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249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包括位于桥梁桥面其中一侧的第一车体和位于桥梁桥面另一侧的第二车体,在第一车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桥梁侧墙相适应的第一横向限位机构,在第二车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桥梁侧墙相适应的第二横向限位机构;在第一车体上通过收放固定机构连接有间隔设置的两根钢丝绳,各钢丝绳的自由端与第二车体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车体、第二车体、第一横向限位机构和第二横向限位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各钢丝绳绷紧拉直构成沿桥梁桥面宽度方向设置的轨道,在轨道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桥梁裂缝检测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一次移动,即可对不同宽度的桥面进行检测,不需要来回移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确保桥梁能够安全运营,需要对桥梁进行检测,通过对桥梁目前的技术状况和损伤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进行检查,弄清出现缺陷和损伤的主要原因,以便能对桥梁存在缺陷和损伤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和评定。在桥梁检测中,桥梁裂缝检测是桥梁安全检测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利于小车沿桥面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小车上的检测机构对桥面裂缝进行检测。
[0003]但是,由于桥面宽度不同,为了保证检测结果,避免检测遗漏,当桥面宽度较大时,需要使小车来回移动,对桥面整体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包括位于桥梁桥面其中一侧的第一车体和位于桥梁桥面另一侧的第二车体,在第一车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桥梁侧墙相适应的第一横向限位机构,在第二车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桥梁侧墙相适应的第二横向限位机构;
[0007]在第一车体上通过收放固定机构连接有间隔设置的两根钢丝绳,各钢丝绳的自由端与第二车体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车体、第二车体、第一横向限位机构和第二横向限位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各钢丝绳绷紧拉直构成沿桥梁桥面宽度方向设置的轨道,在轨道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桥梁裂缝检测单元。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横向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车体顶部的固定板,在固定板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横跨桥梁侧墙的连接板,在连接板的自由端一体成型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板,在限位板靠近桥梁侧墙的一侧均布有若干与桥梁侧墙相接触的移动轮;所述第二横向限位机构的结构与第一横向限位机构的结构相同。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放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车体内的安装腔,在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轴,在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各钢丝绳一一连接的收放轮,在第一车体上设置有与钢丝绳相适应的穿线口;
[0010]在旋转轴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车体外的转把,在转把上穿设有固定螺栓,在旋转轴外围的第一车体上沿周向间隔设有与固定螺栓相适应的若干螺纹孔。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丝绳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安全钩,在第二车体上设置有与安全钩相配合的固定环;钢丝绳的自由端通过安全钩和固定环的配合与第二车体可拆卸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桥梁裂缝检测单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
板,在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丝连接有顶板,在顶板与安装板之间设有与钢丝绳相适应的夹持槽;桥梁裂缝检测单元通过安装板、顶板和夹持槽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在轨道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第一车体、第二车体、第一横向限位机构、第二横向限位机构、收放固定机构和钢丝绳之间的相互配合,使钢丝绳绷紧拉直构成沿桥梁桥面宽度方向设置的轨道。采用该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桥面,然后利于轨道上可拆卸连接的若干桥梁裂缝检测单元对桥面进行检测,只需一次移动,即可对不同宽度的桥面进行检测,不需要来回移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中第一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中第一车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中裂缝检测单元拆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第一车体;2、第二车体;3、第一横向限位机构;301、固定板;302、连接板;303、限位板;304、移动轮;4、第二横向限位机构;5、收放固定机构;501、安装腔;502、旋转轴;503、收放轮;504、穿线口;505、转把;506、固定螺栓;507、螺纹孔;6、钢丝绳;7、桥梁裂缝检测单元;8、安全钩;9、固定环;10、安装板;11、顶板;12、夹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请参阅图1

4,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包括位于桥梁桥面其中一侧的第一车体1和位于桥梁桥面另一侧的第二车体2,在第一车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桥梁侧墙相适应的第一横向限位机构3,在第二车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桥梁侧墙相适应的第二横向限位机构4,在横向限位机构的作用下,使得车体无法横向移动,从而能够使钢丝绳6绷紧拉直。在第一车体1上通过收放固定机构5连接有间隔设置的两根钢丝绳6,各钢丝绳6的自由端与第二车体2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第一横向限位机构3和第二横向限位机构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各钢丝绳6绷紧拉直构成沿桥梁桥面宽度方向设置的轨道,在轨道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桥梁裂缝检测单元7,只需一次移动,即可对不同宽度的桥面进行检测,不需要来回移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桥梁裂缝检测单元7包括摄像头以及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使用时采集桥面图像,并反馈至电脑上,技术人员通过电脑进行观察、记录,需要说明的是,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2]其中,所述第一横向限位机构3包括设置在第一车体1顶部的固定板301,在固定板30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横跨桥梁侧墙的连接板302,在连接板302的自由端一体成型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板303,在限位板303靠近桥梁侧墙的一侧均布有若干与桥梁侧墙相接触的移动轮304,移动轮304能够贴在桥梁侧墙上移动;所述第二横向限位机构4的结构与第一横向限位机构3的结构相同。使用过程中,车体在桥面上移动时,带动移动轮304在桥梁侧墙上移动,由于限位板303的作用,使得车体无法横向移动,从而使连接在第一车体1与第二车体2之间的钢丝绳6能够拉紧绷直,进而使得固定在钢丝绳6上的桥梁裂缝检测单元7能够很
好的对桥面进行裂缝检测。
[0023]具体的,所述收放固定机构5包括设置在第一车体1内的安装腔501,在安装腔501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轴502,在旋转轴502上固定连接有与各钢丝绳6一一连接的收放轮503,在第一车体1上设置有与钢丝绳6相适应的穿线口504,钢丝绳6从穿线口504内穿出。在旋转轴502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车体1外的转把505,在转把505上穿设有固定螺栓506,在旋转轴502外围的第一车体1上沿周向间隔设有与固定螺栓506相适应的若干螺纹孔507。在根据桥面宽度抽出相适应的钢丝绳6后,可利于转把505、固定螺栓506和螺纹孔507的配合,对旋转轴502进行固定,从而使得钢丝绳6无法继续从穿线口504内抽出,避免钢丝绳6无法绷紧拉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桥梁桥面其中一侧的第一车体(1)和位于桥梁桥面另一侧的第二车体(2),在第一车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桥梁侧墙相适应的第一横向限位机构(3),在第二车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桥梁侧墙相适应的第二横向限位机构(4);在第一车体(1)上通过收放固定机构(5)连接有间隔设置的两根钢丝绳(6),各钢丝绳(6)的自由端与第二车体(2)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第一横向限位机构(3)和第二横向限位机构(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各钢丝绳(6)绷紧拉直构成沿桥梁桥面宽度方向设置的轨道,在轨道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桥梁裂缝检测单元(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限位机构(3)包括设置在第一车体(1)顶部的固定板(301),在固定板(30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横跨桥梁侧墙的连接板(302),在连接板(302)的自由端一体成型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板(303),在限位板(303)靠近桥梁侧墙的一侧均布有若干与桥梁侧墙相接触的移动轮(304);所述第二横向限位机构(4)的结构与第一横向限位机构(3)的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桥梁裂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松陈勇吴涛王灏王振航郭俊徐夫轩秦明霞程鹏举叶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