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内环流密闭式光催化还原CO2膜反应装置及还原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5099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环流密闭式光催化还原CO2膜反应装置及还原方法,包括供气系统、循环系统、检测系统、分离系统和反应系统,供气系统包括CO2气源以及减压阀;循环系统包括内设有气体压缩机的密封箱,密封箱的输出管道包括第一输出管道和回路管道;分离系统包括与反应系统连通的冷凝管;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及气相色谱仪;反应系统括中央设置管式光源的反应器主体,底部设有气体喷管,体顶部设置加料口,反应器主体外围是加热带,气体喷管与第一输出管道连通,上方为气体分布板;管式光源外围是石英管,石英管外围是光催化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应装置为内环流密闭体系,反应产物收集、取样、检测方便,气体不断循环使用,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资源环境
,尤其涉及一种内环流密闭式光催化反应装置及还 原co2的方法。
技术介绍
研究表明,C02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已经引发了许多气候问题。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化石能源的消耗日益增长,使得(A的排放量急剧增加,目前进行(A的减排利用 迫在眉睫。在众多处理(A的方法中,在水溶液中光催化还原(A被认为是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之一,已经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主要优点是一方面利用太阳能还原 C02可以避免化石资源还原C02时产生新的C02,另一方面采用H20作为还原剂,不会产生新的污染,并且来源丰富,廉价易得。但是,目前光催化还原C02还存在如下问题 1、目前广泛使用的1102光催化剂对光的利用率不高,仅吸收紫外光(A < 387nm),对可见光的利用率不高,如何拓展Ti02的光响应范围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 点; 2、光催化还原C02的反应器形式多样,根据Ti02在反应体系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 固定式和悬浮式,例如薄膜式和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固定式虽然可以很好解决光催化剂 的回收问题,但反应的比表面积大为减少,对光的利用率不高;与固定式相比较,悬浮式光 反应器虽然可以提高光催化效率,但光催化剂回收困难,回收成本高; 3、将Ti02进行改性和反应装置开发相结合,整体提高光催化还原C02反应系统效 率的研究较少,有待加强。 目前光催化反应装置已经报道很多,例如专利号为200520047134. 5的技术 专利公开的新型气体光催化反应器,专利号为01238388. 0的技术专利公开的治理废 水废气的光催化反应器以及专利号为200610113267. 7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利用磁 性光催化剂进行连续化污水处理的装置等,但是这些反应装置并不适合C02的光催化还原 反应,虽然也有光催化还原C02的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0710062204. 8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 开的三相超声光催化反应装置及其还原C02的方法,但其属于悬浮式反应体系,仍存在光催 化剂回收困难,回收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环流密闭式光催化还原C02膜反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还原C02膜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种内环流密闭式光催化还原COj莫反应装置,包括供气系统、循环系统、检测系 统、分离系统和反应系统,供气系統包括0)2气源以及安装于供气输出管道上的减压阀,供 气输出管道分别与循环系统和分离系统连通;循环系统包括密封箱,供气输出管道通入密封箱中;密封箱内设有气体压縮机,密封箱的输出管道包括通向反应系统的第一输出管道 和返回密封箱的回路管道;分离系统包括冷凝管,供气输出管道与冷凝管连通,冷凝管通过 连通管道与反应系统连通,连通管道伸入冷凝管中;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及气相色谱 仪,气相色谱仪安装于与冷凝管连通的检测管道上;反应系统括密闭的反应器主体,连通管 道与反应器主体连通,反应器主体中央设置管式光源,反应器主体底部设有气体喷管,气体 喷管与第一输出管道连通,气体喷管上方为气体分布板,反应器主体顶部设置加料口 ,反应 器主体外围是加热带;管式光源外围是石英管,石英管外围是光催化膜,光催化膜通过催化 膜支架安装于反应器主体中,加热带和光催化膜围成降液区,石英管和光催化膜围成升液 区。 —种用内环流密闭式光催化还原C02膜反应装置还原C02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按照以下重量份配置溶液0. 