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50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涉及手表技术领域。所述U形壳耳的两端均开设有耳孔,所述壳耳之间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耳孔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配合能将表带拆卸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第一圆柱、第二圆柱、连接轴、卡扣座、放置槽、固定块、凹槽,所述第一圆柱的背面位于耳孔的内壁,所述第一圆柱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通过按压组件内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的配合使用对耳孔内的金属棒推出耳孔,金属板推出耳孔后使表带可以进行拆卸和更换,在通过连接组件内的螺钉的设计,在连接组件内的零件出现损坏时方便对安装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更换和维修内部的零件。维修内部的零件。维修内部的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表
,具体为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手表的日常使用中,消费者常通过更换表带来变化手表的风格,以适应不同场景。目前,市面上的手表一般表壳上与表带连接的地方一体成型设置有生耳柱,表壳通过将金属棒架设于两生耳柱之间与表带连接起来,表壳两侧一体成型的生耳柱虽然方便了表带的安装,但是拆卸下来需要用专门的工具,导致使用者不能自行更换表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解决了表带不方便更换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表壳两侧的壳耳,所述壳耳的形状为U形,所述U形壳耳的两端均开设有耳孔,所述壳耳之间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耳孔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配合能将表带拆卸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第一圆柱、第二圆柱、连接轴、卡扣座、放置槽、固定块、凹槽,所述第一圆柱的背面位于耳孔的内壁,所述第一圆柱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
[0007]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所述卡扣座固定安装在放置槽内,所述第二圆柱活动安装在卡扣座的内壁。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金属棒、弹簧、通孔、挡块、限位块、限位槽、螺孔、螺钉、安装板、框架,所述限位槽位于框架内壁的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螺孔位于框架正面的四周,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有螺孔固定在框架的正面,两侧所述限位槽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弹簧位于通孔内壁,所述金属棒固定连接于弹簧的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金属棒的一侧贯穿框架的两侧位于耳孔内,所述挡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金属棒的表面,所述限位块位于挡块与通孔之间处于限位槽内。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通过按压组件内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的配合使用对耳孔内的金属棒推出耳孔,金属板推出耳孔后使表带可以进行拆卸和更换,在通过连接组件内的螺钉的设计,在连接组件内的零件出现损坏时方便对安装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更换和维修内部的零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按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表壳;2、壳耳;3、耳孔;4、连接组件;401、金属棒;402、弹簧;403、通孔;404、挡块;405、限位块;406、限位槽;407、螺孔;408、螺钉;409、安装板;410、框架;5、按压组件;501、第一圆柱;502、第二圆柱;503、连接轴;504、卡扣座;505、放置槽;506、固定块;50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表壳1两侧的壳耳2,所述壳耳2的形状为U形,所述U形壳耳2的两端均开设有耳孔3,所述壳耳2之间安装有连接组件4,所述耳孔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配合能将表带拆卸的按压组件5,所述按压组件5包括第一圆柱501、第二圆柱502、连接轴503、卡扣座504、放置槽505、固定块506、凹槽507,所述第一圆柱501的背面位于耳孔3的内壁,所述第一圆柱50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507,所述固定块506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505。通过按压组件5内第一圆柱501和第二圆柱502的配合使用对耳孔3内的金属棒401推出耳孔3,金属棒401推出耳孔3后使表带可以进行拆卸和更换,在通过连接组件4内螺钉408的设计,在连接组件4内的零件出现损坏时方便对安装板409进行拆卸,从而方便更换和维修内部的零件,放置槽505的作用下使按压零件方便储存,不会造成误碰导致表带被拆卸。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凹槽50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轴503,所述连接轴5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502,所述卡扣座504固定安装在放置槽505内,所述第二圆柱502活动安装在卡扣座504的内壁。卡扣座504为半圆形状能够配合第二圆柱502放置在上面,在使用时将第二圆柱502扣出与第一圆柱501持平,再向耳孔3内推去,使第一圆柱501将金属棒401推出耳孔3内。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金属棒401、弹簧402、通孔403、挡块404、限位块405、限位槽406、螺孔407、螺钉408、安装板409、框架410,所述限位槽406位于框架410内壁的两侧。该一个框架410内的限位槽406金属棒401均为两组,两组限位槽406便于配合金属棒401使用。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螺孔407位于框架410正面的四周,所述安装板409通过螺钉408螺纹连接有螺孔407固定在框架410的正面,两侧所述限位槽406之间开设有通孔403,所述弹簧402位于通孔403内壁,所述金属棒401固定连接于弹簧402的两侧。该通过螺钉408和螺孔407的配合使用使安装板409可以从框架410上安装或拆卸,从而方便维修和更换框架410内的损坏的零件。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金属棒401的一侧贯穿框架410
的两侧位于耳孔3内,所述挡块404位于限位槽406内,所述限位块405固定连接在金属棒401的表面,所述限位块405位于挡块404与通孔403之间处于限位槽406内。通过限位槽406和限位块405的配合使用使金属棒401不会从框架410内脱落。
[0024]工作时,将第二圆柱502从卡扣座504内抠出,立起与第一圆柱501持平,两边的第二圆柱502同时按压,第一圆柱501推动金属棒401,此时金属棒401之间的弹簧402收缩,从而金属棒401被第一圆柱501从耳孔3内推出,连接组件4就会从壳耳2内掉落,从而方便更换连接在框架410上的表带,如果是连接组件4内的零件出现损坏需要维修或更换时,使用工具将螺钉408从螺孔407内拧出,将安装板409从框架410上拆下,从而对框架410内部的零件进行取出更换或维修。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表壳(1)两侧的壳耳(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耳(2)的形状为U形,所述U形壳耳(2)的两端均开设有耳孔(3),所述壳耳(2)之间安装有连接组件(4),所述耳孔(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配合能将表带拆卸的按压组件(5),所述按压组件(5)包括第一圆柱(501)、第二圆柱(502)、连接轴(503)、卡扣座(504)、放置槽(505)、固定块(506)、凹槽(507),所述第一圆柱(501)的背面位于耳孔(3)的内壁,所述第一圆柱(50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507),所述固定块(506)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5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0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轴(503),所述连接轴(5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502),所述卡扣座(504)固定安装在放置槽(505)内,所述第二圆柱(502)活动安装在卡扣座(504)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壳与表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娟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市驰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