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45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涉及钢丝拉拔成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及其生产工艺,包括拉拔单元,包括驱动总箱、小电机、大电机、转轮组、支架组、喷洒件,收放件;感应单元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一侧的旋转环、设置于旋转环远离底板一侧的滑轨、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设置于滑块远离滑轨一侧的伸缩块,设置于伸缩块一端的触发件;通过拉拔单元的设计,将从双模改造为双双模后,在传统拉丝设备上优化了单道次减面率,避免了单道次形变量过大,导致的钢丝内部组织断层,钢丝韧性降低,从而增加了钢丝在拉拔过程中圈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模具超差的平稳性,以及降低了单道次断丝概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丝拉拔成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钢丝生产的主要工序包括原料选择、清除氧化铁皮、烘干、涂层处理、热处理、拉拔、镀层处理等;拉拔是钢丝生产的重要过程之一,在拉拔过程中,钢丝的形状、尺寸、机械性能等多项重要指标均会发生变化。
[0003]现有技术中,部分钢丝拉拔设备所生产的产品,在客户端使用过程中存在圈径通条性不稳定的情况(通条性:一般是指材料在拉丝过程产生的剩余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在截面上不均等分布,造成线材呈波浪形,影响产品的外径和初拉力的稳定性,在材料检测时常检测其线向值),以及生产过程中内部模具线径易超差易断丝的情况;
[0004]当模具在多次使用后,模具内拉拔的直径尺寸会因长时间摩擦而导致拉拔直径口增大,从而影响钢丝拉拔道次之间的压缩比,进而影响钢丝的生产品质,而现有的检测钢丝是否合格的步骤,通常是将钢丝卷到滚筒上后,抽取表面的钢丝去检测,缠绕在里面的钢丝则抽检不到,从而导致抽检的不均匀,进而影响钢丝的生产品质,浪费时间和资源,为此,现提出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及其生产工艺以改善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包括拉拔单元、感应单元和截断单元;其中,拉拔单元,其包括驱动总箱、设置于所述驱动总箱内的小电机、设置于所述小电机一侧的大电机、设置于所述驱动总箱一侧的转轮组、设置于所述转轮组一端的支架组、设置于所述支架组远离转轮组一端的的喷洒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总箱两端的收放件;感应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架组内,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的旋转环、设置于所述旋转环远离底板一侧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设置于所述滑块远离滑轨一侧的伸缩块,以及设置于所述伸缩块一端的触发件;截断单元,设置于所述伸缩块远离滑块的一侧,包括立板、设置于所述立板一端的截断板、设置于所述截断板侧壁上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导块、设置于所述导块一端的截断刀,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块远离截断刀一端的弹射件。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总箱内开设有空腔,所述驱动总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能够沿驱动总箱长度方向的侧壁均匀分布,所述空腔与转动孔相连通。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轮组包括第一轮盘组和第二轮盘组,所述第一轮盘组和第二轮盘组的结构大小均相等,所述第一轮盘组和第二轮盘组沿驱动总箱的长度方向
依次分布;所述第一轮盘组包括一号轮盘、设置于所述一号轮盘一侧的二号轮盘,以及设置于所述二号轮盘远离一号轮盘一侧的三号轮盘;其中,所述一号轮盘、二号轮盘和三号轮盘依次按照顺序均匀分布,所述一号轮盘和二号轮盘的大小相等,所述一号轮盘、二号轮盘和三号轮盘的侧壁中部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一号轮盘和二号轮盘对应的连接孔内设置有小转轴,所述三号轮盘对应的连接孔内设置有大转轴,所述小电机的输出端能够通过对应的转动孔连接于所述小转轴,所述大电机的输出端能够通过对应的转动孔连接于所述大转轴。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的结构大小均相等,所述第一支架分布于一号轮盘和二号轮盘的中间,所述第二支架分布于二号轮盘和三号轮盘的中间;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能够连接于所述驱动总箱靠近转动孔的侧壁,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贯穿于第一支架的侧壁;所述第一支架轴向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一端能够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所述延伸管的管口与通孔相连通,所述延伸管管口的内直径大于通孔的内直径,所述延伸管远离第一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上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能够与螺纹槽配合螺旋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洒件包括总管和设置于所述总管上的竹节管;所述总管的侧壁连接于所述驱动总箱靠近转动孔的侧壁,所述竹节管能够沿总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竹节管的一端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远离竹节管的一端能够连接于所述总管的侧壁,所述竹节管远离开关阀的一端设置有喷嘴。