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转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52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转换设备,包括动作机构以及沿着同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基座、排气座、喷气座和输入机构;基座内设置有气源腔和信号输出的输出腔,气源腔和输出腔之间通过固定座分隔,固定座上开设有进气通道;排气座内设置有排气腔,排气腔与输出腔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部件,第一气动部件上设置有排气件,排气件上开设有排气通道;喷气座内设置有喷气腔,喷气腔与排气腔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部件,喷气座上朝向输入机构安装有喷气嘴,喷气嘴与输入机构的输出之间设置有喷气间隙;且喷气腔与气源腔之间设置有背压通道;动作机构从气源腔穿过进气通道后与排气通道在排气腔内的开口抵靠,动作机构用于随着气压变化开启或关闭进气通道、排气通道。排气通道。排气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转换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信号转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转换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阀门定位器是调节阀装置的重要控制附件,通常与薄膜式气动执行器配套使用,通过控制薄膜式气动执行器腔室的压力去控制调节阀的动作。智能阀门定位器接受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信号,然后通过内部的电气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压力信号,之后再通过信号放大机构将压力信号放大,输出更大流量和更大压力的信号去控制气动执行器,从而控制调节阀动作。
[0003]现有智能阀门定位器中电气转换机构都是根据电磁原理实现电信号到气信号的转换过程,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吸引金属薄片使其变形,改变喷气间隙,从而改变排气通道的排气阻力,实现输出气压的变化。但在受到剧烈振动时,金属薄片产生会不稳定的振动,影响背压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转换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气转换设备,包括动作机构以及沿着同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基座、排气座、喷气座和输入机构;
[0006]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气源腔和信号输出的输出腔,所述气源腔和所述输出腔之间通过固定座分隔,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进气通道;
[0007]所述排气座内设置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与所述输出腔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部件,所述第一气动部件上设置有排气件,所述排气件上开设有用于输出腔与排气腔连通的排气通道;
[0008]所述喷气座内设置有喷气腔,所述喷气腔与所述排气腔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排气件动作的第二气动部件,所述喷气座上朝向所述输入机构安装有喷气嘴,所述喷气嘴与所述输入机构的输出之间设置有喷气间隙;且所述喷气腔与所述气源腔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腔室连通的背压通道;
[0009]所述动作机构从所述气源腔穿过所述进气通道后与所述排气通道在所述排气腔内的开口抵靠,所述动作机构用于随着气压变化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气通道、排气通道。
[0010]可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气源腔的进气口和输出腔的输出口,所述排气座上设置有排气腔的排气口。
[0011]可选地,所述动作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气源腔内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弹性部件为所述活动杆提供向着输入机构方向动作的弹性作用力,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进气通道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气源腔内,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气源腔的一端伸入所述排气通道内并能封堵所述排气通道。
[0012]可选地,所述动作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气源腔内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弹性部件为所述活动杆提供向着输入机构方向动作的弹性作用力,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进气通道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气源腔内,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气源腔的一端伸入所述排气通道内并能封堵所述排气通道。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气动部件为第一隔膜,所述第二气动部件为第二隔膜,所述第一隔膜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排气座之间,所述第二隔膜设置在所述排气座与所述喷气座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背压通道沿着所述基座、第一隔膜、排气座、第二隔膜和喷气座方向依次开设,以连通所述气源腔和所述喷气腔。
[0015]可选地,所述排气件远离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动部件接触。
[0016]可选地,所述基座内壁上凸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固定座安装位置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背压通道的开口开设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弹性部件之间。
[0017]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限位部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输出口连通。
[0018]可选地,所述排气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排气腔内,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气动部件抵靠,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气动部件后用于与所述活动杆接触。
[0019]可选地,所述输入机构包括用于随着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动作的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在所述直线电机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喷气嘴,使所述喷气嘴与所述活动块之间的喷气间隙改变。
[0020]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电气转换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在方案中,气体进入到气源腔内后,活动杆在弹性部件和气压的双重作用下抵靠固定座使进气通道关闭。气源腔内的部分气体经过背压通道进入到喷气腔内,喷气腔内的部分气体经喷气嘴喷出,在输入机构输出的阻挡下形成排气阻力,从而在喷气腔中形成背压P1。
[0022]喷气腔内的背压P1作用于第二气动部件,形成推力F1,推动排气件向着气源腔方向移动,此时,排气件带动活动杆向着气源腔内移动,排气通道关闭,并打开通气通道。
[0023]气源腔中的气体从进气通道进入到输出腔中形成压力信号P2,压力信号P2作用于第一气动部件,形成推力F2。随着输出腔内气体的不断增加,压力信号P2增加,使得推力F2增加。当推力F2=F1时,排气件和活动杆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关闭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此时输出腔中压力信号P2从输出口输出,形成输出压力信号。此时,P2=mP1,其中,m为比例系数。
[0024]当喷气腔中背压P1减小,推力F2大于推力F1时,就会使排气件向着喷气腔方向移动,从而打开排气通道。此时输出腔中的气体经排气通道排出至排气腔,并由排气口排出,输出腔内的压力P2就会下降。当压力P2降低使得F2=F1,排气件和活动杆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关闭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此时输出口输出压力P2=mP1。
[0025]本申请中电气转换的原理与现有技术并不相同,且本申请中没有设置电磁线圈、金属薄片等,也就避免了金属薄片振动产生的不稳定性,有效的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气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

A处的放大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杆和排气件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基座1、排气座2、喷气座3、喷气嘴301、直线电机4、活动块401、进气口5、输出口6、排气口7、气源腔8、输出腔9、排气腔10、喷气腔11、喷气间隙12、固定座13、进气通道1301、第二限位部1302、连通孔1303、第一限位部1304、第一隔膜14、第二隔膜15、弹簧16、活动杆17、阻挡部1701、排气件18、排气通道1801、第一连接部1802、第二连接部1803、出气口1804、节流件19、背压通道20。
[003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动作机构以及沿着同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基座、排气座、喷气座和输入机构;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气源腔和信号输出的输出腔,所述气源腔和所述输出腔之间通过固定座分隔,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排气座内设置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与所述输出腔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部件,所述第一气动部件上设置有排气件,所述排气件上开设有用于输出腔与排气腔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喷气座内设置有喷气腔,所述喷气腔与所述排气腔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排气件动作的第二气动部件,所述喷气座上朝向所述输入机构安装有喷气嘴,所述喷气嘴与所述输入机构的输出之间设置有喷气间隙;且所述喷气腔与所述气源腔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腔室连通的背压通道;所述动作机构从所述气源腔穿过所述进气通道后与所述排气通道在所述排气腔内的开口抵靠,所述动作机构用于随着气压变化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气通道、排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气源腔的进气口和输出腔的输出口,所述排气座上设置有排气腔的排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气源腔内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弹性部件为所述活动杆提供向着输入机构方向动作的弹性作用力,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进气通道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气源腔内,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气源腔的一端伸入所述排气通道内并能封堵所述排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启斌张健张云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