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活性物质、二次电池以及人造石墨粒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00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负极膨胀的负极活性物质。这里公开的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具有多个内部空隙的人造石墨粒子。所述人造石墨粒子的空隙率为0.7~15%。对任选的10个以上的所述人造石墨粒子的截面电子显微镜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将具有1000nm2以上截面面积的内部空隙进行圆形近似,对各个粒子求出任选的20个以上所述内部空隙的圆形度时,所述内部空隙的圆形度的平均值为0.1~0.6。圆形度的平均值为0.1~0.6。圆形度的平均值为0.1~0.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活性物质、二次电池以及人造石墨粒子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人造石墨粒子的负极活性物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该负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人造石墨粒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适用于个人电脑、移动终端等的便携式电源、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的车辆驱动用电源等。
[0003]在二次电池、尤其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中使用能够吸留和释放作为电荷载体的离子的活性物质。由于活性物质随着该离子的吸留和释放而产生膨胀和收缩,因此在二次电池充放电时电极的体积发生变化。在二次电池中抑制这种电极的体积变化成为了多年来的课题。关于这个课题,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使石墨层在一定程度上垂直于负极集电体取向,从而抑制负极厚度方向的膨胀。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特許文献1】日本专利第6625336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然而,由于上述现有技术并不是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具有多个内部空隙的人造石墨粒子,所述人造石墨粒子的空隙率为0.7~15%,在对任选的10个以上的所述人造石墨粒子的截面电子显微镜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将具有1000nm2以上截面面积的内部空隙进行圆形近似,对各个粒子求出任选的20个以上的所述内部空隙的圆形度时,所述内部空隙的圆形度的平均值为0.1~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人造石墨粒子的空隙率为8~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内部空隙的圆形度的平均值为0.3~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通过拉曼光谱法求出的所述人造石墨粒子的G带的峰强度(I
G
)与D带的峰强度(I
D
)之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下宗平
申请(专利权)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