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放件包括放线组和收线组,所述放线组分布于驱动总箱的一端,所述收线组分布于驱动总箱远离放线组的一端,所述放线组包括放线电机和设置于所述放线电机输出端的放线卷筒,所述收线组包括收线电机和设置于所述收线电机输出端的收线卷筒。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从双模改造为双双模后,在传统拉丝设备上优化了单道次减面率,避免了单道次形变量过大,导致的钢丝内部组织断层,钢丝韧性降低,从而增加了钢丝在拉拔过程中圈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模具超差的平稳性,以及降低了单道次断丝概率。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架远离驱动总箱的一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通孔呈垂直分布、并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底板竖直分布于活动槽内,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活动槽的内壁,所述底板的侧壁中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通孔对齐设置,所述穿孔与通孔的直径相等;所述旋转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能够设置多组,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交叉分布,所述第一弧形槽内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活动槽的侧壁上,另一端能够连接于所述旋转环;所述滑轨远离滑块的一侧能够连接于所述底板远离活动槽的侧壁上,所述滑轨能够沿穿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弧形槽内设置有活动销,所述活动销的一端能够贯穿于伸缩块远离触发件的一端,另一端配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槽内,所述伸缩块的侧壁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内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远离伸缩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远离滑轨的侧壁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销在第二弧形槽内进行滑动,在活动销的滑动下,滑
块在滑轨上进行移动,并随着活动销的滑动轨迹进行移动,使得三个接触块逐渐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三个接触块形成一个仅拉拔后符合径圈的钢丝才能通过的范围,进而达到检测感应拉拔后的钢丝是否合格的目的。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发件包括延长块、设置于所述延长块侧壁上的接触弹簧、设置于接触弹簧远离延长块一端的接触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延长块一侧的触发按钮,所述接触块和触发按钮相对齐;其中,所述延长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伸缩块远离活动销的一端,所述触发按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伸缩块远离活动销的一端。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射件包括放置板、设置于所述放置板上的弹射弹簧、设置于所述弹射弹簧远离放置板一端的打击球、设置于所述打击球侧壁上的弹力弹簧、设置于所述弹力弹簧远离打击球一端的磁吸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磁吸块远离弹力弹簧一端的感应块;其中,所述放置板远离弹射弹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拔单元(100),其包括驱动总箱(101)、设置于所述驱动总箱(101)内的小电机(102)、设置于所述小电机(102)一侧的大电机(103)、设置于所述驱动总箱(101)一侧的转轮组(104)、设置于所述转轮组(104)一端的支架组(105)、设置于所述支架组(105)远离转轮组(104)一端的的喷洒件(106),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总箱(101)两端的收放件(107);感应单元(200),设置于所述支架组(105)内,包括底板(201)、设置于所述底板(201)一侧的旋转环(202)、设置于所述旋转环(202)远离底板(201)一侧的滑轨(203)、与所述滑轨(203)滑动连接的滑块(204)、设置于所述滑块(204)远离滑轨(203)一侧的伸缩块(205),以及设置于所述伸缩块(205)一端的触发件(206);以及,截断单元(300),设置于所述伸缩块(205)远离滑块(204)的一侧,包括立板(301)、设置于所述立板(301)一端的截断板(302)、设置于所述截断板(302)侧壁上的导轨(303)、与所述导轨(303)滑动连接的导块(304)、设置于所述导块(304)一端的截断刀(305),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块(304)远离截断刀(305)一端的弹射件(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箱(101)内开设有空腔(101

