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91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属于施工警示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设在底座上,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有固定背板,所述固定框的侧面设有磁铁,所述固定框的侧面设有支撑组件。该施工用警示装置,通过设置磁铁和铁块,取出固定背板上的标语更换新的标语,更换完成后,通过把手向上旋转活动框,活动框向上旋转与固定框贴合,同时带动铁块与磁铁贴合,磁铁利用磁力将铁块固定,实现了固定框与活动框的关闭,解决了传统装置不能根据使用场景灵活更换标语的问题,增加了装置的通用性,同时节省了大量制作警示装置的成本。了大量制作警示装置的成本。了大量制作警示装置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施工警示装置
,具体为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在施工现场有大量的安全警示标牌和标语,在一些危险作业和高空作业的范围内,更有必要树立安全警示牌来提醒过往的工人和车辆注意,但是,传统的安全警示装置的标语同时都是直接粘贴在标牌上,标语不能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灵活的更换,导致需要制作大量不同的警示装置才能适应不同的场景,大大增加了警示设备成本的投入,同时警示设备为了方便移动和搬运,其重量都较轻,这样导致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风吹倒,失去警示作用,因此需要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解决了传统警示装置根据使用场景更换标语,同时容易被风吹倒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设在底座上,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有固定背板,所述固定框的侧面设有磁铁,所述固定框的侧面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侧面设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通过合页与固定框连接,所述活动框的侧面设有铁块,所述铁块的位置与磁铁相对应,所述活动框的侧面对应固定背板的位置设有透明板,所述活动框上设有把手。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配重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在底座上,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箱上远离进水口的位置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拉杆。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拉杆上设有拉环,所述拉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水箱内,所述水箱内对应拉杆的位置设有泄水口。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泄水口内设有堵头,所述堵头设在拉杆下,所述堵头上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在支撑板下。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设在固定框的侧面,所述第一销轴的侧面铰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销轴。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销轴的侧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二销轴的一端铰接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设在活动框的侧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在固定框的侧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该施工用警示装置,通过设置磁铁和铁块,当需要更换标语时,通过把手向下旋转活动框,活动框以合页为中心向下旋转打开,取出固定背板上的标语更换新的标语,更换完成后,通过把手向上旋转活动框,活动框向上旋转与固定框贴合,同时带动铁块与磁铁贴合,磁铁利用磁力将铁块固定,实现了固定框与活动框的关闭,解决了传统装置不能根据使用场景灵活更换标语的问题,增加了装置的通用性,同时节省了大量制作警示装置的成本。
[0013]2、该施工用警示装置,通过设置第二销轴和第二弹簧,第二销轴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使得活动框在运动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通过第二销轴保持连接,并且利用利用第二弹簧的弹力对活动框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活动框随意运动,实现活动框的稳定开合。
[0014]3、该施工用警示装置,通过设置水箱和堵头,当装置放置完成后,通过进水口向水箱内注水,水箱内储满水后使得装置可以更稳定的放置,装置使用完成后,通过拉环向上拉动拉杆,拉杆带动堵头向上运动,堵头与泄水口分离,水箱内的水通过泄水口排出,水流排放完成后,松开拉环,第一弹簧利用自身的弹力带动堵头复位,堵头将泄水口封闭,实现了装置在使用时增加重量,以保证其不会被风吹倒,在使用完成后可以快速卸除重量,以方便其移动和收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固定背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配重组件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支撑组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配重组件;201、水箱;202、拉环;203、滑套;204、拉杆;205、支撑板;206、堵头;207、泄水口;208、第一弹簧;209、进水口;3、固定框;4、立柱;5、活动框;6、透明板;7、把手;8、支撑组件;801、第一销轴;802、第一支撑杆;803、第二支撑杆;804、第三销轴;805、第二销轴;806、第二弹簧;807、连接块;9、磁铁;10、铁块;11、固定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立柱4,立柱4的侧面设有配重组件2,配重组件2包括水箱201,水箱201设在底座1上,水箱201上设有进水口209,水箱201上远离进水口209的位置设有滑套203,滑套203内滑动连接有拉杆204,拉杆204上设有拉环202,拉杆204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05,支撑板205设在水箱201内,水箱201内对应拉杆204的位置设有泄水口207,泄水口207内设有堵头206,堵头206设在拉杆204下,堵头206上设有第一弹簧208,第一弹簧208的另一端设在支撑板205下,通过设置堵头206和第一弹簧208,堵头206对泄水口207起到密封作用,当堵头206与泄水口207贴合时,可以将泄水口207密封,防止水箱201内的水流出,当堵头206与
泄水口207分离时,泄水口207打开,水箱201内的水通过泄水口207排出,第一弹簧208对堵头206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堵头206可以持续稳定的贴合在泄水口207的侧面,起到密封水箱201的目的,同时在堵头206失去向上的拉力后,带动堵头206快速复位;
[0022]配重组件2设在底座1上,立柱4的侧面设有固定框3,固定框3内设有固定背板11,固定框3的侧面设有磁铁9,固定框3的侧面设有支撑组件8,支撑组件8包括第一销轴801,第一销轴801设在固定框3的侧面,第一销轴801的侧面铰接有第一支撑杆802,第一支撑杆802远离第一销轴80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销轴805,第二销轴805的侧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杆803,第二支撑杆803远离第二销轴805的一端铰接有第三销轴804,第三销轴804设在活动框5的侧面,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立柱(4),所述立柱(4)的侧面设有配重组件(2),所述配重组件(2)设在底座(1)上,所述立柱(4)的侧面设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内设有固定背板(11),所述固定框(3)的侧面设有磁铁(9),所述固定框(3)的侧面设有支撑组件(8),所述支撑组件(8)的侧面设有活动框(5),所述活动框(5)通过合页与固定框(3)连接,所述活动框(5)的侧面设有铁块(10),所述铁块(10)的位置与磁铁(9)相对应,所述活动框(5)的侧面对应固定背板(11)的位置设有透明板(6),所述活动框(5)上设有把手(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2)包括水箱(201),所述水箱(201)设在底座(1)上,所述水箱(201)上设有进水口(209),所述水箱(201)上远离进水口(209)的位置设有滑套(203),所述滑套(203)内滑动连接有拉杆(2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用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04)上设有拉环(202),所述拉杆(204)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05),所述支撑板(205)设在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李英赵璐蔡虎
申请(专利权)人:华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