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螺纹铜管以及生产内螺纹铜管的螺纹芯头和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18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内螺纹铜管以及生产内螺纹铜管的螺纹芯头和生产工艺,旨在解决内螺纹铜管换热效率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体铜管,所述主体铜管内侧设置第一螺纹齿,所述第一螺纹齿设置有若干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齿形成一组副齿,并且副齿两两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齿,所述第一螺纹齿的齿高低于第二螺纹齿的齿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形成第一螺纹齿和第二螺纹齿增大了管内表面积,更好地符合流体力学中减少层流、加剧紊流,使得内螺纹铜管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传热效率。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螺纹铜管以及生产内螺纹铜管的螺纹芯头和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螺纹铜管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内螺纹铜管以及生产内螺纹铜管的螺纹芯头和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内螺纹铜管以其优良的换热性能已成为空调系统中冷凝器和蒸发器主要换热元件。随着空调器制造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对空调高效、节能、节材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空调厂家对铜管的换热效率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即要求铜管厂家需要有更好的换热效率的内螺纹铜管。
[0003]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内螺纹铜管以及生产内螺纹铜管的螺纹芯头和生产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内螺纹铜管,包括主体铜管,所述主体铜管内侧设置第一螺纹齿,所述第一螺纹齿设置有若干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齿形成一组副齿,并且副齿两两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齿,所述第一螺纹齿的齿高低于第二螺纹齿的齿高。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齿沿旋压成形方向的一侧与第二螺纹齿之间设置有第三螺纹齿,所述第三螺纹齿的齿高低于第一螺纹齿的齿高。
[0007]生产权利内螺纹铜管的螺纹芯头,包括芯头主体,所述芯头主体上开设有对应第一螺纹齿、第二螺纹齿和第三螺纹齿的齿槽。
[0008]内螺纹铜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水平连铸,将原料电解铜板投入熔化炉中,熔化炉温度设定在1175℃,然后在往熔化炉中加入磷铜合金,并在熔化炉的熔池上覆盖第一覆盖剂,在形成铜液后导入保温炉中,保温炉温度设定在1160℃,并覆盖有第二覆盖剂,然后再导入水冷却结晶器中,开始凝固形成一定强度的坯体,并在水冷却结晶器出口处设置有氮气吹气枪,通过吹气枪吹出氮气来对坯体形成底吹,然后对坯体表面进行二次冷却水直接喷射冷却,通过牵引机牵出水冷却结晶器;
[0010]S2、定尺锯切,根据生产需要对坯体进行长度锯切,锯切时候的飞锯与坯体以相同速度前进,然后对锯切好的坯体进行铣面工序处理;
[0011]S3、行星轧制,将铣面处理好的坯体放入三辊行星轧机中进行轧制形成坯管;
[0012]S4、拉拔,采用游动芯头拉拔,在拉拔前模孔注入润滑油,在坯管端口30cm处的管壁上形成压坑,将芯头放入坯管中,然后坯管和芯头一起送入模孔中,坯管在牵引力下穿过模孔形成拉拔;
[0013]S5、在线退火,坯管经过拉拔后,通过在线感应退火处理;
[0014]S6、内螺纹成型,先坯管通过减径芯头减径拉拔,然后再通过螺纹芯头实现旋压螺
纹起槽最后定径空拉形成内螺纹铜管;
[0015]S7、形成成品,对内螺纹铜管进行内螺纹铜管复绕探伤,然后再通过辊底式退火炉进行成品光亮退火。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熔化炉和保温炉采用一体成型设计。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覆盖剂可选用颜色为灰色或灰白色木炭,并且覆盖剂厚度为100

200mm,所述第二覆盖剂选用磷片石墨,第二覆盖剂厚度为20

100mm。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其一,通过形成第一螺纹齿和第二螺纹齿增大了管内表面积,更好地符合流体力学中减少层流、加剧紊流,使得内螺纹铜管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
[0020]其二,通过第一螺纹齿和第二螺纹齿齿高高度的不同,进而进一步优化了管内齿形结构分布,使得进一步加剧紊流情况的形成;
[0021]其三,通过设计第三螺纹齿使得在第一螺纹齿和第二螺纹齿成型过程中,有效阻止在内螺纹成型过程中,钢球旋转方向上临近第三螺纹齿的第二螺纹齿在成形过程中金属材料的逆向流动,使得第二螺纹齿可以更好的实现填充,更好的形成第二螺纹齿的齿高高于第一螺纹齿的齿高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内螺纹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内螺纹铜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螺纹芯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主体铜管;2、第一螺纹齿;3、第二螺纹齿;4、第三螺纹齿;5、芯头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一种内螺纹铜管,如图1

