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4512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包括主动轴组件,其包括输入轴、第一传动轴、第一衔铁、隔磁套以及衔铁固定板;输入轴的前端与发动机的飞轮固定连接,输入轴包括外花键;第一传动轴通过内花键与输入轴的外花键可滑动地连接,第一传动轴的后端面设置有啮合装置;第一衔铁套设在第一传动轴前端的外圆上;隔磁套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与第一衔铁之间;衔铁固定板通过紧固螺钉将第一传动轴、第一衔铁以及隔磁套固定连接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在电机壳体材料为铸铁时,采用在外磁轭和电机壳体之间增加隔磁套筒,以克服零部件容易被磁化的问题。服零部件容易被磁化的问题。服零部件容易被磁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关于一种集成化设计、同等扭矩时小体积的电磁离合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磁离合器独立设计时,需要考虑其主动和从动部分的固定、散热、封装等问题。
[0003]常见的有主动及从动部分使用法兰进行固定时,则在分离装置/分离弹簧沿轴中心以一定半径在圆周方向上进行布置,这样设计所需分离弹簧数量较多,主动和从动对应零件上需加工相同数量的孔,加工工艺相对比较复杂。
[0004]现有技术产生电磁吸力常用形式:
[0005]1:内部铁芯和外部线圈,外部线圈需要紧固而不能做的很大,从而设计成以一定半径在圆周方向布置,装配工序多耗时长、绕线连接复杂;
[0006]2:线圈在内磁极上绕制,外磁极进行封装和作为分离弹簧安装槽,造成内外磁极部分体积大。
[0007]在电磁线圈磁场中,零部件容易被磁化,在CN105782276A一种定向定位牙嵌式电磁离合器装置中将从动部分的挡板齿环采用不锈钢材料、主动部分的联接板采用铜材料,对于此类零件尺寸较大对应的零部件成本较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9]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在电机壳体材料为铸铁时,其采用在外磁轭和电机壳体之间增加隔磁套筒,以克服零部件容易被磁化的问题。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包括主动轴组件,其包括输入轴、第一传动轴、第一衔铁、隔磁套以及衔铁固定板;输入轴的前端与发动机的飞轮固定连接,输入轴包括外花键;第一传动轴通过内花键与输入轴的外花键可滑动地连接,第一传动轴的后端面设置有啮合装置;第一衔铁套设在第一传动轴前端的外圆上;隔磁套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与第一衔铁之间;衔铁固定板通过紧固螺钉将第一传动轴、第一衔铁以及隔磁套固定连接为一体。
[00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还包括磁轭组件,其固定嵌设在电机壳体的前端,且与输入轴、第一传动轴以及电机轴同轴设置。
[001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磁轭组件包括外磁轭以及电磁线圈;外磁轭固定嵌设在电机壳体的前端;电磁线圈与外磁轭同轴地设置在外磁轭内。
[001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电磁线圈通电时,磁轭组件能吸附第一衔铁带动第一传动轴沿着输入轴的外花键向后滑动,以使第一传动轴后端面的啮合装置与电机轴前端的啮合装置啮合完成能量传递。
[001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磁轭组件与第一衔铁吸附以及第一传动轴后端面的啮合装置与电机轴前端的啮合装置啮合时,第一衔铁的后端面与磁轭组件的前端面之间存在缝隙。
[001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主动轴组件还包括分离弹簧,其套设在输入轴的后端,且位于第一传动轴的后端面和输入轴后端的阻挡装置之间。
[001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电磁线圈断电时,分离弹簧推动第一传动轴沿着输入轴的外花键向前滑动,以使第一传动轴后端面的啮合装置与电机轴前端的啮合装置分离。
[001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还包括连接轴、输入轴前端轴承以及输入轴后端轴承;输入轴通过连接轴与飞轮同轴固定连接;输入轴前端轴承设置在飞轮后端面的中心轴承孔内,输入轴的前端设置在输入轴前端轴承上;输入轴后端轴承设置在电机轴前端面的中心轴承孔内,输入轴的后端设置在输入轴后端轴承上。
[001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还包括电机前轴承、壳体后盖以及电机后轴承;电机前轴承设置在电机壳体前端的中心轴承孔内,电机轴的前端设置在电机前轴承上;壳体后盖固定盖设在电机壳体的后端;电机后轴承设置在壳体后盖的中心轴承孔内,电机轴的后端设置在电机后轴承上。
[00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另一种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包括主动轴组件,其包括输入轴、第一传动轴、第一衔铁、隔磁桥结构以及衔铁固定板;输入轴的前端与发动机的飞轮固定连接,输入轴包括外花键;第一传动轴通过内花键与输入轴的外花键可滑动地连接,第一传动轴的后端面设置有啮合装置;第一衔铁套设在第一传动轴前端的外圆上;隔磁桥结构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与第一衔铁之间;衔铁固定板通过紧固螺钉将第一传动轴、第一衔铁以及隔磁套固定连接为一体。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电机壳体材料为铸铁时,其采用在外磁轭和电机壳体之间增加隔磁套筒或者隔磁桥结构,能够实现克服零部件容易被磁化的问题;采用集成设计在发动机和电机之间,在飞轮壳腔和电机腔内取消了外部封装,极大的简化了结构和减少了零件数量;外磁轭向外延展法兰,一是可以用于使用螺栓固定在电机壳体上,二是可以加大电磁线圈通电时形成电磁铁的有效作用面积提升磁吸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离合器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主动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主动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隔磁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磁轭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飞轮,2

连接轴,3

主动轴组件,301

第一衔铁,302

衔铁固定板,303

输入轴,
304

紧固螺钉,305

隔磁套,306

分离弹簧,307

第一传动轴,308

阻挡装置,3011

第一衔铁,30111

隔磁桥结构,3012

第一传动轴,4

输入轴前端轴承,5

磁轭组件,501

外磁轭,502

电磁线圈,6

电机前轴承,7

电机轴,8

电机后轴承,9

后轴承端盖,10

电机壳体,11

壳体后盖,12

输入轴后端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0]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轴组件,其包括:输入轴,其前端与发动机的飞轮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包括外花键;第一传动轴,其通过内花键与所述输入轴的外花键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后端面设置有啮合装置;第一衔铁,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前端的外圆上;隔磁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衔铁之间;以及衔铁固定板,其通过紧固螺钉将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衔铁以及所述隔磁套固定连接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轭组件,其固定嵌设在电机壳体的前端,且与所述输入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以及电机轴同轴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组件包括:外磁轭,其固定嵌设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前端;以及电磁线圈,其与所述外磁轭同轴地设置在所述外磁轭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磁轭组件能吸附所述第一衔铁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沿着所述输入轴的外花键向后滑动,以使所述第一传动轴后端面的啮合装置与所述电机轴前端的啮合装置啮合完成能量传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组件与所述第一衔铁吸附以及所述第一传动轴后端面的啮合装置与所述电机轴前端的啮合装置啮合时,所述第一衔铁的后端面与所述磁轭组件的前端面之间存在缝隙。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系统的电磁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组件还包括分离弹簧,其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后端,且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正松欧阳石坤曾敏张松陈涛唐昌滔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