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丸机吹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抛丸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对抛丸后工件表面的丸料进行清丸的抛丸机吹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型工件表面经过抛丸后一般会积聚部分丸料,工件表面宽度越大,积聚的丸料越多,这部分丸料需要收集后重新利用,清丸装置就是用于清理工件表面积聚的丸料,保证工件表面洁净无残留,这样工件表面才能进行下一步工艺处理。
[0003]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清丸装置采用接触式清丸,即用尼龙刮板或毛刷直接接触工件表面清理丸料,这种接触式清丸一般结构复杂,制作困难,最主要的是如果工件表面平整度较差,有的地方刮板或毛刷就无法接触到,从而导致工件表面会残留丸料,同时刮板或毛刷在使用过程中易磨损,需要定期更换,维护成本较高。此种结构只适合长度较短的工件,这种结构丸料在工件尾端才能掉落,对于较长工件表面的清理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接触式、高效的抛丸机吹丸装置。
[0005]抛丸机吹丸装置,包括置于抛丸机一侧的高压风机,在高压风机的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抛丸机吹丸装置,包括置于抛丸机一侧的高压风机,在高压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装配有连接管,以及横跨于抛丸机出料平台上方的吹丸风箱,连接管连通高压风机与吹丸风箱,其特征在于,其中,吹丸风箱由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一风箱、第二风箱构成,第一风箱、第二风箱为直型且内部形成配风腔室,第一风箱的一端部与连接管形成连通,另一端部与第二风箱的一端形成连通,第二风箱的另一端为封闭端;第一风箱与第二风箱形成115
°‑
125
°
夹角布置;第一风箱与第二风箱之间的连通处处于抛丸出料平台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第一风箱的下方固定装配有第一吹丸器,第一吹丸器从第一风箱下方的一端延伸到第一风箱的另一端,第一吹丸器上具有第一吹风口,第一吹风口与第一风箱内部的配风腔室形成连通;在第二风箱的下方固定装配有第二吹丸器,第二吹丸器从第二风箱下方的一端延伸到第二风箱的另一端,第二吹丸器上具有第二吹风口,第二吹风口与第二风箱内部的配风腔室形成连通;第一吹风口、第二吹风口朝向抛丸机出料平台方向布置,第一吹风口、第二出风口内固定装配有出风嘴,出风嘴内等间隔排布有高压通道,该高压通道由锥形的增压通道和与增压通道形成连通的出风通道构成,出风通道斜向下与抛丸机出料平台形成40
°‑
50
°
的夹角布置;第一吹风口的出风通道与第二吹风口的出风通道朝向抛丸机出料平台的外侧出风;在第一风箱、第二风箱上固定设置有对丸料从第一风箱、第二风箱上方通过形成阻挡的挡料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吹丸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包括锥形段、软管段、带法兰管段,锥形段口径大的一端与高压风机的出风口连通,锥形段口径小的一端与软管段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俊平,韩宇,戴国敏,熊晗,陈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好迪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