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黄酮的灵芝菌株及其培养基、培养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92538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肉灵芝菌株GA82,于2023年05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597。还公开了该菌株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同时公开了该菌株在食品、保健品、药品中的用途。该菌株及其培养基可高效提高液体发酵过程中的黄酮,为相关药理研究及保健品开发奠定重要基础。重要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产黄酮的灵芝菌株及其培养基、培养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高产黄酮的灵芝菌株及其培养基、培养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黄酮是高等真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其母核为2

苯基色原酮,兼具多个苯环和酚羟基结构,可成为电子供体,在抗氧化衰老、抗炎抑菌、降血糖血脂等方面发挥非常显著的药理功效。灵芝作为一类传统食药用真菌的统称,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所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含抗氧化、抑肿瘤、抑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降血糖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灵芝共有114个物种,其中中国有物种40个,包括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Pers.)Pat.、南方灵芝G.australe(Fr.)Pat.、狭长孢灵芝G.boninense Pat.、有柄灵芝G.gibbosum(Blume&T.Nees)Pat.、白肉灵芝G.leucocontextum T.H.Li,W.Q.Deng,Sheng H.Wu,D.M.Wang&H.P.Hu、灵芝G.lingzhi Sheng H.Wu,Y.Cao&Y.C.Dai、亮壳灵芝G.lucidum(Curtis.)P.Karst.、重盖灵芝G.multipileum Ding Hou、山西灵芝G.shanxiense L.Fan&H.Liu、热带灵芝G.tropicum(Jungh.)Bres.、松杉灵芝G.tsugae Murrill、韦伯灵芝G.weberianum(Bres.&Henn.ex Sacc.)Steyaert等。液体发酵是替代野外采集或人工栽培、克服灵芝生长周期长、条件苛刻、易受影响等限制的有效方式,且胞外次级代谢产物可有效分泌到发酵液中,易通过离心沉淀萃取等方法获得,从而满足市场对于灵芝次级代谢产物产品开发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以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为例,提供了一种高产黄酮的灵芝菌株及其培养基和培养方法,以期通过液体发酵高效获得黄酮,为相关药理研究及保健品开发奠定重要基础。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白肉灵芝菌株Ganoderma leucocontextum GA82,于2023年05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597。
[0006]利用白肉灵芝菌株GA82制备黄酮发酵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白肉灵芝菌株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活化,24℃恒温培养箱培养7天;
[0008](2)将活化后的菌种接种在基础液体培养基上,恒温摇床24℃、150r/min振荡培养7天,制成种子发酵悬液;
[0009](3)将种子发酵悬液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于上,恒温摇床24℃、150r/min振荡培养7天得到含食药用真菌灵芝胞外黄酮的溶液。
[0010]进一步地,固体培养基为:去皮马铃薯300.0g/L,葡萄糖20.0g/L,琼脂20.0g/L,磷酸二氢钾1.0g/L,pH 5.0。
[0011]进一步地,液体培养基为:玉米粉30.0g/L,葡萄糖10.0g/L,蛋白胨4.0g/L,磷酸二
氢钾1.0g/L,七水合硫酸镁0.4g/L,黄豆粉5.0g/L,苯丙氨酸0.3g/L,吐温80 2.0mL/L,赤霉酸0.02g/L,醋酸钠0.3g/L,维生素B1 0.01g/L,pH 5.0。
[0012]本专利技术也公开了白肉灵芝菌株GA82的黄酮发酵液在制备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食品或保健品,所述的食品或保健品中含有白肉灵芝菌株GA82的发酵液。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白肉灵芝菌株GA82的发酵液在制备提高人体免疫力或者抗癌药品中的应用。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的白肉灵芝菌株,提供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培养的白肉灵芝菌株液体发酵高效获得黄酮,药用价值高,可用于制备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食品或保健品作用的药物,从而为白肉灵芝用途扩宽了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17]菌种保藏信息
[0018]保藏时间:2023年05月29日;
[0019]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0020]保藏编号:CGMCC No.40597;
[0021]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22]分类命名: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 T.H.Li,W.Q.Deng,Dong M.Wang&H.P.Hu。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菌种的筛选、鉴定、纯化
[0025]本申请采用的菌种白肉灵芝菌株GA82是从采自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寄主为阔叶树倒木,通过分离和菌种纯化而得到,该菌株分类命名为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 T.H.Li,W.Q.Deng,Dong M.Wang&H.P.Hu,已于2023年05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597。
[0026]子实体形态特征:担子果一年生,有柄,木栓质,无气味、味苦,干后变轻;菌盖匙形,长17.7cm,宽7.4cm,厚2.5cm,表面具强烈漆状光泽,深棕褐色,表面具细微的同心沟纹,边缘锐;菌柄近圆柱形,侧生,红褐色,长16.2cm,宽1.6cm;孔口表面幼时白色,伤后浅褐色,干时奶油色,多角形,4个/mm,管壁薄;菌肉乳白色,无同心环纹,质地较软,长2.2cm,无黑色壳质线;菌管乳白色,硬木栓质,不分层,长可达0.3cm。
[0027]显微结构特征:菌丝三体系;骨架菌丝占绝大多数,棕黄色,厚壁,多二分枝;生殖菌丝具锁状联合,无色,薄壁;缠绕菌丝浅棕色,厚壁,内腔窄;无拟糊精反应,有嗜蓝反应,在氢氧化钾中变黑;菌肉菌丝中,骨架菌丝1.3

4.5μm,缠绕菌丝0.9

2.5μm,菌管菌丝中,骨架菌丝2.2

4.2μm,生殖菌丝1.7

2.9μm,缠绕菌丝1.3

2.6μm;皮壳细胞棍棒状,顶端略粗于底部,亮黄色,厚壁,长24

50
×
宽6

11μm,成熟担子果中有强烈的拟糊精反应;担孢子卵圆形,脐状突起不明显,黄褐色,无拟糊精反应,有嗜蓝反应,双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株GA82,于2023年05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597。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肉灵芝菌株GA82制备黄酮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肉灵芝菌株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活化,24℃恒温培养箱培养7天;(2)将活化后的菌种接种在基础液体培养基上,恒温摇床24℃、150r/min振荡培养7天,制成种子发酵悬液;(3)将种子发酵悬液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于上,恒温摇床24℃、150r/min振荡培养7天得到含食药用真菌灵芝胞外黄酮的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肉灵芝菌株GA82制备黄酮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培养基为:去皮马铃薯300.0g/L,葡萄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静戴玉成崔宝凯陈佳佳王豪马金鑫金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