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58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偏移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包括:S1,准备工作;S2,根据第一属性参数确定生态框基底结构类型以及基底施工;S3,确定生态框垂向数量以及根据该数量确定垫层施工的混凝土塌落度,并进行垫层施工;S4,根据第三属性参数确定生态框保护区域的边坡区域的坡长;S5,生态箱堆砌,单个生态箱安装完成时根据其位置对应回填碎石或黏土,且针对安装区域靠陆地侧进行回填黏土,其中,最底部生态箱安装完成时对边坡区域进行碎石回填;S6,对生态框顶部平面与水平面的角度进行检测,并对应进行压力调平;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实际施工场地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的生态框倾斜,避免了生态框结构强度差导致的安全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偏移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框是一种用于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的工具,通常由多层植物栽培模块组成。生态框用于生态修复和保护时,通常针对如河岸、山坡等地的生态修复和植被进行保护,但是由于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以及工程施工效果的影响,生态框可能存在大幅沉降以及框体倾斜的问题,从而引起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在生态框施工过程中提升生态框的稳定程度以避免由于生态框倾斜导致的安全问题发生,是当下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528541B公布了一种边坡生态防护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边坡上多个相互平行的框架纵梁;设置在相邻框架纵梁之间的框架横梁以形成框格;沿边坡的倾斜方向开设在边坡框格内的多个竖井;连接在相邻所述竖井之间的溢流管;以及设置在边坡底部的与溢流管相连接的排水渠,所述竖井靠近所述框格底部的边缘,所述边坡上开设有多个与竖井相连接的排水槽,所述竖井顶部安装有承载面开设有排水孔的滤水板,所述竖井上还设有用于对框格内植物进行喷淋的喷淋装置;由此可见,所述一种边坡生态防护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未考虑到由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环境因素对于生态防护框架安装以及后续使用过程的影响,易发生倾斜导致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实际施工场地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的生态框易发生倾斜,避免了生态框结构强度差导致的安全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包括:
[0006]步骤S1,针对生态框施工区域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围堰、测量放样以及基坑开挖;
[0007]步骤S2,进行施工区域第一属性参数检测,并根据第一属性参数确定生态框基底结构类型,并进行基底施工;
[0008]步骤S3,进行施工区域第二属性参数检测,并根据第二属性参数确定生态框垂向数量以及根据该数量确定是否调节垫层施工的混凝土塌落度,并进行垫层的混凝土施工,其中,调节后的塌落度超出塌落度允许范围时,根据调节后的塌落度对各相邻生态箱的水平缝隙宽度进行调节;
[0009]步骤S4,进行施工区域第三属性参数检测,并根据第三属性参数确定生态框保护区域的边坡区域的坡长;
[0010]步骤S5,生态箱堆砌,生态箱安装时各生态箱之间水平方向分缝设置,且相邻生态箱通过螺栓连接,将水平方向堆砌完成的生态箱结构记为生态框,其中,单个生态箱安装完成时根据其位置确定回填的填料类型,且针对安装区域靠陆地侧进行回填黏土,其中,最底部生态箱安装完成时对边坡区域进行碎石回填;
[0011]步骤S6,采用平整度检测装置对生态框顶部平面与水平面的角度进行检测,若角度处于非允许范围,则施工人员对该生态框进行压力调节,以使得生态框平整;
[0012]其中,所述第一属性参数根据基底施工区域不同深度的土壤含砂率计算得到,第二属性参数根据施工区域的相邻水域在监测周期内的水位高度有关,第三属性参数根据施工区域相邻水域的最大水流速度以及生态框安装区域靠陆地侧区域的土壤硬度计算得到。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针对施工区域中基底区域进行第一属性参数检测,并根据第一属性参数确定生态框基底的凸趾数量。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属性参数K的计算公式为:
[0015]K=[(Ma

Ma0)
×
α1]+[(Mb

Mb0)
×
α2]+[(Mc

Mc0)
×
α3][0016]其中,Ma为基底施工区域第一深度范围内检测到的土壤含砂率,Ma0为第一预设土壤含砂率,Mb为基底施工区域第二深度范围内检测到的土壤含砂率,Mb0为第二预设土壤含砂率,Mc为基底施工区域第三深度范围内检测到的土壤含砂率,Mc0为第三预设土壤含砂率,α1为第一权重系数,α2为第二权重系数,α3为第三权重系数,0<α3<α2<α1。
[0017]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针对施工区域的相邻水域进行第二属性检测并根据第二属性参数确定单个生态框的生态箱的数量;
[0018]其中,所述生态箱的最小数量为2个;
[0019]所述第二属性参数为施工区域的相邻水域在监测周期内最大水位高度。
[0020]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当单个生态框垂向生态箱的数量确定完成时,若生态箱的数量处于预设调节数量状态,则针对混凝土初始塌落度L0进行调节,调节后的塌落度记为L,L>L0;
[0021]所述生态箱的数量越大,塌落度的调节量越大;
[0022]设有塌落度允许范围,若调节后的塌落度L超出塌落度允许范围,根据L与初始塌落度的差值对混凝土浇筑量进行调节。
[0023]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当调节后的塌落度L超出塌落度允许范围时,计算调节后的塌落度与初始塌落度的差值

