的拾取部,用于拾取从顶筘板上移出的钢筘,且拾取部能够在输出工位和穿筘工位之间移动;图像检测机构设于输出工位和穿筘工位之间,用于检测拾取部拾取的钢筘的筘齿间距;穿筘机构的钩针组能够活动至穿筘工位处,夹持机构夹持部能够将穿筘完成的钢筘从穿筘工位移送至停筘工位;移送机构包括第一移送组件和第二移送组件,第二移送组件用以驱使夹持部活动,第一移送组件用以驱使拾取部活动。使拾取部活动。使拾取部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穿筘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涉及自动穿筘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纱线在上织机进行织造之前,需要完成穿经这一准备工作。穿筘机构是穿经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穿筘机构的机构形式、运动精度以及稳定性直接影响穿经的效率、速度和质量。穿经机需要将纱线依次穿过停经片的经线孔、综丝的综眼和钢筘的筘齿间隙,因此穿筘机构需要将钢筘安装到穿筘底座上并且穿完后将钢筘排出,以便下一次的穿筘。现有的穿筘过程多采用人工手动穿筘,穿筘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穿筘机构,旨在解决目前手工穿筘效率低,耗费时间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穿筘机构,包括:
[0005]机架,所述机架上形成有上筘工位、输出工位、穿筘工位以及停筘工位,所述上筘工位和所述输出工位沿前后向排布,所述输出工位、所述穿筘工位以及所述停筘工位沿左右向排布;
[0006]自动给筘机构,包括顶筘板和推料部,所述顶筘板设于所述上筘工位、且具有在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顶筘板的上端面用于盛放多个钢筘,所述推料部能够沿前后向活动,以能够将所述顶筘板上的多个钢筘依次从所述顶筘板上推出;
[0007]钢筘拾取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拾取部,用于拾取从所述顶筘板上移出的钢筘,且所述拾取部能够在所述输出工位和所述穿筘工位之间移动;
[0008]图像检测机构,设于所述输出工位和所述穿筘工位之间,用于检测所述拾取部拾取的钢筘的筘齿间距;<br/>[0009]穿筘机构,包括沿前后向活动安装的钩针组,所述钩针组能够活动至所述穿筘工位处,通过所述图像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钩针组中相邻两个钩针的间距以在所述钩针组的活动过程中与钢筘配合完成穿筘;
[0010]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能够沿左右向、且沿前后向活动,从而将穿筘完成的钢筘从所述穿筘工位移送至所述停筘工位;以及,
[0011]移送机构,包括第一移送组件和第二移送组件,所述第二移送组件用以驱使所述夹持部活动,所述第一移送组件用以驱使所述拾取部活动。
[0012]可选地,所述自动给筘机构还包括:
[0013]钢筘箱,固定至所述机架上,且处在所述上筘工位,所述钢筘箱的上端敞开设置;
[0014]挡板,设于所述钢筘箱的上方,且与所述钢筘箱之间形成出料空隙;以及,
[0015]第一气缸,设于所述钢筘箱背向所述输出工位的一侧,且具有沿前后向延伸的气缸杆;
[0016]所述顶筘板设于所述钢筘箱内,且所述顶筘板的下端通过多个弹簧连接至所述钢筘箱的底壁;
[0017]所述推料部呈板状设置,固定至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上,且能够活动穿设于所述出料空隙内,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过程与显露于所述出料空隙内的钢筘接触并将其推出。
[0018]可选地,所述拾取部包括:
[0019]座板,与所述第二移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座板沿左右向的一侧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支撑杆;
[0020]两个推拉式电磁铁开关,其中之一设于所述底座上,另一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侧部开设有在上下间隔的两个过孔;以及,
[0021]活动件,包括上下向延伸的连接杆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杆上下两端且沿左右向延伸的两个活动杆,所述两个活动杆分别穿过所述过孔以与对应的所述推拉式电磁铁开关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两个活动杆能够在所述两个推拉式电磁铁开关的作用下左右活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接杆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杆,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支撑杆共同围合形成夹持槽,以对应夹持钢筘。
[0022]可选地,所述自动穿筘机构还包括处在所述上筘工位和所述输出工位之间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0023]固定底板,固定至所述机架上;
[0024]翻转板,由上至下朝所述输出工位倾斜设置,所述翻转板的下端铰接安装至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翻转板的上端对应所述顶筘板设置;以及,
[0025]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设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翻转板连接。
[0026]可选地,图像检测机构包括:
[0027]箱体,固定至所述机架上,所述箱体的在前后向的两个侧壁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供所述拾取部穿过;
[0028]光源,设于所述箱体内;以及,
[0029]相机,固定至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光源避让,用于在所述拾取部进入所述箱体内时拍摄检测。
[0030]可选地,所述穿筘机构包括:
[0031]支座,设于所述机架上;
[0032]滑轨,设于所述支座的上端面;以及,
[0033]第三气缸,固定至支座背向所述穿筘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三气缸的气缸杆能够沿前后向延伸;