10mol/L的Na2S03和0. 10mol/L的NaOH溶液200mL 混合,将上述溶液加入反应器主体中; 打开减压阀及排气阀,同时打开加料口和气体压縮机,关闭卸料阀,将反应系统中 的空气尽量排除; 关闭减压阀及排气阀和进料口,气体从气体喷管进入反应器主体中;30min后打 开管式光源,关闭气源; 进行光催化还原C02反应,反应完成后关闭管式光源和气体压縮机,打开卸料阀, 收集样品; 对反应器主体进行清洗,必要时可以更换光催化膜,进行下一次还原反应。 由以上可见,本专利技术反应装置为内环流密闭体系,整个体系密闭不会发生气体泄漏,且光催化剂以膜形式负载于环形折叠玻璃上,光源置于反应器中央,反应产物收集、取样、检测方便,气体不断进行循环使用,不会污染环境。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光催化膜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l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其中实线箭头所示方向为反应中气体流 向,虚线箭头所示方向为反应前气体流向。本专利技术的内环流密闭式光催化还原COJ莫反应 装置主要由供气系统A、循环系统B、检测系统C、分离系统D和反应系统E组成,其核心是反 应系统E。其中 供气系统A包括(A钢瓶1以及减压阀2。供气系统A的供气输出管道100分别 与循环系统B和分离系统D连通,供气输出管道100分别通入密封箱5中和通向冷凝管19。 循环系统B包括密封箱5,密封箱5设有第一压力计3以及排气阀4,密封箱5内设有气体压縮机6,密封箱5的输出管道50包括第一输出管道501和回路管道502,其中, 第一输出管道501通向反应系统E,第一输出管道501上设有气体流量计8,第一输出管道 501末端设有防止反应液倒流的止逆阀9 ;回路管道502返回密封箱5,回路管道502上设 有旁路调节阀7,旁路调节阀7可以控制进入反应器主体12的C02流量。 检测系统C用于检测冷凝管19下端的收集液,其包括计算机系统及气相色谱仪 21,气相色谱仪21安装于与冷凝管19连通的检测管道190上。本专利技术中的检测系统C采 用如GC-14B等气相色谱仪21进行检测;冷凝管19中液体和气体可以使用气相色谱仪21 进行在线检测,检测的气体产物主要是H2,液体产物主要是CH3OH。 分离系统D包括冷凝管19、设于冷凝管19底部的取样口 20,冷凝管19通过连通 管道191与反应系统E连通。连通管道191通入冷凝管19中,且连通管道191上设有缓冲 槽17和第二压力计18。缓冲槽17可防止液体喷出反应器主体12污染冷凝管19中的产 物。冷凝管19下端的取样口 20可以进行离线检测;在反应过程中,连通管道191为气体进 口,气体离开冷凝管19后进入循环系统B,冷凝管中的产物也可以进行在线检测。 反应系统E包括反应器主体12,反应器主体12为密闭的内环流光催化膜反应器, 其底部为循环气进口,设有气体喷管ll,气体喷管11与第一输出管道501连通,气体喷管 11底部安装卸料阀10。反应器主体12顶部设置管式光源14和加料口 13,管式光源14可 为紫外光或者可见光,放进石英管中,光源置于反应器主体12中央;加料口 13可排气并进 行温度和pH测量。反应器主体12顶部设有密封夹15以及密封垫16。 参照图2a和图2b所示,从反应器主体12中央依次往外为分别灯管F8、石英管F7、 光催化膜F4、反应器外壁F2和加热带Fl,升液区F5由石英管F7和光催化膜F4围成,降液 区F3由反应器外壁F2和光催化膜F4围成。加热带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环流密闭式光催化还原CO↓[2]膜反应装置,包括供气系统(A)、循环系统(B)、检测系统(C)、分离系统(D)和反应系统(E),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系统(A)包括CO↓[2]气源(1)以及安装于供气输出管道(100)上的减压阀(2),所述供气输出管道(100)分别与循环系统(B)和分离系统(D)连通;所述循环系统(B)包括设有排气阀(4)的密封箱(5),所述供气输出管道(100)通入所述密封箱(5)中;密封箱(5)内设有气体压缩机(6),密封箱(5)的输出管道(50)包括通向反应系统(E)的第一输出管道(501)和返回密封箱(5)的回路管道(502);所述分离系统(D)包括冷凝管(19),所述供气输出管道(100)与冷凝管(19)连通,冷凝管(19)通过连通管道(191)与反应系统(E)连通,所述连通管道(191)伸入冷凝管(19)中;所述检测系统(C)包括计算机系统及气相色谱仪(21),气相色谱仪(21)安装于与冷凝管(19)连通的检测管道(190)上;所述反应系统(E)包括密闭的反应器主体(12),所述连通管道(191)与反应器主体(12)连通,反应器主体(12)中央设置管式光源(14),反应器主体(12)底部设有气体喷管(11),反应器主体(12)顶部设置加料口(13),反应器主体(12)外围是加热带(F1);所述加热带(F1)缠绕在反应器主体外壁(F2)上;所述气体喷管(11)与第一输出管道(501)连通,气体喷管(11)上方为气体分布板(F5),气体喷管(11)底部安装卸料阀(10);所述管式光源(14)外围是石英管(F7),所述石英管(F7)周围是光催化膜(F4),所述光催化膜(F4)通过催化膜支架(F9)安装于反应器主体(12)中,所述反应器外壁(F2)和光催化膜(F4)围成降液区(F3),所述石英管(F7)和光催化膜(F4)围成升液区(F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周樊君胡晓云孙涛何奇杨宇豪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