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七甲川花菁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七甲川花菁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植物生长在高盐环境下,受到高渗透势的影响称为盐胁迫。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离子伤害、渗透伤害与糖分积累造成反馈抑制等途径的影响,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荧光探针用于监测植物的盐胁迫具有重要意义。
[0004]常见的检测作物盐胁迫的方法多是基于破坏性取样研究,一般通过定量分析作物生理生化参数的变化,来反映作物本身对盐胁迫的响应,如作物光合过程对盐胁迫的响应、作物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作物叶片离子含量的变化等,以达到检测盐胁迫的目的。这些传统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作物本身对盐胁迫的响应,但其费时费力且需要破坏性取样,无法高效率的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七甲川花菁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七甲川花菁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5,6
‑
二氯
‑2‑
甲基苯并咪唑与2
‑
碘乙醇或碘辛烷溶解于乙腈中,在惰性气氛下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析出固体,过滤后重结晶获得中间体;S2、将步骤S1获得的中间体、碘仿和DBU溶解于乙腈中,惰性气氛、黑暗环境下反应,反应结束后经柱色谱法分离、重结晶获得所述基于七甲川花菁的化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5,6
‑
二氯
‑2‑
甲基苯并咪唑与2
‑
碘乙醇或碘辛烷的摩尔比为4.3
‑
4.4:6.5
‑
6.6,加热反应的温度为89
‑
91℃,时间为23
‑
25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中间体、碘仿和DBU的摩尔比为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男,李驰,刘志强,于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