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21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轻砂54~81份、轻骨料30~56份、水泥38~60份、沸石粉、减水剂和水;所述沸石粉按比例等体积代替水泥,替代率分别为10%、20%、30%或者40%;所述减水剂为总体质量的0.3%;水灰比为0.3。所述轻骨料选取天然轻骨料:浮石、火山灰;工业废料轻骨料:膨胀矿渣珠、粉煤灰陶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通过酸处理工序高温焙烧后水骤然冷却沸石粉进行活化处理后制备出的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增加混凝土的黏聚性、减少混凝土的经时损失,同时保证混凝土良好可泵送性能,提高生产效率,且有效减轻结构自重,保证结构安全。保证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轻骨料混凝土对原材料、配合比以及搅拌工艺的要求比较苛刻,其工作性能的稳定性也很难保证,特别是轻骨料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容重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轻骨料上浮、浆骨严重分离、经时损失偏大等现象的发生。在相同的配合比下适量填加沸石粉等,以及适当改变混凝土的搅拌工艺,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满足各项技术要求。随着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粉煤灰,矿粉,硅灰等废渣掺合料供不应求,甚至没有货源供应,极大的制约了混凝土的正常生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轻砂54~81份、轻骨料30~56份、水泥38~60份、沸石粉、减水剂和水;所述沸石粉按比例等体积代替水泥,替代率分别为10%、20%、30%或者40%;所述减水剂为总体质量的0.3%;水灰比为0.3。
[0005]优选的,所述轻砂为废玻璃渣,且轻砂的粒径为16目~20目。
[0006]优选的,所述轻骨料为天然轻骨料:浮石、火山渣;工业废料轻骨料:粉煤灰陶粒和膨胀矿渣珠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且轻骨料的粒径为40目~60目。
>[0007]优选的,所述沸石粉采用天然沸石高温煅烧后磨制而得,粒径为200目~250目。
[0008]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或者萘系减水剂中的一种。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轻砂、轻骨料、水泥、沸石粉和减水剂同时下料,经螺旋搅拌形成混合料;步骤二,在砂浆罐中混合料下料时间为30~40s,设定加水时间为10~20s,当下料与加水停止后仍继续搅拌5~7min,即得到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在搅拌之前对沸石粉进行预处理工序,所述预处理工序包括酸浸泡工序,高温焙烧工序和晾干工序。
[0011]优选的,所述酸浸泡工序中,酸溶液与沸石粉的质量比为1~1.2:1,所述酸溶液中
的溶质为盐酸,且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处理时间为10~20h,酸处理后用NaOH进行中和至中性,洗涤后干燥。
[0012]优选的,所述高温焙烧工序中,焙烧温度控制在500℃之间,焙烧时间为120min;焙烧结束后用水骤然冷却。
[0013]优选的,所述晾干工序中,晾干时间为48h~72h,晾干温度为10℃~40℃。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改善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和易性,降低水化热,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0015]2.能抑制拌合料中碱骨料反应的发生,适宜制备大体积混凝土,抗硫酸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
[0016]3.混凝土出机和易性良好,不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保证良好的可泵送性能。
[0017]4.沸石粉是粉煤灰、矿粉、硅灰良好的替代掺合料,掺合料来源多样化,摆脱了掺合料供应不足的困境。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混凝土因对沸石粉进行多步活化处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增加混凝土的黏聚性、减少混凝土的经时损失,同时保证混凝土良好可泵送性能,提高生产效率,且有效减轻结构自重,保证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天然沸石与500℃高温煅烧后沸石对水泥浆体屈服应力的影响对比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0021]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轻砂54份;轻骨料30份;水泥38份;所述沸石粉按比例等体积代替水泥,替代率分别为10%;所述减水剂为总体质量的0.3%;水灰比为0.3。
[0022]轻砂为废玻璃渣,且轻砂的粒径为16目。轻骨料为浮石和火山渣,轻骨料的粒径为40目。沸石粉的粒径为200目。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0023]本实施例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轻砂、轻骨料、水泥、沸石粉和减水剂同时下料,经螺旋搅拌形成混合料;步骤二,在砂浆罐中混合料下料时间为30s,设定加水时间为10s,当下料与加水停止后仍继续搅拌5min,即得到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
[0024]在搅拌之前对沸石粉进行预处理工序,所述预处理工序包括酸浸泡工序、焙烧工序和晾干工序。进一步的,酸浸泡工序中,酸溶液与沸石粉的质量比为1:1,所述酸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且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酸处理时间为10h酸处理后用NaOH进行中和
至中性,洗涤后干燥焙烧温度为500摄氏度,焙烧时间为120min;焙烧结束后用水骤然冷却。进一步的,晾干工序中,晾干时间为48h,晾干温度为10℃,晾干时将沸石粉平摊至1cm的厚度,进行晾干,晾干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
实施例
[0025]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轻砂81份;轻骨料56份;水泥60份;所述沸石粉按比例等体积代替水泥,替代率分别为20%;所述减水剂为总体质量的0.3%;水灰比为0.3。
[0026]轻砂为废玻璃渣,且轻砂的粒径为20目。轻骨料为浮石和火山渣,轻骨料的粒径为60目。沸石粉的粒径为250目。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
[0027]本实施例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轻砂、轻骨料、水泥、沸石粉和减水剂同时下料,经螺旋搅拌形成混合料;步骤二,在砂浆罐中混合料下料时间为40s,设定加水时间为20s,当下料与加水停止后仍继续搅拌7min,即得到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
[0028]在搅拌之前对沸石粉进行预处理工序,所述预处理工序包括酸浸泡工序、焙烧工序和晾干工序。进一步的,酸浸泡工序中,酸溶液与沸石粉的质量比为1.2:1,所述酸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且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酸处理时间为20h酸处理后用NaOH进行中和至中性,洗涤后干燥焙烧温度为500摄氏度,焙烧时间为120min;焙烧结束后用水骤然冷却。进一步的,晾干工序中,晾干时间为72h,晾干温度为40℃,晾干时将沸石粉平摊至3cm的厚度,进行晾干,晾干过程中应当保持通风。进一步的,预处理工序中还包括水洗工序,所述水洗工序位于酸浸泡工序和晾干工序之间。
实施例
[0029]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轻砂70份;轻骨料42份;水泥49份;所述沸石粉按比例等体积代替水泥,替代率分别为30%;所述减水剂为总体质量的0.3%;水灰比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轻砂54~81份、轻骨料30~56份、水泥38~60份、沸石粉、减水剂和水;所述沸石粉按比例等体积代替水泥,替代率分别为10%、20%、30%或者40%;所述减水剂为总体质量的0.3%;水灰比为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砂为废玻璃渣,且轻砂的粒径为16目~2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骨料浮石、火山渣、粉煤灰陶粒和膨胀矿渣珠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且轻骨料的粒径为40目~60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粉的粒径为200目~250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或者萘系减水剂中的一种。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轻砂、轻骨料、水泥、沸石粉和减水剂同时下料,经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李建华单加健肖淑珍黄泽宁黄瑞京方月异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宏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