图2所示,内螺纹铜管,包括主体铜管1,主体铜管1内侧设置第一螺纹齿2,第一螺纹齿2设置有若干个,两个第一螺纹齿2形成一组副齿,并且副齿两两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齿3,通过副齿和第二螺纹齿3增大了管内表面积,更好地符合流体力学中减少层流、加剧紊流,使得内螺纹铜管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并且第一螺纹齿2的齿高低于第二螺纹齿3的齿高,进一步优化了管内齿形结构分布,通过齿高的不同进一步加剧紊流情况的形成,产品从而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
[0029]并且副齿沿旋压成形方向的一侧与第二螺纹齿3之间设置有第三螺纹齿4,从而在
内螺纹成型过程中,沿旋压成形方向应当是先经过第一螺纹齿2的位置,再经过第三螺纹齿4的位置然后达到第二螺纹齿3的位置的顺序循环形成,因此当旋压螺纹起槽时,芯头主体5上对应第一螺纹齿2的齿槽会先开始填充,然后随着继续旋压会使得第一螺纹齿2的齿槽形成有一定量的凸起,然后旋压继续,使得第一螺纹齿2的齿槽形成较大凸起,第一螺纹齿2的齿槽填充过半,然后继续旋压第一螺纹齿2开始填充成形,而部分金属开始进入第三螺纹齿4和第二螺纹齿3的齿槽中,并且第三螺纹齿4的齿高低于第一螺纹齿2的齿高,使得第一螺纹齿2、第二螺纹齿3和第三螺纹齿4三者之间,第三螺纹齿4尺寸最小对应的齿槽也最小,从而管道金属材料最难流入第三螺纹齿4中,使得管道金属材料在钢球旋压作用力下,管道金属材料会先填充到第二螺纹齿3的齿槽中,由于芯头主体5上齿槽的方向与管道金属材料的流动方向形成的夹角大,进入第二螺纹齿3齿槽后,将会阻止管道金属材料继续沿着周向向前流动,此时第一螺纹齿2和第二螺纹齿3之间的管道金属材料会在钢球的径向压力下,迅速涌入中间尺寸较小的第三螺纹齿4齿槽中,进而快速形成三螺纹齿4,并且第三螺纹齿4形成后,借助第三螺纹齿4和第二螺纹齿3齿槽沿着周向的阻力,防止管道金属材料沿着周向反方向流动,使得第二螺纹齿3快速填充升高,使得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螺纹铜管,包括主体铜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铜管(1)内侧设置第一螺纹齿(2),所述第一螺纹齿(2)设置有若干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齿(2)形成一组副齿,并且副齿两两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齿(3),所述第一螺纹齿(2)的齿高低于第二螺纹齿(3)的齿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齿沿旋压成形方向的一侧与第二螺纹齿(3)之间设置有第三螺纹齿(4),所述第三螺纹齿(4)的齿高低于第一螺纹齿(2)的齿高。3.用于生产权利要求2所述内螺纹铜管的螺纹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头主体(5),所述芯头主体(5)上开设有对应第一螺纹齿(2)、第二螺纹齿(3)和第三螺纹齿(4)的齿槽。4.内螺纹铜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水平连铸,将原料电解铜板投入熔化炉中,熔化炉温度设定在1175℃,然后再往熔化炉中加入磷铜合金,并在熔化炉的熔池上覆盖第一覆盖剂,在形成铜液后导入保温炉中,保温炉温度设定在1160℃,并覆盖有第二覆盖剂,然后再导入水冷却结晶器中,开始凝固形成一定强度的坯体,并在水冷却结晶器出口处设置有氮气吹气枪,通过吹气枪吹出氮气来对坯体形成底吹,然后对坯体表面进行二次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江景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