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56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幼儿酸奶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制备长双歧杆菌CICC?6188冻干菌种,然后按无抗牛乳重量的2.8%-3.4%的添加含量为90%的脱盐乳清蛋白粉;30%-34%添加乳糖;2.5%-3%添加葡萄糖,0.16%-0.2%添加低聚木糖;4.5-5倍添加去离子水,混合经15-20MPa压力均质后121℃灭菌20分钟,冷却至37℃后按每公斤稀释乳添加纯度大于95%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29mg-33mg,纯度大于95%的AA(花生四烯酸)50mg-55mg,纯度大于99%的牛磺酸30mg-35mg,纯度大于90%的L-左旋肉碱5.2mg-6.0mg,纯度为100%的核苷酸15mg-18mg,然后按每公斤稀释乳添加125mg长双歧杆菌冻干粉末,37℃厌氧条件保温发酵8小时后经15-20MPa压力均质后获得的酸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幼儿酸奶,还涉及这种酸奶的制备方法。(二)
技术介绍
早在公元前200年,印度、埃及和古希腊就有用有益于人体的乳酸菌制作发酵食 品的记载;公元1008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酸奶作坊;到16世纪中叶,发酵乳酪渐 渐成为一些民族的传统食品。我国制作酸奶的历史也很悠久,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 载了酸奶的做法。20世纪初,梅奇尼科夫出版了《长寿》一书,论述了酸奶能使人长寿,掀 起了近代发酵乳生产和消费的开端;1934年,He皿eberg首先提出,为了提高酸奶的保健价 值,在制作酸奶的菌中补充嗜酸乳杆菌;1950年以来,随着对酸奶生产技术和影响其感观 性质的因素的深入了解,开始使用纯菌种制造发酵制品,并能利用现代化装置进行连续生 产,相继出现了品种花色多样的发酵乳;近几年来,大量的学者在深入研究乳酸菌及其发酵 乳功能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在改善发酵乳品质和开发益生菌产品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 是目前上市的所有酸奶都是以无抗牛乳为原料,适量添加蔗糖后,经过乳酸菌发酵而成,并 不适合婴幼儿直接食用。 婴儿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本专利技术针对母乳特点,研制开 发一种非常适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酸奶。(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百分比除另有注明之外为质量 比,本专利技术的产品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制备的 1.发酵菌株的选择及培养基的制备 发酵菌株-长双歧杆菌CICC 6188 Bifidobacterium longum。 培养基为肉汁10g/L,蛋白胨5g/L,酵母抽提物3g/L,葡萄糖5g/L,淀粉lg/L, NaC15g/L,乙酸钠3g/L, L-cysteinium chloride 0. 5g/L,琼脂0. 5g/L, 121°C湿热灭菌 15min。 2.发酵菌种的制备过程 2. 1冻干菌粉末的活化 分别量取0. 9%的生理盐水10ml于2只试管内,经121°C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C , 将发酵菌安瓶内的冻干菌粉末在无菌状态下全部倒入0. 9%的生理盐水中,震荡使其溶解, 在3(TC恒温箱中静止活化30分钟,备用。 2.2发酵菌种扩大培养 2. 2. 1 —级发酵种子的制备 量取发酵菌培养基200ml于500ml三角瓶内,121t: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C ,按培 养基体积的10%接种2. l步骤中已经活化的菌种,在37t:厌氧箱中培养24小时,作为一级发酵种子。 2. 2. 2生产发酵剂直投菌种的制备 向发酵菌培养基中加入3%的液态甘油、2%低聚果糖、3%葡萄糖,1211:灭菌20 分钟冷却至37°C ,分别按5%体积比例接种一级发酵种子,37t:厌氧箱中培养24小时,检测 发酵菌生产发酵剂活菌数,生产发酵剂活菌数^ 109个/ml,视同为发酵成熟,如果活菌数 < 1()9个/ml,继续培养,直至达到1()9个/ml。 2. 3粉末冻干菌种的制备 将成熟的生产发酵剂直投菌种在无菌条件下导入玻璃安瓶中,液面高度低于lcm, 加盖瓶塞后放入3(TC冰柜速冻,冻结后将玻璃安瓶用托盘乘装,放入冻干机进行冷冻干燥。 3.婴幼儿酸奶的制备过程 3. 1工艺流程 无抗牛乳——蛋白质母乳化——乳糖母乳化——添加发酵碳源——去离子水稀 释——均质——高温灭菌——冷却——添加功能性物质——接种发酵菌种冻干粉——厌 氧保温发酵一均质——灌装——成品 3. 