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33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包括壳体和作业构件。壳体具有主体区段和从主体区段向后侧伸出的握持区段,主体区段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接口。作业构件安装在壳体的安装接口处并突出于壳体。壳体的主体区段的底壁上形成有排屑孔,并且,主体区段和握持区段的相连位置处的底端设置有至少部分地向下延伸的防护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底部除了设置排屑孔以外大致封闭,既允许碎屑排出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误进入壳体内而接触高速运转的作业构件。并且,碎屑从排屑孔排出时能够被防护部阻挡,不会到达握持区段,在安全、卫生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一定的优越性。一定的优越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电动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型工业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时由于切割、切削目标物会产生一些碎屑,碎屑通常会随着作业构件(例如锯链、刀片)的运动而被带入壳体内,并再从壳体内排出。通常,壳体的底部会完全敞开以用于排出碎屑,使用者的手容易通过这样的敞开底部而触碰到壳体内高速运转的锯链、刀片等结构,因而这样的构造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碎屑从壳体排出之后可能会由于惯性而继续高速运动并落至使用者的手上,在卫生、安全方面都会对使用者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再一方面,现有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部结构设置得不够合理,使得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作业时稳定性不够,容易出现晃动。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该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主体底部设置有底壁,在底壁上设置有排屑孔,可见该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底部大致封闭,这样的底部设置既允许碎屑排出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误进入壳体内而接触高速运转的作业构件。该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排屑孔的后侧设置有防护部,使得碎屑从排屑孔排出后能够被防护部阻挡,不会到达握持区段,在安全、卫生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000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各个部件、结构的尺寸的优选设置,能够提升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性能和舒适度。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电动工具还额外设置了位于顶部的供使用者的手指抵靠的第一顶块,和位于底部的用于抵靠目标作业物的第二顶块,这些顶块能够提升作业过程中的稳定程度,第一顶块还能够避免使用者的手指越过壳体的前端而和作业部件触碰。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所述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主体区段和从所述主体区段向后侧伸出的握持区段,所述主体区段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接口;
[0008]作业构件,所述作业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安装接口处并突出于所述壳体,
[0009]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主体区段的底壁上形成有排屑孔,并且,所述主体区段和所述握持区段的相连位置处的底端设置有至少部分地向下延伸的防护部。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排屑孔向前和向下定向,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排屑孔后方的内壁向前并向下延伸。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排屑孔向后和向下定向,所述主体区段包括位于所述排屑孔附近的引导件,用于引导排屑向后和向下排出所述主体区段,优选地所述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壁和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壁下方并和所述第一引导壁的引导方向不同的第二引导壁,所述第二引导壁向后并向下延伸。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作业构件包括在其延伸平面内转动的锯链,所述第一引导壁和所述锯链的一部分相面对并且形状适配。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部包括位于其最前端部分的向下并向前延伸的挡板。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部还包括从所述挡板向后延伸的防护部横板,在所述防护部和所述握持区段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使用者的手的空间。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握持区段的后端并大致垂直于所述握持区段延伸的电池接合区段,优选地所述防护部延伸至和所述电池接合区段的下端相连。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壳体的宽度,优选地所述防护部的整体宽度大于所述握持区段的宽度,优选地所述防护部的挡板比其他部位更宽。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持区段从所述主体区段向后并向下延伸,优选地所述防护部横板大致平行于所述握持区段的延伸方向。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排屑孔紧邻所述挡板的前表面,优选地所述排屑孔的长度为所述主体区段的长度的1/8

1/4,优选地所述排屑孔的宽度为所述主体区段的宽度的1/4

1/2,优选地所述排屑孔为大致圆孔或大致方孔。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作业构件包括在其延伸平面内转动的锯链,所述锯链包括底部段、顶部段和连接在其二者之间的前连接段和后连接段,其中,在作业过程中所述锯链的所述底部段向后移动。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区段的顶侧设置有第一顶块,所述第一顶块被构造为允许使用者的手部抵靠在所述第一顶块的后端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顶块的后端面的宽度为所述主体区段的宽度的1/5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顶块的顶表面被构造为L形结构。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区段的底侧最前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顶块,所述第二顶块被构造为在使用中使其前端面抵靠作业目标物,优选地所述第二顶块在所述主体区段的几乎完整宽度上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二顶块的长度为所述主体区段的长度的1/5

1/3。
[00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区段包括相邻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延伸方向角度在100

160度之间,优选在100

150度之间,更优选在140

150度之间,特别地所述第二区段为马达区段。
[00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顶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区段,优选所述第一顶块大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区段。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0025]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正视图;
[0026]图2在图1中的手持式电动工具中移除了作业部件的护盖之后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中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底侧视角的立体图;
[0028]图4A为保留了图1中的作业构件和主体区段的第一壳体部分而省略了其他部分后的正视图,以清晰地示出排屑孔;
[0029]图4B为图4A的一种替代性方案,其中在排屑孔处额外设置有引导件;
[0030]图5为图1中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顶视图;
[0031]图6为图1中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顶侧、前侧视角的立体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00手持式电动工具
[0034]10壳体
[0035]11主体区段
[0036]11a主体区段的底壁
[0037]11b排屑孔
[0038]111主体区段的第一区段
[0039]112主体区段的第二区段
[0040]113主体区段的第一壳体部分
[0041]114主体区段的第二壳体部分
[0042]115主体区段的第三壳体部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电动工具(100)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主体区段(11)和从所述主体区段向后侧伸出的握持区段(12),所述主体区段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接口;作业构件(20),所述作业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安装接口处并突出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主体区段(11)的底壁(11a)上形成有排屑孔(11b),并且,所述主体区段和所述握持区段的相连位置处的底端设置有至少部分地向下延伸的防护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孔(11b)向前和向下定向,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排屑孔后方的内壁(113b)向前并向下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孔(11b)向后和向下定向,所述主体区段包括位于所述排屑孔(11b)附近的引导件(15),用于引导排屑向后和向下排出所述主体区段,优选地所述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壁(151)和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壁下方并和所述第一引导壁的引导方向不同的第二引导壁(152),所述第二引导壁向后并向下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构件(20)包括在其延伸平面内转动的锯链(21),所述第一引导壁(151)和所述锯链的一部分(215)相面对并且形状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包括位于其最前端部分的向下并向前延伸的挡板(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30)还包括从所述挡板向后延伸的防护部横板(33),在所述防护部(30)和所述握持区段(12)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使用者的手的空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包括位于所述握持区段(12)的后端并大致垂直于所述握持区段延伸的电池接合区段(16),优选地所述防护部(30)延伸至和所述电池接合区段(16)的下端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1)的宽度大于所述壳体(10)的宽度,优选地所述防护部的(30)的整体宽度大于所述握持区段(12)的宽度,优选地所述防护部的挡板比其他部位更宽。9.根据权利要求6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区段(12)从所述主体区段向后并向下延伸,优选地所述防护部横板(33)大致平行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彭志刚樊华李伟忠王加达
申请(专利权)人:创科无线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