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用循环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06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用循环清洗装置,包括矩形外框,矩形外框内部上端处设置有立筒,且立筒顶部呈开口结构,立筒前后端面及两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均开设有V型抵压槽,且V型抵压槽底部内壁呈平面结构,立筒底面螺纹连接有储料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立筒、储料筒及驱动机构,利用上下震荡清洗以及搅拌清洗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黏结的电池碎片有效清洁,并方便对清洗后的电池碎片沥干水分,减少清洗液被带出而造成浪费的情况,通过设置过滤机构,不仅实现对清洗处的细小碎片进一步过滤,减少碎片沉淀在清洗液底层而难以取出的情况,并且减少清洗液的重复使用的影响,提高清洗效率。提高清洗效率。提高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用循环清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回收
,具体为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用循环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达到使用寿命后进行回收,废旧锂电池中内部的电极片等具有回收价值;回收后的电池需先进行粉碎处理,然而粉碎处理后的极片表面易留存电解液等杂质,而造成电池碎片之间的粘黏,不利于直接回收,因此,在粉碎后需电池碎片进行清洗;
[0003]锂电池的清洗通常是将若干电池碎片同时注入放入盛有清洗液的池子中进行浸泡清洗,普通浸泡清洗的方式难以对黏结成团电池碎片有效清洗;由于电池碎片大小不一,清洗完毕打捞过程中,不仅会造成大量清洁液随碎片带出而造成浪费,并且该种打捞方式难以将所有大小不一的碎片完全打捞出,迫使碎片杂质沉淀在清洗液底部,而造成电池碎片清洗回收率低;另外,随着清洗液中积攒的沉淀物增多,清洗液的重复使用率降低,易导致后续废液排放过程中增加过滤工序,降低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设置立筒、储料筒及驱动机构,利用上下震荡清洗以及搅拌清洗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黏结的电池碎片有效清洁,并方便对清洗后的电池碎片沥干水分,减少清洗液被带出而造成浪费的情况,通过设置过滤机构,不仅实现对清洗处的细小碎片进一步过滤,减少碎片沉淀在清洗液底层而难以取出的情况,并且减少清洗液的重复使用的影响,提高清洗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用循环清洗装置,包括矩形外框,矩形外框内部上端处设置有立筒,且立筒顶部呈开口结构,立筒前后端面及两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均开设有V型抵压槽,且V型抵压槽底部内壁呈平面结构,立筒底面螺纹连接有储料筒,储料筒外壁及底面均呈镂空结构,且储料筒顶部筒口与立筒内部连通,矩形外框顶部内壁中心处设置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依次贯穿立筒及储料筒内部,矩形外框内部位于储料筒下端处设置有清洗框,且清洗框两侧面底部位置分别开设有进液管及排液管,进液管及排液管分别延伸至矩形外框外部;
[0006]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通过适配的机座固定安装在矩形外框顶部内壁中心处,电机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长杆,长杆贯穿立筒内部且底部并延伸至储料筒,长杆中段并位于立筒内部杆体处横向固定贯穿有横杆,两组横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V型抵压槽内部位于底部夹角处并活动连接有转轮。
[0007]进一步的,长杆底部套接有插筒,且插筒底部与储料筒底部内壁相抵,插筒两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倾斜状的辊轴,插筒前后端面均开设有滑槽,且长杆前后端面位于底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卡环,两组卡环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槽内位于底部位置。
[0008]进一步的,立筒两侧面位于V型抵压槽下端处开设有竖槽,矩形外框内壁位于立筒外环面靠近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环框,且环框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圆环,两组圆环分别
滑动连接在对应处的竖槽内底端处,且圆环与竖槽顶部内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阻尼减震器。
[0009]进一步的,清洗框两侧内壁相对清洗框中心轴线呈镜像对称倾斜面设置,且清洗框两侧内壁靠近前后端处均开设有倾斜状的斜槽,两侧斜槽之间共同设置有过滤机构。
[0010]进一步的,过滤机构包括凹形夹框及活动板,凹形夹框与活动板分别设置在清洗框顶部框口处,且其两者左右对应,活动板一端卡接在凹形夹框的框口处,且活动板及凹形夹框远离对方的一侧面位于前后端处均设置有滑轮,每侧的两组滑轮分别滑动连接在同侧的两组斜槽内部位于顶端处,凹形夹框上下端面靠近活动板侧均内嵌设置有滤网板,且滤网板的孔径小于储料筒孔洞孔径的2mm,所述活动板上端面靠近凹形夹框一端设置有矩形空槽。
[0011]进一步的,矩形空槽横截面大于滤网板的横截面,矩形空槽内部靠近两侧处分别设置有摩擦条,且摩擦条上下端面呈粗糙面设置并延伸至矩形空槽外部。
