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2470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及应用,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主木材加工;步骤1.1木材干燥与分解:将原木锯解成一定规格的板料,在干燥之前进行蒸煮及漂白,消除木材中的内含物,干燥到含水率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餐桌椅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家用餐桌椅是指家庭餐厅里面吃饭时需要的桌椅,市场上出售的餐桌,以原木色泽的为最多,分为实木和人造板两种,餐桌椅是一种餐饮用的器具,用材比较广泛,高度以720mm

760mm为标准,餐桌椅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坐卧、凭倚、餐食等功能的器具,通常由若干个零、部件按一定接合方式装配而成,面积有限的小家庭,可以让一张餐桌担任多种角色,如既可以当写字台,又可以当娱乐消遣的麻将台等,在没有独立餐厅的家庭里,首先要考虑的是餐桌能够满足家庭所有的成员,市场上多见的可折叠的餐桌比较适合选用,根据家居的整体风格来进行选择。居室如果是豪华型装修的,则餐桌应选择相应款式,如古典气派的欧式风格;如果居室风格强调简洁,则可考虑购买一款玻璃台面简洁大方的款式;现有的木质餐桌椅的生产过程一般是工厂的各种零散机器分批进行加工的,没有成体系的加工方法生产餐桌椅,往往会出现品控不严的问题,影响成品餐桌椅质量,导致用户使用餐桌椅存在安全风险,极易造成客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及应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木质餐桌椅的生产过程一般是每个工厂的木工师傅采用自身习得的木工技能进行餐桌椅加工,没有成体系的加工方法生产餐桌椅,往往会出现品控不严的问题,影响成品餐桌椅质量,导致用户使用餐桌椅存在安全风险,极易造成客诉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及应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及应用,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主木材加工;步骤1.1木材干燥与分解:将原木锯解成一定规格的板料,在干燥之前进行蒸煮及漂白,消除木材中的内含物,干燥到含水率10

15%;步骤1.2木材陈放:干燥后的木材堆垛在通风良好的干材仓库中陈放4

7天,消除干燥时所产生的内应力;步骤2.配料加工;步骤2.1选料:选用毛边板,选料不能有虫眼、腐朽、裂纹、死节,与主木材选择同一树种,在质地、颜色、纹理上要求相近;步骤2.2锯解:下料前要将弯曲的部件制成1:1的样模,用平行划线和交叉划线法,在板料上划线,在细木工带锯上锯解;步骤2.3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经验值为:方料厚度和宽度控制为3

5mm,后腿取3

5mm,方料长度为5

20mm,带桦头的取5mm;座板长和宽取15

20mm,余量计算公式为:Q =N(Wc

Wz)*K / 100式中:Q,表示干缩余量,N,表示毛料厚度或宽度,Wc,表示毛料初含水率,Wz,表示毛料最终含水率,K,表示含水率在0—30%范围内,每变化1%的干缩系数,有弦向与径向之分,单位是mm,含水率是%;步骤3.机械加工;步骤3.1座面加工:选用内应力小、材料利用率高的指接木拼板、集成材;方材在长度方向的胶接为对接、斜面接和指桦接,斜面长度L等于厚度T的10

15倍;步骤3.2铣削成型:边部铣削程序采用靠模铣床,座面铣削成型采用数控铣床在座板上铣削出凹形面;步骤3.3椅座砂光:采用数控座椅砂光机对椅座型面调整、压紧、砂光;步骤3.4椅座钻孔:采用数控椅座钻孔机对靠背及椅脚的桦孔钻孔;步骤3.5椅腿加工:采用数控开榫机对板材加工榫孔再铣削成型;步骤3.6椅帽加工:采用数控椅帽钻孔机万向节将椅帽板材调节为不同角度,于工作台安装靠模,数控调节进钻角度与进钻深度,数控气缸自动夹紧、自动进钻;步骤3.7靠背加工:板材划线后采用细木工带锯锯解,数控砂光机以砂代刨,数控镂铣机雕饰;步骤4.餐桌椅装配:分别装配前腿、后脚、靠背、椅帽,再进行总装,装配后涂饰。
[0005]优选地,所述板材接宽接长采用数控油压式拼板机,所述数控油压式拼板机包含第一数控主体、传送链、金属夹紧器、油缸机及高频加热装置。
[0006]优选地,所述数控油压式拼板机油缸压力为0.7

