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2579 阅读:1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需加热,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溶解于水中,加入共聚单体、分子量调节剂和氧化剂,搅拌令其混合均匀;b.滴加还原剂和剩余部分的共聚单体使其聚合;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中和及熟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羧酸减水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以水为溶剂。整个合成过程无需加热,不使用有机溶剂,节约能源,不造成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以往生产聚羧酸减水剂时的加热及控温问题,减少燃料的使用,使聚羧酸减水剂成为真正的清洁环保型产品,是一种新的工艺方法,能够大范围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无需加热,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全面展开,铁路、公路、桥梁等建筑上的混凝土用量大大增 加。同时,耐久、耐候、高强等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高性能减水剂,这其中以 铁路建设带头,正在全国全面推广应用的,正是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聚羧酸减水剂,是由不饱和脂肪酸与聚乙二醇通过接枝聚合,得到的高支化高分子分散剂。与以往的减水剂相比,聚羧酸减水剂一改以往的逐步聚合为连锁聚合,这种聚合反应没有小分子产生,基本不产生三废,同时反应较快,容易满足供应需求。 但烯烃的自由基聚合需要引发;以往所使用的引发剂,引发温度常常高于室温,所以需要将物料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引发聚合反应。与此同时,自由基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过程中不易控制温度。 同时,加热也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如果使用煤等燃料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在大 规模工业生产中急需一种既节约能源,又不造成污染的新的无需加热,不使用有机溶剂的 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以往生产聚羧酸减水剂时的加热及控温问 题。减少燃料的使用,使聚羧酸减水剂成为真正的清洁环保型产品,属于一种新的工艺方 法,能够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 括以下步骤a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溶解于水中,加入共聚单体及分子量调节剂和氧化剂, 搅拌令其混合均匀;b滴加还原剂和共聚单体使其聚合;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中和及 熟化。 所述的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在步骤a中,所述的不饱和聚氧乙烯 醚可以优选为烃基聚氧乙烯醚,其中的烃基,可以是带有1 3个碳碳双键,碳数为2 10 的烃基,优选为乙烯基、甲基乙烯基、丙-2-烯基、1_甲基丙_2-烯基、2-甲基丙-2_烯基、 2-甲基丁-l,3-二烯基。 所述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在步骤a中,所添加的共聚单体的量,为 所述共聚单体总量的二分之一以上,所述共聚单体可以为碳数是3 10的不饱和羧酸和/ 或不饱和酰胺,优选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亚甲基丁二酸、丙 烯酰胺、顺丁烯酰亚胺。 所述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在步骤a中,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可以 优选为甲基烯丙基磺酸钠、硫代乙醇酸、硫代丙醇酸、乙酸乙烯酯、等一切链转移作用超过异丙醇的链转移剂。 所述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在步骤a中,所述的氧化剂可以优选为 高锰酸、重铬酸、过氧乙酸、过硫酸等氧化性酸或其酸的钠、钾、铵盐、以及硫酸铁、叔丁基过 氧化氢、双氧水等一切氧化性大于或等于双氧水的氧化剂。 所述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在步骤b中可以滴加还原剂和剩余部分 的共聚单体。 所述步骤b中溶剂滴加聚合的过程,滴加还原剂和剩余部分的共聚单体可以在 1 3小时内滴加完。 所述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在步骤b中,所述的还原剂可以优选为 甲醛、乙醛、甲醇、甲胺、乙二胺、草酸、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次亚磷酸钠、吊 白块、硫酸亚铁等一切还原性大于或等于硫酸亚铁的还原剂。 所述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在步骤c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可以优选为40% ,使所述溶剂中和至pH值大于或等于7。 