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附件温升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258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2
本申请涉及电缆附件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附件温升监测装置,其包括套接在电缆上的安装盒,安装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上沿电缆附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第二盒体上沿电缆附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槽孔,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卡合,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形成一圆孔并箍住电缆附件,第一盒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设备,温度传感设备包括罩壳、弧型探头、热敏传感器和控制器,罩壳与第一盒体可拆卸连接,弧型探头设置于第一槽孔内且与第一槽孔适配,弧型探头与热敏传感器固定连接,热敏传感器和控制器设置于罩壳内,热敏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第一盒体外侧固定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本申请具有准确监测电缆附件温度的效果。温度的效果。温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附件温升监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附件安全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附件温升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行业中,电力电缆和设备可能因过热而引起火灾,导致大面积的电缆烧损和设备损坏而被迫停机,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生产,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分析事故,引起电设备过热和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电缆中间接头制作质量不良、压接头不紧、接触电阻过大,长期运行造成的电缆头过热、烧穿绝缘等。
[0003]电缆附件是指电力电缆的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电缆附件是电力电缆最薄弱的环节,接头温度是衡量电缆附件运行中绝缘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其温度变化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是由于电流通过内部导体引起的。当电缆在正常负荷运行时,接头内部的温度大约为90℃;当电缆满负荷运行时,接头温度会达250℃左右;当温度再升高时,接头处的氧化膜加厚,接触电阻随之加大,电缆附件绝缘的局部出现过热时,绝缘有可能出现碳化甚至热击穿。电缆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也会使绝缘局部的温度过高导致出现绝缘击穿,另外,环境温度也会带来同样的影响。因此,准确了解电缆附件线芯的温度,对监测电缆附件是否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准确监测电缆附件的温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附件温升监测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缆附件温升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缆附件温升监测装置,包括套接在电缆上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上沿电缆附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第二盒体上沿电缆附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卡合,所述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形成一圆孔并箍住电缆附件,所述第一盒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设备,所述温度传感设备包括罩壳、弧型探头、热敏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罩壳与第一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型探头设置于第一槽孔内且与第一槽孔适配,所述弧型探头与热敏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热敏传感器和控制器设置于罩壳内,所述热敏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盒体外侧固定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盒分成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相互拼接后卡合,电联附件置于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中,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的形状和大小与电缆附件适配,实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拆卸连接,从而达到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目的。弧型探头卡接在电缆附件上,从而能够随时感知电缆附件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与弧型探头固定连接的热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再将温度信息传递给与热敏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将温度信息传递给远程通信平台,同时,环境温度传感器也将周围的环境传递给远程通信平台,远程通信平台通过电缆附件保温点和环境温度的差值得到预先由实验测定的补偿数据,用这种方式间接得到的电缆头内部铜导体的发热温度,从而达到准确
监测电缆附件温度的目的。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卡合端沿第一盒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双卡槽,所述第二盒体上对应固定设置有双卡块,所述双卡块对应插接于双卡槽中。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盒体的卡合端开设双卡槽,在第二盒体的卡合端对应设置双卡块,这样的插接方式,既使得安装和拆卸工作更加方便,又能使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紧密,并且双卡槽和双卡块的设置,使得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连接在原先的基础上更加牢固。
[0010]可选的,所述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弧型连接片一,所述第二盒体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弧型连接片二,所述弧型连接片一和弧型连接片二对应箍住电缆,所述弧型连接片一和弧型连接片二上套设有固定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型连接片一和弧型连接片二的设置,一方面使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连接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使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两端与电缆附件的接触更加紧密,减小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两端与电缆附件的缝隙,不易出现松动或漏电的现象。
[0012]可选的,所述固定圈包括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环箍弧型连接片一和弧型连接片二,且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两连接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圈的设置,使得弧型连接片一和弧型连接片二紧紧环箍电缆附件,将固定圈分成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拼合后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从而实现箍住弧型连接片一和弧型连接片二的功能,当需要取下固定圈时,只需将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两端的螺栓组件取下便可,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卡合边、弧型连接片一和弧型连接片二的抵接边以及弧型连接片一和弧型连接片二与电缆的接触面均设置有绝缘橡胶垫。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各个可能漏电的开口处设置绝缘橡胶垫,既能起到密封的作用,又能有效防止因高温引起的漏电现象发生。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形成的圆孔中,第一槽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槽孔的横截面积。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槽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槽孔的横截面积,即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形成的圆孔中第一槽孔的孔截面占大多数,电缆附件的横截面大部分在第一槽孔中,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使电缆附件卡在第一槽孔中,安装盒不易在电缆附件上窜动,另一方面结合了第一盒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设备,相对于第二盒体体积较大的因素,节省了原材料。
[0018]可选的,所述弧型探头与热敏传感器之间填充保温材料。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型探头探测到的温度经保温材料传递到热敏传感器,使电缆头附件发热点传导到热敏传感器的温度能够保持,减少误差的产生,加强了监测温度的精确度。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槽孔底部开设有容置腔,罩壳置于容置腔中,容置腔上盖设有盖板,罩壳与盖板可拆卸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罩壳置于容置腔中,再将罩壳与盖板固定,实现了将罩壳固定在第一盒体上,这样既能有效固定罩壳,又方便检修或更换罩壳内的温度传感器,一
举两得。
[0022]可选的,所述罩壳上开设有通风孔。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不良的电缆密集区有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出现绝缘故障,在罩壳上开设通风孔,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通过将安装盒分成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相互拼接后卡合,实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拆卸连接,从而达到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目的。弧型探头卡接在电缆附件上,从而能够随时感知电缆附件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热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再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温度信息传递给远程通信平台,同时,环境温度传感器也将周围的环境传递给远程通信平台,远程通信平台通过电缆附件保温点和环境温度的差值得到预先由实验测定的补偿数据,用这种方式间接得到的电缆头内部铜导体的发热温度,从而达到准确监测电缆附件温度的目的。
[0026]2.通过在第一盒体的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附件温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接在电缆上的安装盒(1),所述安装盒(1)包括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所述第一盒体(11)上沿电缆附件(7)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111),所述第二盒体(12)上沿电缆附件(7)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槽孔(121),所述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卡合,所述第一槽孔(111)和第二槽孔(121)形成一圆孔并箍住电缆附件(7),所述第一盒体(1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设备(2),所述温度传感设备(2)包括罩壳(21)、弧型探头(22)、热敏传感器(23)和控制器(24),所述罩壳(21)与第一盒体(11)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型探头(22)设置于第一槽孔(111)内且与第一槽孔(111)适配,所述弧型探头(22)与热敏传感器(23)固定连接,所述热敏传感器(23)和控制器(24)设置于罩壳(21)内,所述热敏传感器(23)和控制器(24)电连接;所述第一盒体(11)外侧固定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附件温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的卡合端沿第一盒体(1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双卡槽(112),所述第二盒体(12)上对应固定设置有双卡块(122),所述双卡块(122)对应插接于双卡槽(112)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附件温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1)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弧型连接片一(113),所述第二盒体(12)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弧型连接片二(12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锋张佳东温豪达莉宋承鹏杨正马海霞刘雨薛恺何炜马坚潘钰文刘发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果洛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