2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无抗牛乳选择新鲜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无抗牛乳; (2)蛋白质母乳化按无抗牛乳重量的2. 8% -3. 4%的添加含量为90%的脱盐乳清蛋白粉; (3)乳糖母乳化按无抗牛乳重量的30% _34%添加乳糖; (4)添加发酵碳源按无抗牛乳重量的2. 5%_3%添加葡萄糖,0. 16%-0. 2%添加 低聚木糖; (5)去离子水稀释按原料乳重量的4. 5-5倍添加去离子水; (6)均质15-20Mpa条件下均质; (7)高温灭菌121°C灭菌20分钟; (8)冷却冷却至37 °C ; (9)添加功能性物质每公斤稀释乳添加纯度大于95%的DHA( 二十二碳六烯 酸)29mg-33mg,纯度大于95 %的AA (花生四烯酸)50mg-55mg,纯度大于99 %的牛磺酸 30mg-35mg,纯度大于90X的L-左旋肉碱5. 2mg-6. Omg,纯度为100%的核苷酸15mg-18mg ; (10)接种发酵菌种冻干粉每公斤混合乳添加125mg发酵菌冻干粉末; (11)厌氧保温发酵37t:厌氧条件保温发酵8小时。 (12)均质15-20Mpa条件下均质; (13)灌装灌装得成品。 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婴幼儿酸奶,发酵主体物质及含量接近母乳,发酵菌株是婴幼 儿肠道益生菌,产品适合婴幼儿食用,对婴幼儿肠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1.发酵菌株的选择及培养基的制备 发酵菌株-长双歧杆菌CICC 6188 Bifidobacterium longum。 培养基为肉汁10g/L,蛋白胨5g/L,酵母抽提物3g/L,葡萄糖5g/L,淀粉lg/L, NaC15g/L,乙酸钠3g/L, L-cysteinium chloride 0. 5g/L,琼脂0. 5g/L, 121°C湿热灭菌 15min。 2.发酵菌种的制备过程 2. 1冻干菌粉末的活化 分别量取0. 9%的生理盐水10ml于2只试管内,经121°C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C , 将发酵菌安瓶内的冻干菌粉末在无菌状态下全部倒入0. 9%的生理盐水中,震荡使其溶解, 在3(TC恒温箱中静止活化30分钟,备用。 2. 2发酵菌种扩大培养 2. 2. 1 —级发酵种子的制备 量取发酵菌培养基200ml于500ml三角瓶内,12rC灭菌20分钟冷却至30°C ,按培 养基体积的10%接种2. l步骤中已经活化的菌种,在37t:厌氧箱中培养24小时,作为一级 发酵种子。 2. 2. 2生产发酵剂直投菌种的制备 向发酵菌培养基中加入3%的液态甘油、2%低聚果糖、3%葡萄糖,1211:灭菌20 分钟冷却至37°C ,分别按5%体积比例接种一级发酵种子,37t:厌氧箱中培养24小时,检测 发酵菌生产发酵剂活菌数,生产发酵剂活菌数^ 109个/ml,视同为发酵成熟,如果活菌数 < 1()9个/ml,继续培养,直至达到1()9个/ml。 2. 3粉末冻干菌种的制备 将成熟的生产发酵剂直投菌种在无菌条件下导入玻璃安瓶中,液面高度低于lcm, 加盖瓶塞后放入3(TC冰柜速冻,冻结后将玻璃安瓶用托盘乘装,放入冻干机进行冷冻干燥。 3.婴幼儿酸奶的制备过程 3. 1工艺流程 无抗牛乳——蛋白质母乳化——乳糖母乳化——添加发酵碳源——去离子水稀 释——均质——高温灭菌——冷却——添加功能性物质——接种发酵菌种冻干粉——厌 氧保温发酵一均质——灌装——成品 3. 2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无抗牛乳选择新鲜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无抗牛乳; (2)蛋白质母乳化按无抗牛乳重量的2. 8% -3. 4%的添加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幼儿酸奶,其特征是:按无抗牛乳重量的2.8%-3.4%的添加含量为90%的脱盐乳清蛋白粉;30%-34%添加乳糖;2.5%-3%添加葡萄糖,0.16%-0.2%添加低聚木糖;4.5-5倍添加去离子水,混合经15-20Mpa压力均质后121℃灭菌20分钟,冷却至37℃后按每公斤稀释乳添加纯度大于95%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29mg-33mg,纯度大于95%的AA(花生四烯酸)50mg-55mg,纯度大于99%的牛磺酸30mg-35mg,纯度大于90%的L-左旋肉碱5.2mg-6.0mg,纯度为100%的核苷酸15mg-18mg,然后按每公斤稀释乳添加保藏编号为CICC 6188中文名称为长双歧杆菌的冻干粉末125mg,37℃厌氧条件保温发酵8小时后经15-20Mpa压力均质后获得的酸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海澳斯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