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结构边坡防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60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结构边坡防护网,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护网技术领域,包括地基和防护网,地基的表面设置路基和土壤层,防护网与土壤层之间设置有砂石层,防护网的表面设置有加固层,加固层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开口,开口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种植网筐,定位管的端部依次穿过防护网和砂石层进入土壤层内,定位管包括管体和盖体,加固防松部件设置在管体内,具备了通过在定位管插入土壤后,通过加固防松部件的作用下对定位管进行横向加固,提高定位管在土壤层中的稳固性,增加对防护网的定位效果,保证防护质量,并通过在种植网筐内种植植物,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结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结构边坡防护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护网
,具体为一种多层结构边坡防护网。

技术介绍

[0002][0003]目前边坡表面需要覆盖防护网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在边坡上铺设防护网后再使用定位钉进行加固,但用于土质边坡时,由于土地较为松软,防护网铺设完毕并插入定位钉后,在外力拉扯和雨水的冲刷下,容易脱离边坡,导致防护网松动,难以进行有效的定位,降低了防护网的防护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结构边坡防护网,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结构边坡防护网,包括:
[0006]地基和防护网,所述地基的表面设置路基和土壤层,所述防护网与所述土壤层之间设置有砂石层,所述防护网的表面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种植网筐;
[0007]所述防护网包括圆网层、土工布层和褶皱网层;
[0008]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防护网和所述砂石层进入所述土壤层内,所述定位管包括管体和盖体,所述管体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头,所述盖体位于所述防护网上方;
[0009]加固防松部件,所述加固防松部件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用于防止所述定位管松动,所述加固防松部件至少设置两组。
[0010]可选的,所述加固防松部件包括:
[0011]驱动杆,所述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驱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架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盖体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驱动杆穿过的穿口;
[0012]扇形支撑板,所述管体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扇形支撑板穿过的通口,所述扇形支撑板的数量为四个,并且以环形阵列设置;
[0013]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四个所述扇形支撑板均通过支撑组件滑动连接在四个所述移动杆的表面;
[0014]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杆表面,用于带动四个所述移动杆同时沿所述滑槽移动。
[0015]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杆的表面,所述转盘的表面开设有用于移动杆穿过的弧形开口,所述移动杆通过所述弧形开口与所述转盘滑
动连接,所述移动杆和所述弧形开口的数量均为四个,并且均以环形阵列分布。
[0016]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杆的表面,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扇形支撑板的上表面和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管体的内壁且位于所述扇形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往复按压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扇形支撑板竖向往复移动,所述往复按压部件包括:
[0018]转杆,所述转杆定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管体的内壁,并且位于所述转盘与所述扇形支撑板之间,所述转杆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齿轮和凸轮,所述转盘的下表面设置有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0019]固定板和压杆,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管体的内壁,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压杆穿过的穿孔,所述压杆通过所述穿孔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压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板和压板;
[0020]弹簧二,所述弹簧二套设在所述压杆的表面,并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的下表面和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弹簧二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凸轮抵接。
[0021]可选的,所述扇形支撑板的外环面设置有切割部,所述扇形支撑板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水槽。
[0022]可选的,所述圆网层呈网状结构,并且若干条柔性钢丝绳编织而成,所述圆网层的网格之间填充有聚丙烯纤维。
[0023]可选的,所述地基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渠,所述地基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加固层的表面开设有排水槽。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一、本专利技术在防护网铺设完毕后并且定位管插入土壤层后,通过转动驱动杆,带动转盘转动,并通过弧形开口的作用带动四个移动杆同时沿滑槽移动,使得四个扇形支撑板同时向管体外部移动,对定位管的四周进行横向定位,防止定位管在外界的拉拽作用下直接脱离土壤,增强对防护网的定位效果,提高防护网的防护质量。
[0026]二、本专利技术在转盘转动过程中,通过齿圈和齿轮的啮合关系,带动转杆和凸轮转动,通过凸轮转动,带动压杆和压板往复移动,并通过弹簧一的作用,带动扇形支撑板竖向往复移动,对定位管四周的土壤进行挤压,使土壤之间的缝隙更小,提高土壤的紧实度,避免土壤较松导致定位管定位不牢固,提高了定位管的稳固性,从而增强防护网的防护质量。
[0027]三、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种植网筐范围内种植植物,通过植草或植树,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结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效果,并且设置防护网包括圆网层、土工布层和褶皱网层,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发展,提高植被扎根的牢固性,提高边坡防冲刷、防侵蚀的能力。
[0028]四、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扇形支撑板的外环面设置切割部,能对阻碍扇形支撑板移动的土块或植被进行切断,从而对扇形支撑板进行让位,能够减小扇形支撑板插入土壤内部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管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管结构的剖视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盘处结构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扇形支撑板处结构的示意图一;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结构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转杆处结构的示意图;
[0037]图9为本专利技术扇形支撑板处结构的示意图二;
[0038]图10为本专利技术防护网结构的示意图。
[0039]图中:1、地基;2、土壤层;3、路基;4、排水渠;5、进水孔;6、防护网;601、圆网层;602、土工布层;603、褶皱网层;7、砂石层;8、加固层;801、排水槽;9、种植网筐;10、定位管;11、盖体;12、驱动杆;13、管体;131、通口;14、转盘;141、齿圈;15、支撑架;16、移动杆;17、弧形开口;19、滑槽;21、扇形支撑板;211、水槽;22、切割部;23、限位板;24、弹簧一;25、转杆;26、凸轮;27、齿轮;28、固定板;29、压杆;291、驱动板;30、弹簧二;31、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实施例一:
[0042]请参阅图1、图2和图10,本实施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结构边坡防护网,包括:
[0043]地基1和防护网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结构边坡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定位管(10)和防护网(6),所述地基(1)的表面设置路基(3)和土壤层(2),所述防护网(6)与所述土壤层(2)之间设置有砂石层(7),所述防护网(6)的表面设置有加固层(8),所述加固层(8)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种植网筐(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边坡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6)包括圆网层(601)、土工布层(602)和褶皱网层(603);所述定位管(10)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防护网(6)和所述砂石层(7)进入所述土壤层(2)内,所述定位管(10)包括管体(13)和盖体(11),所述管体(13)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头,所述盖体(11)位于所述防护网(6)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结构边坡防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防松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加固防松部件设置在所述管体(13)内,用于防止所述定位管(10)松动,所述加固防松部件至少设置两组;所述加固防松部件包括:驱动杆(12),所述管体(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驱动杆(12)穿过的通孔,所述驱动杆(12)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架(15)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盖体(11)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驱动杆(12)穿过的穿口;扇形支撑板(21),所述管体(13)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扇形支撑板(21)穿过的通口(131),所述扇形支撑板(21)的数量为四个,并且以环形阵列设置;所述支撑架(15)的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四个滑槽(19),四个所述滑槽(19)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6),四个所述扇形支撑板(21)均通过支撑组件滑动连接在四个所述移动杆(16)的表面;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杆(12)表面,用于带动四个所述移动杆(16)同时沿所述滑槽(19)移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盘(14),所述转盘(14)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杆(12)的表面,所述转盘(14)的表面开设有用于移动杆(16)穿过的弧形开口(17),所述移动杆(16)通过所述弧形开口(17)与所述转盘(14)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16)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廉明石少卿王起帆汪敏何秋霖孙建虎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