所述步骤c中溶剂中和及熟化过程,可以搅拌1 2小时熟化物料。 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聚羧酸减水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以水为溶剂。其特征在于,整个合成过程无需加热,不使用有机溶剂,既节约能源,又不造成污染,且在工业生产中能大量应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溶解于水中,加入共聚单体、分子量调节剂和氧化剂,搅拌令其混合均匀; b.滴加还原剂和剩余部分的共聚单体使其聚合;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中和及熟化。 在步骤a中,所述的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优选为烃基聚氧乙烯醚,其中的烃基,是带 有1 3个碳碳双键,碳数为2 10的烃基。 在步骤a中,所添加的共聚单体的量,优选为所述共聚单体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例如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所述共聚单体可以为碳数是3 10的不 饱和羧酸和/或不饱和酰胺。 在步骤a中,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优选是链转移作用超过异丙醇的链转移剂。 在步骤a中,所述的链转移作用超过异丙醇的链转移剂优选是甲基烯丙基磺酸 钠、硫代乙醇酸、硫代丙醇酸和/或乙酸乙烯酯。 在步骤a中,所述的氧化剂可以是氧化性酸或其酸的钠盐、钾盐或铵盐。 在步骤a中,所述的氧化剂还可以是氧化性大于或等于于双氧水的氧化剂。 在步骤a中,所述的氧化性酸优选是高锰酸、重铬酸、过氧乙酸或过硫酸。 在步骤a中,所述的氧化性大于或等于双氧水的氧化剂优选是双氧水、硫酸铁或叔丁基过氧化氢。 在步骤b中,滴加聚合的过程,滴加还原剂和剩余部分的共聚单体优选在1 3小 时内滴加完毕。 在步骤b中,所述的还原剂是还原性大于或等于于硫酸亚铁的还原剂。 所述还原性大于或等于于硫酸亚铁的还原剂优选是甲醛、乙醛、甲醇、甲胺、乙二胺、草酸、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次亚磷酸钠、硫酸亚铁和/或吊白块。 在步骤c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优选其浓度为35% 45%,加入量优选为使所述溶剂中和至PH值大于或等于7。 所述步骤c熟化过程,优选为搅拌物料1 2小时。 以下将结合表格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 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低活化能的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单体聚合,根据具体温度选择引发 体系,通过控制还原剂滴加时间,单体浓度及物料配比来控制分子量,得到预想的聚羧酸减 水剂。 所有实施例中原料份数均为质量比例。 实施例1 : 3(TC时,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异戊烯聚氧乙烯醚60份、水90 份,不断搅拌以使其均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丙烯酸l. 5份,马来酸酐4份,甲基烯丙基磺酸 钠0. 8份,过硫酸铵0. 6份。取甲基丙烯酸1份,硫代硫酸钠0. 8份,各溶于10份水中,在 2 3小时内,均匀的加入四口瓶中,此间温度会略有上升,控制其不超过4(TC即可。加完 后继续搅拌20分钟,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7份,令温度上升。待温度不再上升时,继续 搅拌30分钟即得到产品。 实施例2 : 25t:时,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异戊烯聚氧乙烯醚60份、水80 份,不断搅拌以使其均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丙烯酸4. 5份,甲基烯丙基磺酸钠O. 8份,过硫 酸铵0. 8份。取吊白块0. 5份,溶于10份水中,在2 3小时内,均匀的加入四口瓶中,此 间温度会略有上升,控制其不超过4(TC即可。加完后继续搅拌20分钟,加入40%的氢氧化 钠溶液7份,令温度上升。待温度不再上升时,继续搅拌30分钟即得到产品。 实施例3 : 2(TC时,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异戊烯聚氧乙烯醚60份、水60 份,不断搅拌以使其均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丙烯酸3. 5份,顺酐1份,乙酸乙烯酯1. 2份, 高锰酸钾0. 5份。取草酸0. 3份,溶于10份水中,在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常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溶解于水中,加入共聚单体、分子量调节剂和氧化剂,搅拌令其混合均匀;  b.滴加还原剂和剩余部分的共聚单体使其聚合;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中和及熟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诚刘俊元郝挺宇任雪梅任微微李文中吴志刚张晓磊侯学力涂玉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冶建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