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溅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液体真空脱泡工艺的防溅装置及使用其的液体脱泡设备。 在液晶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中,必须先将液晶注入两基板之间。无论是使用传统的 虹吸法或是目前为大多数业者所采用的滴注式液晶灌注工艺(OneDrop Filling, ODF),在 将液晶注入基板间之前均须先经过脱泡程序以去除液晶中所含有的气泡,以避免存在于液 晶材料中的气泡对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目前的液晶脱泡方法主要是将盛装有液晶的开放式容器放置于真空腔室中,以使 液晶内的气泡自然因压差而从容器的瓶口逸出。然而,在气泡逸出的同时,往往液晶会随之 溅出瓶外,不但事后必须耗费人力资源及清洁剂来清理真空腔室,更造成液晶的浪费,使得 整个液晶显示器的工艺成本提高。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防溅装置,其可套接在盛装有待脱泡的 液体的容器瓶口 ,以避免液体在脱泡过程中溅出。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脱泡设备,以避免液体在脱泡过程中溅出,进 而节省成本。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溅装置,适于套接至盛有待脱泡的液体的容纳瓶,且其包括套 座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溅装置,适于套接至盛有待脱泡的一液体的一容纳瓶,包括:一套座,具有一第一端面、一第二端面及一第一内腔,其中该第一内腔邻近该第一端面具有一套接口,适于套接至该容纳瓶的一瓶口;以及一导流柱,位于该第一内腔内且自该第二端面往该第一端面延伸,并包括一本体及一防溅锥体,其中该本体连接于该套座与该防溅锥体之间,且该本体相对该防溅锥体而内缩,该本体并具有至少一流道、一第二内腔以及一排气口,该第二内腔位于该本体中央,该排气口邻近该第二端面并暴露出该第二内腔,该流道连通该第一内腔与该第二内腔,该防溅锥体具有一顶面与一锥面,该顶面连接于该锥面与该本体之间,而该锥面是自该防溅锥体两侧往该防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雄,林韦成,徐瑞丰,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