0.8MPa。
[0007]优选地,所述铣削成型采用仿型铣,所述仿型铣包含第二数控主体、刀臂、自动减速主体、圆盘自动变速主体及圆盘正反转装置。
[0008]优选地,所述数控椅座钻孔机的钻头为六孔钻,且六孔钻通过螺杆与数控椅座钻孔机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椅帽曲率半径大钻孔采用圆棒桦,所述椅帽曲率半径小钻孔采用圆桦。
[0010]优选地,所述榫头宽度比榫眼长度大0.5

1mm,所述硬材桦头宽度比桦眼大0.2

0.5mm,所述硬材桦头厚度比桦眼宽小0.1

0.2mm。
[0011]优选地,所述胶接采用PVAC胶,室温陈化29h,所述PVAC胶室内加热60

70℃,陈化1h。
[0012]优选地,所述涂饰为空气喷涂,所述空气喷涂空气压力为0.2

0.5MPa,所述涂料粘度为15

30s,所述喷嘴直径为0.2

0.35mm,所述喷房内有机溶剂蒸气含量300mg/m3以下,所述喷房内空气流动速度为1

2m/s,喷涂后实干6h。
[0013]优选地,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及应用,所述该生产方法所得的餐桌椅可应用在家具餐桌椅和餐饮餐桌椅以及校用餐桌椅中。
[0014]本专利技术中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完整的餐桌椅生产流程,提供了高效的餐桌椅生产方法,成体系的餐桌椅生产方法提高了餐桌椅生产效率,且降低品质问题,减少客
诉。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及应用的餐桌椅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及应用的餐桌椅的靠背加工流程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19]再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餐桌椅的数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主木材加工;步骤1.1木材干燥与分解:将原木锯解成一定规格的板料,在干燥之前进行蒸煮及漂白,消除木材中的内含物,干燥到含水率10

15%;步骤1.2木材陈放:干燥后的木材堆垛在通风良好的干材仓库中陈放4

7天,消除干燥时所产生的内应力;步骤2.配料加工;步骤2.1选料:选用毛边板,选料不能有虫眼、腐朽、裂纹、死节,与主木材选择同一树种,在质地、颜色、纹理上要求相近;步骤2.2锯解:下料前要将弯曲的部件制成1:1的样模,用平行划线和交叉划线法,在板料上划线,在细木工带锯上锯解;步骤2.3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经验值为:方料厚度和宽度控制为3

5mm,后腿取3

5mm,方料长度为5

20mm,带桦头的取5mm;座板长和宽取15

20mm,余量计算公式为:Q = N(Wc

Wz)*K / 100式中:Q,表示干缩余量,N,表示毛料厚度或宽度, Wc,表示毛料初含水率, Wz,表示毛料最终含水率, K,表示含水率在0—30%范围内,每变化1%的干缩系数,有弦向与径向之分,单位是mm,含水率是%;步骤3.机械加工;步骤3.1座面加工:选用内应力小、材料利用率高的指接木拼板、集成材;方材在长度方向的胶接为对接、斜面接和指桦接,斜面长度L等于厚度T的10

15倍;步骤3.2铣削成型:边部铣削程序采用靠模铣床,座面铣削成型采用数控铣床在座板上铣削出凹形面;步骤3.3椅座砂光:采用数控座椅砂光机对椅座型面调整、压紧、砂光;步骤3.4椅座钻孔:采用数控椅座钻孔机对靠背及椅脚的桦孔钻孔;步骤3.5椅腿加工:采用数控开榫机对板材加工榫孔再铣削成型;步骤3.6椅帽加工:采用数控椅帽钻孔机万向节将椅帽板材调节为不同角度,于工作台安装靠模,数控调节进钻角度与进钻深度,数控气缸自动夹紧、自动进钻;步骤3.7靠背加工:板材划线后采用细木工带锯锯解,数控砂光机以砂代刨,数控镂铣机雕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萍王芝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我乐家居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