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78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包括主机和锅体;所述锅体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主机上;所述锅体上设置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体,所述第二腔体上设置有第二加热体;所述主机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和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通过第一控制电路独立控制所述第一加热体,所述第二控制部件通过第二控制电路独立控制所述第二加热体;所述第一加热体和/或所述第二加热体呈U性或C形。本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用户可以单独控制不同腔体的加热温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具体是一种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

技术介绍

[0002]鸳鸯锅是一种拥有两种腔体的锅具,不同的腔体可以放置不同的火锅汤底,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口味,传统的鸳鸯锅中,不同腔体是共用同一加热部件,加热部件只能同时对两个腔体进行加热,实际应用这种鸳鸯锅时,往往会出现一个腔体内的汤底沸腾、另一个腔体内的汤底未煮沸的尴尬现象,导致难以控制不同腔体的温度。
[0003]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鸳鸯锅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用户可以单独控制不同腔体的加热温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包括主机和锅体;所述锅体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主机上;所述锅体上设置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体,所述第二腔体上设置有第二加热体;所述主机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和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通过第一控制电路独立控制所述第一加热体,所述第二控制部件通过第二控制电路独立控制所述第二加热体;所述第一加热体和/或所述第二加热体呈U性或C形。
[0007]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一加热体和所述第二加热体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腔体外底部。
[0008]作为又一具体方案,当所述第一加热体和所述第二加热体分别呈U性或C形时,所述第一加热体上的第一弯曲开口与所述第二加热体上的第二弯曲开口相对配合。
[0009]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阻热间隙。
[0010]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内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加热底面,所述加热底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加热凹槽,所述第一加热体和/或所述第二加热体位于对应的加热凹槽下方。
[0011]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锅体顶部开口边缘设置有往外延伸的延边,所述主机顶部开口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环,所述延边支承于所述凸环顶部。
[0012]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延边内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可拆卸式装嵌于所述凸环内侧。
[0013]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延边外侧设置有卷边,所述卷边凸出于所述凸环外侧壁,所述卷边内侧限位作用于凸环外侧壁。
[0014]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还包括同时覆盖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锅盖;所述锅体顶部开口边缘设置有向内侧凸起的台阶,所述锅盖边缘支承于所述台阶上。
[0015]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锅体上,所述第一腔体顶部开口与所述第二腔体顶部开口彼此平齐配合。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通过设置与腔体一一对应的加热体,用户可以单独控制不同腔体的加热温度,有针对性的控制腔体加热温度,降低耗电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具体地,用户可通过主机上的第一控制部件控制第一加热体的加热温度、进而控制第一腔体受热温度,通过第二控制部件控制第二加热体的加热温度、进而控制第二腔体受热温度;第一、第二腔体的温度可单独控制,方便用户针对不同汤底的加热情况进行有效的温度控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鸳鸯火锅炉的分解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鸳鸯火锅炉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H部的放大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鸳鸯火锅炉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4]参见图1

图5,本实施例涉及的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包括主机3和锅体2;锅体2可拆卸式设置于主机3内侧;锅体2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第一腔体20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加热体4,第二腔体20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加热体5;主机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6、第二控制部件7和主控模块8,主控模块8分别电连接第一加热体4、第二加热体5、第一控制部件6和第二控制部件7,主控模块8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分别简单、常规的电路,具体电路图省略),第一控制部件6通过第一控制电路独立控制第一加热体4,第二控制部件7通过第二控制电路独立控制第二加热体5;第一加热体4和第二加热体5(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第一加热体4或第二加热体5)分别呈U性或C形。本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通过设置与腔体一一对应的加热体,用户可以单独控制不同腔体的加热温度,有针对性的控制腔体加热温度,降低耗电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5]进一步地,第一加热体4和第二加热体5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腔体外底部,即第一加热体4固定于第一腔体201外底部,第二加热体5固定于第二腔体202外底部。
[0026]进一步地,当第一加热体4和第二加热体5分别呈U性或C形时,第一加热体4上的第一弯曲开口401与第二加热体5上的第二弯曲开口501相对配合,第一加热体4产生的部分热量从第一弯曲开口401外散,第二加热体5产生的部分热量从第二弯曲开口501外散,第一弯曲开口401与第二弯曲开口501相对配合,使两弯曲开口外散的热量得以汇聚集中再利用,因此有效提升热效能,降低能耗。
[0027]进一步地,第一腔体201与第二腔体202之间设置有阻热间隙203,防止第一腔体201与第二腔体202之间热量乱窜。
[0028]进一步地,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根据实际,也可以是第一腔体201或第二腔体202)内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加热底面204,加热底面204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加热凹槽205,第一加热体4和第二加热体5分别位于对应的加热凹槽205下方。
[0029]进一步地,锅体2顶部开口边缘设置有往外延伸的延边206,主机3顶部开口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环301,延边206支承于凸环301顶部;向上提起锅体2即可与主机3拆卸分离,向下放置锅体2即可与主机3组装,所以拆装方便快捷。
[0030]进一步地,延边206内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限位环207,限位环207可拆卸式装嵌于凸环301内侧,对锅体2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
[0031]进一步地,延边206外侧设置有卷边208,卷边208凸出于凸环301外侧壁,卷边208内侧限位作用于凸环301外侧壁,进一步对锅体2起到限位作用。
[0032]进一步地,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还包括同时覆盖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的锅盖1;锅体2顶部开口边缘设置有向内侧凸起的台阶209,锅盖1边缘支承于台阶209上。
[0033]进一步地,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分别一体成型于锅体2上,第一腔体201顶部开口与第二腔体202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包括主机(3)和锅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主机(3)上;所述锅体(2)上设置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所述第一腔体(201)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体(4),所述第二腔体(202)上设置有第二加热体(5);所述主机(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6)和第二控制部件(7),所述第一控制部件(6)通过第一控制电路独立控制所述第一加热体(4),所述第二控制部件(7)通过第二控制电路独立控制所述第二加热体(5);所述第一加热体(4)和/或所述第二加热体(5)呈U性或C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体(4)和所述第二加热体(5)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腔体外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加热体(4)和所述第二加热体(5)分别呈U性或C形时,所述第一加热体(4)上的第一弯曲开口(401)与所述第二加热体(5)上的第二弯曲开口(501)相对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201)与所述第二腔体(202)之间设置有阻热间隙(2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温双控鸳鸯火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201)和/或所述第二腔体(202)内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加热底面(204),所述加热底面(204)上设置有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定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威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