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43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属于运动方法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运动器材与医用软件进行连接;步骤二:采集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步骤三:生成用户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步骤四:获取运动器材实时阻抗;步骤五:获取T0时刻的助力模式以及该时刻心率血氧融合值,得到运动器材实时阻抗;步骤六:将强化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加入噪音对标准运动模型进行实时动态调整;步骤七:重复上述步骤四至步骤六,以获得针对不同运动能力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用户个性化的运动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针对不同运动能力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用户获取个性化的运动模式,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康复患者进一步恢复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帮助康复患者进一步恢复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帮助康复患者进一步恢复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方法,具体是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康复训练是指通过针对特定疾病、损伤或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的定制化运动和物理治疗方案。它旨在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康复训练可以包括肌肉强化、柔韧性练习、平衡训练、协调训练和有氧运动等,以促进康复和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肌力和灵活性。
[0003]为了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康复进展,人们开发了医学软件,将其与康复训练的运动器材连接在一起,医用软件可以用于接收和处理从运动器材获取的数据,并提供实时的心电图和呼吸数据。但是,不同的患者所具有的运动能力不同,其恢复过程也不同,如何针对不同运动能力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用户获取个性化的运动模式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能够针对不同运动能力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用户获取个性化的运动模式,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康复患者进一步恢复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运动器材与医用软件进行连接;
[0008]步骤二:通过医用软件采集患者使用运动器材进行康复运动时的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
[0009]步骤三: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生成用户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
[0010]步骤四:获取心率血氧融合值,进行运动模式估计,结合运动器材预设值,得到运动器材实时阻抗;针对实时阻抗调整扭矩以及角度控制器,针对用户的运动状态生成助力模式,同时反馈给扭矩以及角度控制器;
[0011]步骤五:获取T0时刻的助力模式以及该时刻心率血氧融合值,进行运动模式估计,同时反馈给运动器材,结合运动器材预设值,得到运动器材实时阻抗;同时将运动模式估计以及运动器材实时阻抗输入至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迭代训练;
[0012]步骤六:将强化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加入噪音对标准运动模型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模型作为超参数引入运动器材实时阻抗;
[0013]步骤七:重复上述步骤四至步骤六,以获得针对不同运动能力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用户个性化的运动模式。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的具体生成过程为:
[0015]将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导入输入层;
[0016]通过卷积层对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进行卷积运算;
[0017]将卷积运算结果经过神经网络层的特征转换,生成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
[0018]输出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积层进行卷积运算的具体过程为:
[0020]将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分别通过27个卷积滤波器进行滤波;
[0021]再将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分别通过45个卷积滤波器进行滤波;
[0022]对滤波后的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分别进行全局最大池化处理;
[0023]将心率数据与血氧数据串联。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运动器材包括运动平板、卧式踏车、立式踏车、椭圆机中的一种。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运动平板包括:
[0026]扬升架,用于调节平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和运动强度;
[0027]第一支架,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确保平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8]扶手,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平衡,让用户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0029]电机和皮带,构成驱动系统,可控制平板的运动速度和阻力,同时具备急停功能,以确保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0030]升降电机,用于调节平板的倾斜角度,以满足不同用户对于运动强度和康复需求的个性化调整;
[0031]第一电子控制面板,集成了心率监测、运动参数调节和数据记录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心脏康复管理和医学检查。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卧式踏车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飞轮机体、手把组件,以及第二电子控制面板,所述第一飞轮机体与所述手把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脚踏组件;所述第二电子控制面板内设置有心脏康复管理系统,用于患者通过操控所述第二电子控制面板,使其在心脏康复运动时,实时查看以及了解适宜自身的心脏康复进程。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式踏车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飞轮机体、心率检测手把组件,以及第三电子控制面板,所述第二飞轮机体与所述心率检测手把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脚踏组件;所述第三电子控制面板内设置有心脏康复管理系统,用于患者通过操控所述第三电子控制面板,使其在心脏康复运动时,实时查看以及了解适宜自身的心脏康复进程。
[003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椭圆机包括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置有第三飞轮机体、摇摆手把组件,以及第四电子控制面板,所述第三飞轮机体与所述摇摆手把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三脚踏组件;所述第四电子控制面板内设置有心脏康复管理系统,用于患者通过操控所述第四电子控制面板,使其在心脏康复运动时,实时查看以及了解适宜自身的心脏康复进程。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6]本申请不仅能够检测患者实时的心电图和呼吸数据,还可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生成用户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再将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配合各个模型的计算,获得针对不
同运动能力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用户个性化的运动模式,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康复患者进一步恢复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2为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中运动平板的结构视图;
[0039]图3为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中卧式踏车的结构视图;
[0040]图4为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中立式踏车的结构视图;
[0041]图5为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中椭圆机的结构视图;
[0042]图6为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中生成心率血氧融合值的流程图;
[0043]图7为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中用户个性化运动模式的训练图。
[0044]图中:101、第一电子控制面板;102、升降电机;103、电机;104、扬升架;105、第一支架;106、皮带;107、扶手;201、第一脚踏组件;202、手把组件;203、第二电子控制面板;301、第二脚踏组件;302、心率检测手把组件;303、第三电子控制面板;401、第三脚踏组件;402、摇摆手把组件;403、第四电子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运动器材与医用软件进行连接;步骤二:通过医用软件采集患者使用运动器材进行康复运动时的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步骤三: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生成用户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步骤四:获取心率血氧融合值,进行运动模式估计,结合运动器材预设值,得到运动器材实时阻抗;针对实时阻抗调整扭矩以及角度控制器,针对用户的运动状态生成助力模式,同时反馈给扭矩以及角度控制器;步骤五:获取T0时刻的助力模式以及该时刻心率血氧融合值,进行运动模式估计,同时反馈给运动器材,结合运动器材预设值,得到运动器材实时阻抗;同时将运动模式估计以及运动器材实时阻抗输入至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迭代训练;步骤六:将强化学习训练后的结果加入噪音对标准运动模型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模型作为超参数引入运动器材实时阻抗;步骤七:重复上述步骤四至步骤六,以获得针对不同运动能力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用户个性化的运动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的具体生成过程为:将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导入输入层;通过卷积层对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进行卷积运算;将卷积运算结果经过神经网络层的特征转换,生成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输出实时心率血氧融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层进行卷积运算的具体过程为:将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分别通过27个卷积滤波器进行滤波;再将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分别通过45个卷积滤波器进行滤波;对滤波后的实时心率数据与实时血氧数据分别进行全局最大池化处理;将心率数据与血氧数据串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器材包括运动平板、卧式踏车、立式踏车、椭圆机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康复管理运动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林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