L,并根据

L对各相邻生态箱的水平缝隙宽度进行调节;
[0024]调节后的水平缝隙宽度小于初始缝隙宽度,所述

L与水平缝隙宽度的调节量为正相关关系,设有最小水平缝隙宽度;
[0025]其中,

L=L

L0。
[0026]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针对施工区域的相邻水域以及生态框安装区域靠陆地侧区域进行第三属性参数检测,根据第三属性参数S确定生态框保护区域的边坡区域的坡长;
[0027]所述边坡区域的坡长为边坡区域的边长长度关系比为1∶1。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属性参数根据相邻水域在监测周期内最大水流速度和生态框安装区域靠陆地侧区域的土壤硬度计算;
[0029]第三属性参数S的计算公式为:
[0030][0031]其中,V为相邻水域在监测周期内最大水流速度,V0为参考水流速度,U0为参考土
壤硬度,U为生态框安装区域靠陆地侧区域的土壤硬度,β1为第一边坡参考系数,β2为第二边坡参考系数,其中,0<β2<β1。
[0032]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混凝土施工包括:放出基础边线并设置控制线、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以及拆除模板。
[0033]进一步地,单个生态箱安装完成时,根据生态框位置确定回填的填料类型;
[0034]若该生态箱位置位于生态框的第一高度范围,则对应回填碎石;
[0035]若该生态箱位置位于生态框的第二高度范围,则对应回填黏土;
[0036]其中,所述第一高度范围内的数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高度范围内的数值;所述生态箱位置为生态箱顶部表面的位置。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根据施工区域的第一属性确定生态框基底结构类型,通过增加生态框基地着力面积以提高基地承载能力,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针对生态框施工区域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围堰、测量放样以及基坑开挖;步骤S2,进行施工区域第一属性参数检测,并根据第一属性参数确定生态框基底结构类型,并进行基底施工;步骤S3,进行施工区域第二属性参数检测,并根据第二属性参数确定生态框垂向数量以及根据该数量确定是否调节垫层施工的混凝土塌落度,并进行垫层的混凝土施工,其中,调节后的塌落度超出塌落度允许范围时,根据调节后的塌落度对各相邻生态箱的水平缝隙宽度进行调节;步骤S4,进行施工区域第三属性参数检测,并根据第三属性参数确定生态框保护区域的边坡区域的坡长;步骤S5,生态箱堆砌,生态箱安装时各生态箱之间水平方向分缝设置,且相邻生态箱通过螺栓连接,将水平方向堆砌完成的生态箱结构记为生态框,其中,单个生态箱安装完成时根据其位置确定回填的填料类型,且针对安装区域靠陆地侧进行回填黏土,其中,最底部生态箱安装完成时对边坡区域进行碎石回填;步骤S6,采用平整度检测装置对生态框顶部平面与水平面的角度进行检测,若角度处于非允许范围,则施工人员对该生态框进行压力调节,以使得生态框平整;其中,所述第一属性参数根据基底施工区域不同深度的土壤含砂率计算得到,第二属性参数根据施工区域的相邻水域在监测周期内的水位高度有关,第三属性参数根据施工区域相邻水域的最大水流速度以及生态框安装区域靠陆地侧区域的土壤硬度计算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针对施工区域中基底区域进行第一属性参数检测,并根据第一属性参数确定生态框基底的凸趾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属性参数K的计算公式为:K=[(Ma

Ma0)
×
α1]+[(Mb

Mb0)
×
α2]+[(Mc

Mc0)
×
α3]其中,Ma为基底施工区域第一深度范围内检测到的土壤含砂率,Ma0为第一预设土壤含砂率,Mb为基底施工区域第二深度范围内检测到的土壤含砂率,Mb0为第二预设土壤含砂率,Mc为基底施工区域第三深度范围内检测到的土壤含砂率,Mc0为第三预设土壤含砂率,α1为第一权重系数,α2为第二权重系数,α3为第三权重系数,0<α3<α2<α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针对施工区域的相邻水域进行第二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杨俊峰黄亮何信海詹细松洪学君吴华艺赵晓东蔡丛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