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及其制造方法、配备变焦透镜的光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07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装在单镜头反射数字相机(1)等中的变焦透镜(ZL)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部透镜组(GR)。第二透镜组(G2)包括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设为与所述正透镜中具有最大折射光焦度的正透镜的物侧相邻的负透镜。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端状态时,透镜组之间的每个距离改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配备有该变焦透镜的光学装置和用于制造该变焦透镜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焦透镜、配备有该变焦透镜的光学装置和用于制造该变焦透镜的方法。
技术介绍
提出了在诸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1-330777中公开的适于胶片相机、电子静态相机、视频相机等的变焦透镜。 然而,期望的是光学性能优于传统变焦透镜的变焦透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期望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更佳的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配备有该变焦透镜的光学装置和用于制造该变焦透镜的方法。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部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设为与正透镜中具有最大折射光焦度的正透镜的物侧相邻的负透镜,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二透镜组和后部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和(2) 0.80<(r2+r1)/(r2-r1)<3.50(1) 0.50<(-f2)/fw<0.90 (2) 其中,r1表示第二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物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r2表示第二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像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变焦透镜的焦距,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当从无限远处对焦到近物时,第二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光轴移动。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后部透镜组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后部透镜组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第二透镜组的最像侧透镜表面为非球面。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3) 2.00<f1/|f4|<6.00(3) 其中,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4表示第四透镜组的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后部透镜组的一部分在包括与光轴基本垂直的分量的方向上移动。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第四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在包括与光轴基本垂直的分量的方向上移动。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第二透镜组的最物侧透镜表面为非球面。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加,第二透镜组和后部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4) 0.30<(-f2)/BFw<0.60(4)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B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后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5) 0.45<fw/BFw<0.80 (5) 其中,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变焦透镜的焦距,B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后焦距。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配备有根据第一方面的变焦透镜的光学装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部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设为与正透镜中具有最大折射光焦度的正透镜的物侧相邻的负透镜,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二透镜组和后部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4)和(5) 0.80<(r2+r1)/(r2-r1)<3.50 (1) 0.30<(-f2)/BFw<0.60(4) 0.45<fw/BFw<0.80 (5) 其中,r1表示第二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表示第二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变焦透镜的焦距,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B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后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优选地,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 0.50<(-f2)/fw<0.90(2) 其中,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变焦透镜的焦距,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优选地,后部透镜组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优选地,后部透镜组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优选地,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3) 2.00<f1/|f4|<6.00 (3) 其中,f1表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4表示第四透镜组的焦距。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配备有根据第三方面的变焦透镜的光学装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变焦透镜的方法,所述变焦透镜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部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透镜组中设置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设为与正透镜中具有最大折射光焦度的正透镜的物侧相邻的负透镜;设置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后部透镜组,以使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二透镜组和后部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设置第二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和(2) 0.80<(r2+r1)/(r2-r1)<3.50(1) 0.50<(-f2)/fw<0.90 (2) 其中,r1表示第二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物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r2表示第二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像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变焦透镜的焦距,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中,优选包括以下步骤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将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设置到后部透镜组中。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中,优选包括以下步骤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将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设置到后部透镜组中。 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中,优选包括以下步骤设置第四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2.00<f1/|f4|<6.00 其中,f1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4表示第四透镜组的焦距。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变焦透镜的方法,所述变焦透镜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部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透镜组中设置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设为与正透镜中具有最大折射光焦度的正透镜的物侧相邻的负透镜;设置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后部透镜组,以使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二透镜组和后部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设置第二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4)和(5) 0.80<(r2+r1)/(r2-r1)<3.50(1) 0.30<(-f2)/BFw<0.60 (4) 0.45<fw/BFw (5) 其中,r1表示第二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物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透镜,所述变焦透镜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以及后部透镜组,所述后部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设为与所述正透镜中具有最大折射光焦度的正透镜的物侧相邻的负透镜,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端状态时,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后部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0.80<(r2+r1)/(r2-r1)<3.500.50<(-f2)/fw<0.90其中,r1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物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r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像侧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下的变焦透镜的焦距,并且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浩史三轮哲史铃木刚司佐藤治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