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51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连墙支撑模板,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该地连墙支撑模板通过第一气缸、支撑架和第一固定组件等的设置,以此达到延长支撑模板高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包括有支撑模板本体、第一伸缩板、安装座和第一气缸,支撑模板本体内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一伸缩板,安装座前后两侧均嵌入式设置有第一气缸。通过控制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伸长,使第一固定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一伸缩板向上移动延长支撑模板本体的高度,从而达到根据沟槽的深度延长支撑模板本体高度的效果,便于对不同深度的沟槽进行地连墙浇筑。同深度的沟槽进行地连墙浇筑。同深度的沟槽进行地连墙浇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连墙支撑模板,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地连墙是用专用设备沿着深基础或地下构筑周边采用泥浆护壁开挖出一条具有一定宽度与深度的沟槽,在槽内设置钢筋笼,采用导管法在泥浆中浇筑混凝土,筑成一单元墙段,依次顺序施工,以某种接头方法连接成的一道连续的地下钢筋混凝土墙,在将混凝土浇灌在沟槽两侧之前,需要将支撑模板放置在沟槽内,以便于对后期浇灌的混凝土进行支撑使其成型成地连墙。
[0003]在沟槽内浇筑地连墙时,一般是由工作人员事先将两块支撑模板放置在沟槽内部两侧的合适位置,再使用多根钢筋将两块支撑模板连接在一起,提高两块支撑模板的稳固性,最后由工作人员将混凝土浇灌在沟槽两侧,使支撑模板支撑混凝土使其成型成地连墙,以此完成地连墙的浇筑作业,但是在将支撑模板放置在沟槽内时,无法根据沟槽的深度延长支撑模板的高度,从而不便于对不同深度的沟槽进行地连墙浇筑。
[0004]因此,特别需要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该地连墙支撑模板通过第一气缸、支撑架和第一固定组件等的设置,以此达到延长支撑模板高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在将支撑模板放置在沟槽内时,无法根据沟槽的深度延长支撑模板的高度,从而不便于对不同深度的沟槽进行地连墙浇筑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该地连墙支撑模板通过第一气缸、支撑架和第一固定组件等的设置,以此达到延长支撑模板高度的目的。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包括有支撑模板本体、第一伸缩板、安装座、第一气缸、支撑架、第一固定组件、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组件、第一固定板、第二伸缩套筒、支撑板、第二固定板、第二伸缩板和第三固定组件,支撑模板本体内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一伸缩板,安装座前后两侧均嵌入式设置有第一气缸,两个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之间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内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置有第一伸缩套筒,第一伸缩套筒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第一伸缩套筒内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与第一伸缩板连接,第一伸缩套筒和第一固定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左侧的第一伸缩板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均匀间隔固接有第二伸缩套筒,所有第二伸缩套筒之间固接有支撑板,左侧的第一伸缩板上安装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均匀间隔固接有第二伸缩板,第二伸缩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组件。
[0007]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安装架、第二气缸和连接板,支撑板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内部嵌入式设置有第二气缸,两个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均固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
[0008]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二固定杆和螺纹杆,支撑模板本体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内部均匀间隔螺纹式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模板本体进行固定的螺纹杆。
[0009]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防护板,两个第一伸缩板顶部之间固接有用于遮挡的防护板。
[001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螺纹钉,安装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用于对安装座进行固定的螺纹钉。
[0011]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防护壳,安装座前后两侧均固接有用于防护的防护壳,第一气缸位于防护壳内部,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贯穿防护壳。
[0012]采用了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优点是:
[0013]1、通过控制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伸长,使第一固定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一伸缩板向上移动延长支撑模板本体的高度,从而达到根据沟槽的深度延长支撑模板本体高度的效果,便于对不同深度的沟槽进行地连墙浇筑。
[0014]2、通过控制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伸长,进而带动连接板向外移动推动支撑模板本体向外移动,从而代替工作人员手动向外移动支撑模板本体。
[0015]3、通过向下转动螺纹杆至合适位置,将其插入地面更深处,增大支撑模板本体与地面之间的压力,提高支撑模板本体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支撑模板本体、安装座和防护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一气缸、支撑架和第一伸缩套筒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一固定板、第二伸缩套筒和第二固定板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安装架、第一伸缩板和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支撑板、第二气缸和第二伸缩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螺纹杆和螺纹钉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

支撑模板本体,2

第一伸缩板,3

安装座,4

第一气缸,5

支撑架,6

第一固定组件,7

第一伸缩套筒,8

第二固定组件,9

第一固定杆,10

第一固定板,11

第二伸缩套筒,1101

支撑板,12

第三固定组件,13

第二伸缩板,14

第二固定板,15

安装架,16

第二气缸,17

防护板,18

连接板,19

第二固定杆,20

螺纹杆,21

螺纹钉,22

防护壳。
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5]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参阅图1

图7所示,包括有支撑模板本体1、第一伸缩板2、安装座3、第一气缸4、支撑架5、第一固定组件6、第一固定杆9、第二固定组件8、第一固定板10、第二伸缩套筒11、支撑板1101、第二固定板14、第二伸缩板13和第三固定组件12,支撑模板本体1内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一伸缩板2,安装座3前后两侧均嵌入式设置有第一气缸4,两个第一气缸4的伸缩杆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支撑架5,支撑架5内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置有第一伸缩套筒7,第一伸缩套筒7与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6,第一伸缩套筒7内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固定杆9,第一固定杆9与第一伸缩板2连接,第一伸缩套筒7和第一固定杆9之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配的地连墙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模板本体(1)、第一伸缩板(2)、安装座(3)、第一气缸(4)、支撑架(5)、第一固定组件(6)、第一固定杆(9)、第二固定组件(8)、第一固定板(10)、第二伸缩套筒(11)、支撑板(1101)、第二固定板(14)、第二伸缩板(13)和第三固定组件(12),支撑模板本体(1)内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一伸缩板(2),安装座(3)前后两侧均嵌入式设置有第一气缸(4),两个第一气缸(4)的伸缩杆之间固接有支撑架(5),支撑架(5)内部均匀间隔转动式设置有第一伸缩套筒(7),第一伸缩套筒(7)与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6),第一伸缩套筒(7)内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固定杆(9),第一固定杆(9)与第一伸缩板(2)连接,第一伸缩套筒(7)和第一固定杆(9)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8),左侧的第一伸缩板(2)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10)上均匀间隔固接有第二伸缩套筒(11),所有第二伸缩套筒(11)之间固接有支撑板(1101),左侧的第一伸缩板(2)上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4)上均匀间隔固接有第二伸缩板(13),第二伸缩板(13)与支撑板(1101)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郭平潘传虎周宇辰赵利波李越张硕吴瑞绚柴向星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