[0034]所述钩针组沿所述滑轨滑动,且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气缸杆固定连接。
[0035]可选地,所述穿筘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视觉检测结构,用以检测所述拾取部的位置。
[0036]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0037]连接座,在所述第二移送组件的带动下能够沿前后向活动,且位于所述拾取部的上方;
[0038]第四气缸,设于所述连接座,所述第四气缸的气缸杆能够沿前后向延伸;以及,
[0039]手指气缸,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所述手指气缸的两个手指部分别设有夹片,所述两个夹片用以共同夹持穿筘完成的钢筘。
[0040]可选地,所述第二移送组件包括:
[0041]第一丝杠结构,沿左右向安置,所述第一丝杠结构的座体固定至所述机架的顶部;
[0042]第一导轨,沿左右向延伸,固定至所述机架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丝杠结构的丝杆沿前后向间隔设置;以及,
[0043]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上端固定至所述第一丝杠结构的螺母座上,且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
[0044]所述夹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下端。
[0045]可选地,所述第一移送组件包括:
[0046]第二丝杠结构,沿左右向安置,所述第二丝杠结构的座体固定至所述机架的底部;
[0047]第二导轨,沿左右向延伸,固定至所述机架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丝杠结构的丝杆沿前后向间隔设置;以及,
[0048]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下端固定至所述第二丝杠结构的螺母座上,且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
[0049]所述拾取部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上端。
[005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堆叠的钢筘被放置在所述顶筘板上,通过所述顶筘板的上下活动使得位于最上方的钢筘能够与所述推料部的高度匹配,从而通过平推的方式进行上料动作,所述拾取部拾取从所述顶筘板上移出的钢筘,并从所述输出工位出发,先经过所述图像检测机构获取所述拾取部拾取的钢筘的筘齿间距,从而对应调节所述钩针组中相邻两个钩针的间距,当所述拾取部携带钢筘到达所述穿筘工位,驱使所述钩针组活动,从而与静止不动的钢筘配合完成穿筘,此时所述拾取部保持位置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穿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形成有上筘工位、输出工位、穿筘工位以及停筘工位,所述上筘工位和所述输出工位沿前后向排布,所述输出工位、所述穿筘工位以及所述停筘工位沿左右向排布;自动给筘机构,包括顶筘板和推料部,所述顶筘板设于所述上筘工位、且具有在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顶筘板的上端面用于盛放多个钢筘,所述推料部能够沿前后向活动,以能够将所述顶筘板上的多个钢筘依次从所述顶筘板上推出;钢筘拾取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拾取部,用于拾取从所述顶筘板上移出的钢筘,且所述拾取部能够在所述输出工位和所述穿筘工位之间移动;图像检测机构,设于所述输出工位和所述穿筘工位之间,用于检测所述拾取部拾取的钢筘的筘齿间距;穿筘机构,包括沿前后向活动安装的钩针组,所述钩针组能够活动至所述穿筘工位处,通过所述图像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钩针组中相邻两个钩针的间距以在所述钩针组的活动过程中与钢筘配合完成穿筘;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能够沿左右向、且沿前后向活动,从而将穿筘完成的钢筘从所述穿筘工位移送至所述停筘工位;以及,移送机构,包括第一移送组件和第二移送组件,所述第二移送组件用以驱使所述夹持部活动,所述第一移送组件用以驱使所述拾取部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给筘机构还包括:钢筘箱,固定至所述机架上,且处在所述上筘工位,所述钢筘箱的上端敞开设置;挡板,设于所述钢筘箱的上方,且与所述钢筘箱之间形成出料空隙;以及,第一气缸,设于所述钢筘箱背向所述输出工位的一侧,且具有沿前后向延伸的气缸杆;所述顶筘板设于所述钢筘箱内,且所述顶筘板的下端通过多个弹簧连接至所述钢筘箱的底壁;所述推料部呈板状设置,固定至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上,且能够活动穿设于所述出料空隙内,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过程与显露于所述出料空隙内的钢筘接触并将其推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部包括:座板,与所述第二移送组件驱动连接,所述座板沿左右向的一侧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支撑杆;两个推拉式电磁铁开关,其中之一设于所述底座上,另一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侧部开设有在上下间隔的两个过孔;以及,活动件,包括上下向延伸的连接杆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杆上下两端且沿左右向延伸的两个活动杆,所述两个活动杆分别穿过所述过孔以与对应的所述推拉式电磁铁开关的活动端连接,所述两个活动杆能够在所述两个推拉式电磁铁开关的作用下左右活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接杆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杆,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支撑杆共同围合形成夹持槽,以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林富生陈泽纯曹国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