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对棘胸蛙繁殖养殖技术,特别是一种棘胸蛙人工繁育及生态养殖技术。
技术介绍
棘胸蛙的生态习性及人工繁养殖技术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此作了一些 初步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繁养的关健技术上尚未取得突破,产卵量、孵化率、变 态率、成活率都比较低。现有技术主要缺点1、繁育亲本不是良种捕捉野生蛙经过一段时 间饲养后用来作繁殖亲本,或野生蛙繁育后代未经人工选育直接用来作亲本。2、冬季休眠 期管理和产卵环境差冬眠不喂食,自由产卵,产卵次数少,产卵量少。3、蛙池设计不科学 无统一规格,池内无倾斜度。4、繁育与养殖性能率低年产卵次数和年产卵粒数2 3次/400 500粒,卵化率85%,蝌钭变态率95%,幼蛙成活率95%。发展趋势是采取仿生态 养殖和种蛙繁养性能的提高以及饵料的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选种、配种、产卵、孵化、蝌蚪养护、幼蛙的饲养 (1)、种蛙的选择,在3-10月,选择个体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性成熟的成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 (2)、种蛙的培育,种蛙池建在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棘胸蛙生态养殖方法,包括选种、配种、产卵、孵化、蝌蚪养护、幼蛙的饲养,其特征在于:(1)、种蛙的选择,在3-10月,选择个体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性成熟的成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2)、种蛙的培育,种蛙池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面积2-3平方米,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石穴,并以水草隐蔽,池内水陆面积2∶1,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值6~8,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蛙20~30只,雌雄1∶1;(3)、配种和产卵,在4月份,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元,刘青林,易庆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三高绿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