[0012]进一步的,活动板前后端面位于贯穿至凹形夹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抵盘,且抵盘延伸至凹形夹框外部,凹形夹框前后端面位于框口上下端处均设置有导杆,两组导杆远离抵盘一端共同通过限位块与凹形夹框固定连接,两组导杆远离限位块一端共同贯穿连接有抵条,且抵盘与抵条中段处相抵,两组导杆外部位于抵条与限位块之间缠绕设置有防水弹簧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立筒、驱动机构及储料筒,通过电机驱动长杆、横杆、插筒同时转动,横杆转动时,其两端的转轮由V型抵压槽底部夹角处沿着倾斜面向V型抵压槽槽口处滑动,直至滑动至立筒顶面位于相邻两组V型抵压槽之间即稍作停歇,而此时,立筒受抵,储料筒及内部的电池碎片均沉浸至清洗框内部,清洗框内部的倾斜液通过储料筒外壁孔洞渗入至其内壁与电池碎片接触,而电池碎片经过浸泡后,其表面的部分电解液得以去除,横杆持续转动,当两组转轮转动至V型抵压槽底部夹角处时,立筒及储料筒失去抵压并在弹簧阻尼减震器回弹力下复位,两组转轮沿立筒顶部的起伏面滑动,而实现储料筒上下往复运动,以便对储料筒内部的电池碎片上下震荡而加快清洗速率。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其与驱动机构配合,储料筒下沉,凹形夹框及活动板受抵而向下沉浸至液体中,凹形夹框及活动板相互靠近,活动板插入凹形夹框内,直至矩形空槽与滤网板重合,即清洗液通过滤网板的网孔向上渗透并对储料筒内部的物料进行浸泡;部分碎片粒径过小而通过储料筒外部孔洞渗出而漂浮在凹形夹框上层处;储料筒向上,凹形夹框及活动板失去抵压并在防水弹簧组回弹力复位,凹形夹框及活动板反向运动并同步上升至液体上端处,利用滤网板对漂浮的颗粒物进行承接,减少颗粒物沉淀至清洗框底部而影响物料回收率以及影响清洗液的持续使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矩形外框的侧剖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矩形外框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清洗框与过滤机构的结合的俯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清洗框与过滤机构的结合的剖视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凹形夹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区域细节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1、矩形外框;2、立筒;201、V型抵压槽;202、竖槽;203、环框;204、圆环;205、弹簧阻尼减震器;3、储料筒;4、驱动机构;41、电机;42、长杆;43、横杆;44、转轮;45、插筒;46、辊轴;47、滑槽;48、卡环;5、清洗框;501、进液管;502、排液管;6、斜槽;7、过滤机构;71、凹形夹框;72、活动板;73、滑轮;74、滤网板;75、矩形空槽;76、摩擦条;77、抵盘;78、导杆;79、限位块;710、抵条;711、防水弹簧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用循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外框(1),所述矩形外框(1)内部上端处设置有立筒(2),且立筒(2)顶部呈开口结构,所述立筒(2)前后端面及两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均开设有V型抵压槽(201),且V型抵压槽(201)底部内壁呈平面结构,所述立筒(2)底面螺纹连接有储料筒(3),所述储料筒(3)外壁及底面均呈镂空结构,且储料筒(3)顶部筒口与立筒(2)内部连通,所述矩形外框(1)顶部内壁中心处设置有驱动机构(4),且驱动机构(4)依次贯穿立筒(2)及储料筒(3)内部,所述矩形外框(1)内部位于储料筒(3)下端处设置有清洗框(5),且清洗框(5)两侧面底部位置分别开设有进液管(501)及排液管(502),所述进液管(501)及排液管(502)分别延伸至矩形外框(1)外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所述电机(41)通过适配的机座固定安装在矩形外框(1)顶部内壁中心处,所述电机(41)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长杆(42),所述长杆(42)贯穿立筒(2)内部且底部并延伸至储料筒(3),所述长杆(42)中段并位于立筒(2)内部杆体处横向固定贯穿有横杆(43),两组所述横杆(43)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V型抵压槽(201)内部位于底部夹角处并活动连接有转轮(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用循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42)底部套接有插筒(45),且插筒(45)底部与储料筒(3)底部内壁相抵,所述插筒(45)两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倾斜状的辊轴(46),所述插筒(45)前后端面均开设有滑槽(47),且长杆(42)前后端面位于底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卡环(48),两组所述卡环(48)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滑槽(47)内位于底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用循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筒(2)两侧面位于V型抵压槽(201)下端处开设有竖槽(202),所述矩形外框(1)内壁位于立筒(2)外环面靠近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环框(203),且环框(203)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圆环(204),两组所述圆环(204)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处的竖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朱建楠孙朝军屈强李长龙姚送送王浩秦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