1),所述驱动总箱(101)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孔(101

2),所述转动孔(101

2)能够沿驱动总箱(101)长度方向的侧壁均匀分布,所述空腔(101

1)与转动孔(101

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组(104)包括第一轮盘组(104

1)和第二轮盘组(104

2),所述第一轮盘组(104

1)和第二轮盘组(104

2)的结构大小均相等,所述第一轮盘组(104

1)和第二轮盘组(104

2)沿驱动总箱(101)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轮盘组(104

1)包括一号轮盘(104

11)、设置于所述一号轮盘(104

11)一侧的二号轮盘(104

12),以及设置于所述二号轮盘(104

12)远离一号轮盘(104

11)一侧的三号轮盘(104

13);其中,所述一号轮盘(104

11)、二号轮盘(104

12)和三号轮盘(104

13)依次按照顺序均匀分布,所述一号轮盘(104

11)和二号轮盘(104

12)的大小相等,所述一号轮盘(104

11)、二号轮盘(104

12)和三号轮盘(104

13)的侧壁中部均开设有连接孔(104

14),所述一号轮盘(104

11)和二号轮盘(104

12)对应的连接孔(104

14)内设置有小转轴(102

1),所述三号轮盘(104

13)对应的连接孔(104

14)内设置有大转轴(103

1),所述小电机(102)的输出端能够通过对应的转动孔(101

2)连接于所述小转轴(102

1),所述大电机(103)的输出端能够通过对应的转动孔(101

2)连接于所述大转轴(103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105)包括第一支架(105

1)和第二支架(105

2),所述第一支架(105

1)和第二支架(105

2)的的结构大小均相等,所述第一支架(105

1)分布于一号轮盘(104

11)和二号轮盘(104

12)的中间,所述第二支架(105

2)分布于二号轮盘(104

12)和三号轮盘(104

13)的中间;其中,所述第一支架(105

1)的一端能够连接于所述驱动总箱(101)靠近转动孔(101

2)的侧壁,所述第一支架(105

1)的侧壁中部开设有通孔(105

3),所述通孔(105

3)能够贯穿于第一支架(105

1)的侧壁;所述第一支架(105

1)轴向(M)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管(105

5),所述延伸管
(105

5)的一端能够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05

1)的侧壁,所述延伸管(105

5)的管口与通孔(105

3)相连通,所述延伸管(105

5)管口的内直径大于通孔(105

3)的内直径,所述延伸管(105

5)远离第一支架(105

1)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105

6),所述螺纹槽(105

6)上设置有旋钮(105

7),所述旋钮(105

7)能够与螺纹槽(105

6)配合螺旋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件(106)包括总管(106

1)和设置于所述总管(106

1)上的竹节管(106

2);所述总管(106

1)的侧壁连接于所述驱动总箱(101)靠近转动孔(101

2)的侧壁,所述竹节管(106

2)能够沿总管(106

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竹节管(106

2)的一端设置有开关阀(106

3),所述开关阀(106

3)远离竹节管(106

2)的一端能够连接于所述总管(106

1)的侧壁,所述竹节管(106

2)远离开关阀(106

3)的一端设置有喷嘴(106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件(107)包括放线组(107

1)和收线组(107

2),所述放线组(107

1)分布于驱动总箱(101)的一端,所述收线组(107

2)分布于驱动总箱(101)远离放线组(107

1)的一端,所述放线组(107

1)包括放线电机(107

11)和设置于所述放线电机(107

11)输出端的放线卷筒(107

12),所述收线组(107

2)包括收线电机(107

21)和设置于所述收线电机(107

21)输出端的收线卷筒(107

2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丝连续拉拔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5

1)远离驱动总箱(101)的一端开设有活动槽(105

8),所述活动槽(105

8)与通孔(105

3)呈垂直分布、并与所述通孔(105

3)相连通;所述底板(201)竖直分布于活动槽(105

8)内,所述底板(201)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活动槽(105

8)的内壁,所述底板(201)的侧壁中部开设有穿孔(201

1),所述穿孔(201

1)与通孔(105

3)对齐设置,所述穿孔(201

1)与通孔(105

3)的直径相等;所述旋转环(20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202

1),所述第一弧形槽(202

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弧形槽(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彬彬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强芯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