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暖通系统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三项主要功能。暖通系统的存在不但能够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流速,还可过滤空气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度,是改善建筑物内部人员生存环境的重要保障。因此,目前暖通系统已逐渐成为各类建筑物所必须建造的系统。
[0003]为了实现建筑物内外空气的交换,暖通系统需要将外部的空气引入到建筑物内部的各个角落。因此,在暖通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建筑物的顶棚等部位悬吊或架设大量的各类管线。基于此,存在着施工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建造成本高、占用建筑物内部空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如下技术问题之一:
[0006]现有暖通系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建造成本高、以及占用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问题。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型集成板(3)、安装板(4)、进风管道、出风管道、空气交换机(104);多个设有内凹面的所述开口型集成板(3)通过相邻翼缘扣合连接,且上部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从而使安装板(4)与开口型集成板(3)的内凹面形成多个彼此分隔的空腔(101);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分别与不同的空腔(101)连通;所述空气交换机(104)同时连通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在不同的所述空腔(101)上分别设有室内进风口(106)、室内出风口(107)、室外出风口(108)和室外进风口(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与室外进风口(102)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一管道(103),以及与室内进风口(106)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四管道(112);所述第一管道(103)的下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所述第四管道(112)的上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外部空气从室外进风口(102)进入后经第一管道(103)后进入空气交换机(104),经空气交换机(104)处理后经第四管道(112)后通过室内进风口(106)进入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包括与室内出风口(107)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三管道(111),以及与室外出风口(108)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二管道(105);第三管道(111)的下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第二管道(105)的上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室内浑浊空气通过室内出风口(107)经由空腔(101)进入到第三管道(111),通过空气交换机(104)处理后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光,李久存,陈建华,韦建国,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施耐达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