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粪蚊的人工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138 阅读:5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粪蚊的人工饲养方法,该方法将琼脂粉浸泡,放入微波炉加热煮沸至琼脂粉全部溶解,取出倒入已消毒的培养皿内,约占培养皿容积的1/3,冷却后放入平菇子实体,然后每皿接入一个黑粪蚊卵块,在一定的条件下饲养,形成实验种群。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方便,饲养成本低,可在室内继代饲养,能够获得大量生长发育一致的黑粪蚊实验种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害虫的饲养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食用菌产业是我国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它作为一种食物生产,具有许多其它农作物不可比拟的优点,如生物效率高,投资少,生产周期短,不占用有效耕地等。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发展食用菌产业对于振兴农村经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整体水平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正在从热量型向营养型转变。而食用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具有食疗价值,日益受到大众的青睐。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研究必将日益受到重视。 食用菌营养丰富,从菌丝到子实体缺乏保护,加之生产环境的小气候特点等,极易受到害虫的危害。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害虫危害也在逐年加重,在许多地方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发展的瓶颈。 黑粪蚊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湖北、四川和陕西等地。幼虫严重为害平菇、香菇、金针菇、黄背木耳等多种食用菌,被害菌丝衰退,菌袋发黑腐烂。幼菇受害后,菇体变小,产量降低。木耳耳片变小畸形,甚至发黑腐烂,致使食用菌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经济损失严重。 一般减产为10% 40%,个别栽培场减产可达80 95%,严重者甚至绝收。因此黑粪蚊已成为食用菌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目前,对于食用菌害虫的主要防治仍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但食用菌对许多杀虫剂极为敏感,药害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的筛选成为食用菌害虫化学防治中的重要一环。而要筛选评价有效药剂及研究该虫的农药毒理学,就必须获得大量生长发育一致的试虫进行室内试验。同时,对黑粪蚊生物学、生态学的深入研究也需要在室内饲养条件进行。因此,寻找简便易行的黑粪蚊人工饲养技术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黑粪蛟防治药剂筛选和农药毒理学研究中需要标准化试虫,以及深入开展黑粪蚊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粪蚊的室内大量人工饲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种黑粪蛟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琼脂粉用水浸泡,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加入适量的水,配制成2%琼脂液,加热煮沸至琼脂粉全部溶解,取出倒入培养皿内,琼脂液约占培养皿容积的1/3,冷却后备用; 其中,所述的培养皿用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进行表面清毒,或用含量为0.2%的次氯酸钠浸泡消毒12h ; 2)将新鲜的平菇子实体剪成3cn^的小块置于培养皿内,每皿接入一个黑粪蚊卵块(约含卵100粒),盖上皿盖,置于温度为25士rC,相对湿度75% ±10%,黑暗条件下的人工气候气候箱内饲养; 3)幼虫期每3天换一次饲料。幼虫发育至3龄时,以30头为单位分放于各个培养皿内,化蛹后将蛹拣出,更换培养皿,盖上皿盖并用封口膜封口 ;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后,按照上述步骤2)开始新的饲养周期。 本专利技术简单方便,饲养成本低,可在室内继代饲养,能够获得足够生长发育一致的黑粪蚊实验种群。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黑粪蚊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首先将琼脂粉用水浸泡3-5小时,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加入适量的水,配制成2%琼脂液,加热煮沸至琼脂粉全部溶解,取出倒入培养皿内,琼脂液约占培养皿容积的1/3,冷却后备用; 其中,培养皿用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进行表面清毒,或用含量为0.2%的次氯酸钠浸泡消毒12h ; 2、然后将新鲜的平菇子实体剪成3cn^左右的小段,置于培养皿内,每皿接入一粒黑粪蚊卵块(约含卵100粒),盖上皿盖,置于温度为25士rC,相对湿度75X ±10%,黑暗条件下的人工气候气候箱内饲养。 3、幼虫期每3天换一次饲料,单头饲养黑粪蚊直至成虫,每日检查1次,记载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存活情况;每个处理30粒(头),重复3次。幼虫化蛹后将蛹拣出,放入置有琼脂的新培养皿中,盖上皿盖并用封口膜封口 ;成虫羽化后,雌雄配对,让其交配产卵,观察记载产卵前期、产卵量、卵孵化率和成虫寿命等参数。分别于饲养的第1、3、6、9、12、15代详细记录以上各项指标。 4、饲养效果的鉴定通过室内继代饲养表明,黑粪蛟各世代间的生命参数差异很小(如下表所示),种群发育比较整齐,说明采用该人工饲养方法能够满足室内继代饲养的需要,以获得大量生长发育整齐一致的黑粪蚊实验种群试虫。 表继代饲养对黑粪蛟生命参数的影响<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 注同行数据后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 〉 0. 05)。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琼脂粉用水浸泡,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加入适量的水,配制成2%琼脂液,加热煮沸至琼脂粉全部溶解,取出倒入培养皿内,琼脂液占培养皿容积的1/3,冷却后备用;其中,所述的培养皿用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进行表面清毒,或用含量为0.2%的次氯酸钠浸泡消毒12h;2)将新鲜的平菇子实体剪成3cm2的小块置于培养皿内,每皿接入一个黑粪蚊卵块,盖上皿盖,置于温度为25±0.5℃,相对湿度75%±10%,黑暗条件下的人工气候箱内饲养;3)幼虫期每3天换一次饲料。幼虫发育至3龄时,以30头为单位分放于各个培养皿内,化蛹后将蛹拣出,更换新的加有凝固琼脂液的培养皿,盖上皿盖并用封口膜封口;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后,按照上述步骤2)开始新的饲养周期。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方法将琼脂粉浸泡,放入微波炉加热煮沸至琼脂粉全部溶解,取出倒入已消毒的培养皿内,约占培养皿容积的1/3,冷却后放入平菇子实体,然后每皿接入一个黑粪蚊卵块,在一定的条件下饲养,形成实验种群。本专利技术简单方便,饲养成本低,可在室内继代饲养,能够获得大量生长发育一致的黑粪蚊实验种群。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1773100SQ20101010744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专利技术者仵均祥, 孙涛, 张国辉 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粪蚊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琼脂粉用水浸泡,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加入适量的水,配制成2%琼脂液,加热煮沸至琼脂粉全部溶解,取出倒入培养皿内,琼脂液占培养皿容积的1/3,冷却后备用;其中,所述的培养皿用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进行表面清毒,或用含量为0.2%的次氯酸钠浸泡消毒12h;2)将新鲜的平菇子实体剪成3cm↑[2]的小块置于培养皿内,每皿接入一个黑粪蚊卵块,盖上皿盖,置于温度为25±0.5℃,相对湿度75%±10%,黑暗条件下的人工气候箱内饲养;3)幼虫期每3天换一次饲料。幼虫发育至3龄时,以30头为单位分放于各个培养皿内,化蛹后将蛹拣出,更换新的加有凝固琼脂液的培养皿,盖上皿盖并用封口膜封口;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后,按照上述步骤2)开始新的饲养周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仵均祥张国辉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