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燃气体放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12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放散装置,包括气体放散通道、阻燃气体通道、开关阀和控制单元;气体放散通道包括用于接入可燃气体的第一进气口以及用于放散可燃气体的放空口;阻燃气体通道用于接入阻燃气体,所述阻燃气体通道包括与所述气体放散通道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放空口之间,且所述出气口能够向所述气体放散通道内通入阻燃气体;开关阀安装于所述阻燃气体通道,并用于阻断或打开所述阻燃气体通道;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可燃气体放散装置中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和/或压力,并控制所述开关阀的启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燃气体放散装置用于实现自动控制阻燃气体流入气体放散通道的通断。体流入气体放散通道的通断。体流入气体放散通道的通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燃气体放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可燃气体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燃气体放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水电解制氢领域中,在制氢结束后通常需要对水电解制氢装置中以及对应管道内的氢气进行放散处理。
[0003]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0%~75.6%(体积浓度),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0%

94%(体积浓度),氢气点火能量最小约为0.017Mj,所以氢气在放散过程中易因静电或雷击等原因发生燃烧或爆炸。
[0004]现有的氢气放散装置应对氢气燃烧的措施之一是:在氢气放散管道外接阻燃气体管道,并在阻燃气体管道设置手动阀,当放空口处氢气燃烧时,工作人员开启手动阀,使阻燃气体通入氢气放散管道中,以阻止氢气燃烧。但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火焰为淡蓝色,在日光下几乎肉眼难以识别,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判断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放散装置,用于实现自动控制阻燃气体流入气体放散通道的通断。
[0006]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可燃气体放散装置,包括:
[0008]气体放散通道,包括用于接入可燃气体的第一进气口以及用于放散可燃气体的放空口;
[0009]阻燃气体通道,用于接入阻燃气体,所述阻燃气体通道包括与所述气体放散通道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放空口之间,且所述出气口能够向所述气体放散通道内通入阻燃气体;
[0010]开关阀,安装于所述阻燃气体通道,并用于阻断或打开所述阻燃气体通道;
[0011]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可燃气体放散装置中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和/或压力,并控制所述开关阀的启闭。
[0012]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邻近所述放空口设置,且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放空口处的温度。
[0013]优选地,所述气体放散通道的放空口端设置有阻火器,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阻火器沿可燃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或下游。
[0014]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压力检测元件,所述压力检测元件安装于所述气体放散通道,以检测所述气体放散通道内的压力;
[0015]或所述压力检测元件安装于所述阻燃气体通道,以检测所述阻燃气体通道内的压力。
[0016]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元件安装于所述阻燃气体通道,且所述压力检测元件集成
于所述开关阀,所述开关阀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部分阻燃气体通道与所述气体放散通道连通。
[0017]优选地,所述气体放散通道的出气口端设置有阻火器,
[0018]所述压力检测元件安装于所述气体放散通道,且所述压力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阻火器沿可燃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或下游;
[0019]和/或,所述压力检测元件安装于所述阻燃气体通道,容纳所述压力检测元件的腔室与所述气体放散通道连通。
[0020]优选地,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阻火器沿可燃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
[0021]优选地,所述阻火器为帽式阻火器,所述帽式阻火器安装于所述气体放散通道的末端;
[0022]或所述阻火器为非帽式阻火器,所述气体放散通道的末端设置有防护帽。
[0023]优选地,所述阻燃气体通道安装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安装于所述开关阀沿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或下游。
[0024]优选地,所述可燃气体为氢气,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6]通过控制单元对可燃气体放散装置中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和/或压力的检测,使得在需要向气体放散通道通入阻燃气体时,控制单元可以自动控制开关阀开始,以实现阻燃气体的通入;并且在不需要向气体放散通道通入阻燃气体时,控制单元可以自动控制开关阀关闭,以阻断阻燃气体的通入。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可燃气体放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可燃气体放散装置又一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可燃气体放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气体放散通道;11、第一进气口;12、放空口;2、阻燃气体通道;21、出气口;22、第二进气口;3、开关阀;4、温度检测元件;5、压力检测元件;6、阻火器;7、防护帽;8、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32]本技术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对应于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燃气体放散装置,包括气体放散通道1、阻燃气体通道2、阻火器6、开关阀3、止回阀8以及控制单元(未示出)。
[0035]气体放散通道1包括用于接入可燃气体的第一进气口11以及用于放散可燃气体的
放空口12。可燃气体能够通过第一进气口11通入气体放散通道1内,并通过放空口12放散至外界,以实现可燃气体的放散。
[0036]阻火器6设置于气体放散通道1的放空口端。当气体放散通道1中放空口12处的可燃气体发生燃烧时,阻火器6阻止发生燃烧的可燃气体回流至气体放散通道1内引燃气体放散通道1内的可燃气体。阻火器6可以设置在气体放散通道1的末端,或设置在放空口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且邻近放空口12设置。
[0037]为了阻挡雨水、灰尘颗粒等物质自放空口12进入气体放散通道1内,气体放散通道1的末端可设置用于遮挡雨水、灰尘颗粒等物质的帽体。阻火器6可以设置具有帽体的帽式阻火器6,帽式阻火器6设置于气体放散通道1的末端,以使帽式阻火器6的帽体能够用于遮挡雨水、灰尘颗粒等物质,进而阻挡雨水、灰尘颗粒等物质自放空口12进入气体放散通道1内。此外,阻火器6也可采用常规的非帽式阻火器6,非帽式阻火器6可以设置在气体放散通道1的末端,或设置在放空口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且邻近放空口12设置,且气体放散通道1的末端设置防护帽7,防护帽7用于遮挡雨水、灰尘颗粒等物质,进而遮挡雨水、灰尘颗粒等物质自放空口12进入气体放散通道1内。当非帽式阻火器6设置在气体放散通道1的末端时,防护帽7可以安装于非帽式阻火器6。当非帽式阻火器6设置在放空口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且邻近放空口12设置,防护帽7安装于气体放散通道1的末端。
[0038]阻燃气体通道2包括用于接入阻燃气体的第二进气口22以及与气体放散通道1连通的出气口21。其中,出气口21设置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燃气体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放散通道(1),包括用于接入可燃气体的第一进气口(11)以及用于放散可燃气体的放空口(12);阻燃气体通道(2),用于接入阻燃气体,所述阻燃气体通道(2)包括与所述气体放散通道(1)连通的出气口(21),所述出气口(21)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口(11)与放空口(12)之间,且所述出气口(21)能够向所述气体放散通道(1)内通入阻燃气体;开关阀(3),安装于所述阻燃气体通道(2),并用于阻断或打开所述阻燃气体通道(2);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可燃气体放散装置中至少一部分的温度和/或压力,并控制所述开关阀(3)的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检测元件(4),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邻近所述放空口(12)设置,且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用于检测所述放空口(12)处的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燃气体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放散通道(1)的放空口端设置有阻火器(6),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设置于所述阻火器(6)沿可燃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或下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压力检测元件(5),所述压力检测元件(5)安装于所述气体放散通道(1),以检测所述气体放散通道(1)内的压力;或所述压力检测元件(5)安装于所述阻燃气体通道(2),以检测所述阻燃气体通道(2)内的压力。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亮牛宁伟陆达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