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换刀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极片换刀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制造过程中,大部分会采用冷压预分切、模切等分条工艺,其中,分条主要依靠上下分切刀与极片一定速比的传动完成。由于分切刀在连续使用后,容易出现磨损,因此需定期对分切刀进行更换。然而,传统极片换刀装置在换刀过程中,通常以目测方式,判断更换后的上下分切刀是否满足安装要求,导致分切刀的装配精度管控较差,影响分条后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极片换刀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提升对分切刀装配精度的管控,从而提升分条品质。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片换刀装置,极片换刀装置包括:换刀机构,用于对切刀组件中上刀轴和/或下刀轴上的分切刀进行更换;检测机构,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用于获取更换后的切刀组件的装配信息,控制器用于根据获取的装配信息,判断切刀组件的装配状态,其中,装配信息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分切刀之间的进刀量D1、切刀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换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换刀装置包括:换刀机构(10),用于对切刀组件(200)中上刀轴(201)和/或下刀轴(202)上的分切刀(203)进行更换;检测机构(20),包括控制器(22)及与所述控制器(22)电性连接的检测组件(21),所述检测组件(21)用于获取更换后的所述切刀组件(200)的装配信息,所述控制器(22)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装配信息,判断所述切刀组件(200)的装配状态,其中,所述装配信息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所述分切刀(203)之间的进刀量D1、切刀间隙D2、以及所述切刀组件(200)中上刀轴(201)与下刀轴(202)之间的轴间距D3中至少一者的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换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20)还包括驱动模组(25),所述驱动模组(25)与所述检测组件(21)驱动连接,至少用于驱使所述检测组件(21)朝向或远离供所述切刀组件(200)进行检测的检测工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换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25)包括升降组件(251),所述升降组件(251)与所述检测组件(21)连接,用于所述检测组件(21)朝向或远离所述检测工位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换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25)还包括移动组件(252),所述移动组件(252)与所述升降组件(251)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升降组件(251)沿第一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检测工位上的切刀组件(200)的长度方向(X)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换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20)还包括安装结构(24),所述检测组件(21)通过所述安装结构(24)装设于所述驱动模组(25)的驱动端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换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1)包括发射器(211)及接收所述发射器(211)发出的投影光线的接收器(212),所述发射器(211)与所述接收器(212)分别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于所述安装结构(24)上,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检测工位上的切刀组件(200)的长度方向(X)相交。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换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24)包括固定座(241)及支撑臂(242),所述支撑臂(242)通过所述固定座(241)装设于所述驱动模组(25)的驱动端上,所述检测组件(21)连接于所述支撑臂(242)朝向所述检测工位的一侧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换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41)包括固定部(24a)及安装部(24b),所述固定部(24a)连接于所述驱动模组(25)的驱动端,所述安装部(24b)设于所述固定部(24a)并与所述固定部(24a)夹角设置,所述支撑臂(242)与所述安装部(24b)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
‑
8任一项所述的极片换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2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22)电连接的显示器(23)。10.根据权利要求1
‑
8任一项所述的极片换刀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瑞乐,贾少雄,陈胜燊,罗明,徐石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