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476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热结构及电机,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挡风罩,设于所述端盖和所述转子之间;及导流板,设于所述转子的端部,所述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导气孔,所述挡风罩、所述导流板以及所述端盖配合共同围成一个与外界环境连通且与电机气隙隔离的气腔,所述气腔与所述导气孔连通使得由所述外界环境进入所述气腔内的气体经所述导气孔流入所述通孔中且限制所述气体流向所述电机气隙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电机,解决了现有的电机在风冷时杂质容易进入电机内部而影响电机安全运行的技术问题。机安全运行的技术问题。机安全运行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结构及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永磁电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等优点,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交通牵引、家用等领域。永磁电机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功率损耗等因素,通常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目前大功率低转速永磁电机的冷却技术主要通过机壳水冷的方式对电机的定转子进行冷却,但随着功率的增大,电机的损耗数值也在不断增加,机壳水冷对电机的定子绕组端部以及转子冷却的效果有限,造成端部绕组和转子的温升较高,严重时还会造成转子上永磁体的不可逆退磁。针对大功率低转速永磁电机的转子温升较难被冷却的问题,通常在定子机壳水冷的基础上,配合转子的通风冷却。但是受限于现有的风冷结构,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到电机内部,进而对电机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电机,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机在风冷时杂质容易进入电机内部而影响电机安全运行、冷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散热结构,应用于电机的冷却,所述电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转子、套设在所述转子外部的定子以及设置在机壳端部的端盖,所述转子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通孔,所述散热结构包括:
[0005]挡风罩,设于所述端盖和所述转子之间;及
[0006]导流板,设于所述转子的端部,所述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导气孔,所述挡风罩、所述导流板以及所述端盖配合共同围成一个与外界环境连通且与电机气隙隔离的气腔,所述气腔与所述导气孔连通使得由所述外界环境进入所述气腔内的气体经所述导气孔流入所述通孔中且限制所述气体流向所述电机气隙中。
[0007]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的两端均设有一个所述挡风罩和一个所述导流板以形成两个所述气腔,两个所述气腔中的一个为进气腔,两个所述气腔中的另一个为出气腔;与所述进气腔对应的所述端盖上设有进气孔,与所述出气腔对应的端盖上设有出气孔;所述气体依次流经所述进气孔、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出气孔。
[0008]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气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和/或,所述导气孔的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形状匹配;和/或,所述导气孔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通孔的数量。
[0009]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转子可拆卸连接。
[0010]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子外部的定子,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气体搅动件,所述气体搅动件与所述导流板连接且跟随所述导流板同步转动以搅动空气。
[0011]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搅动件为扰流片,所述扰流片的一端
与所述导流板连接,所述扰流片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定子延伸以搅动所述定子的端部的空气;或,所述气体搅动件为搅动片,所述搅动片的一端与所述导流板连接,所述搅动片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腔内。
[0012]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包括:
[0013]第一导流子板,设于所述转子的端部;
[0014]第二导流子板,所述第一导流子板和所述第二导流子板在所述端盖至所述转子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流子板延伸至所述定子的端部;以及
[0015]连接子板,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子板和所述第二导流子板,所述挡风罩、所述第一导流子板以及所述连接子板围成所述气腔。
[0016]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挡风罩包括第一子罩和套在所述第一子罩外部的第二子罩,所述第一子罩和所述第二子罩间隔设置以与所述导流板配合形成所述气腔。
[0017]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罩包括第一安装子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子板相对两侧的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第二环板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环板设于所述转子背离所述定子的一侧,所述第二环板与所述端盖连接。
[0018]可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罩包括第二安装子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子板相对两侧的第三环板和第四环板,所述第三环板和所述第四环板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环板靠近所述定子设置,所述第四环板靠近所述导流板设置;其中,所述第四环板套设在所述第二环板的外部,所述第二安装子板朝远离所述第四环板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定子间隔设置以形成避让腔。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以上描述的散热结构。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转子上设置了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了与转子的通孔连通的导气孔,能够将气流引导至转子的通孔中。由于通孔沿转子的轴向延伸,气流在通孔流动的过程中,会带走转子所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转子的散热。而且,在导流板和端盖之间设置了挡风罩,挡风罩、端盖以及导流板配合形成一个与外界环境连通的气腔,由于气腔与电机气隙彼此隔离,气体进入气腔后直接经过导气孔流入转子的通孔中,防止气体朝向电机气隙流动。也就是说,通过气腔限定了气流的流动路径,防止气流进入电机内部后流向电机气隙而直接与永磁体、定子绕组端部接触,进而防止进入电机气隙的气流影响电机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散热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散热结构实施例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散热结构实施例中第一子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散热结构实施例中第二子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0挡风罩111第一子罩1111第一安装子板1112第一环板1113第二环板112第二子罩1121第二安装子板1122第三环板1123第四环板120导流板122第二导流子板121第一导流子板124导气孔123连接子板231通孔130气体搅动件210机壳220端盖230转子
ꢀꢀ
[002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应用于电机的冷却,所述电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转子、套设在所述转子外部的定子以及设置在机壳端部的端盖,所述转子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挡风罩,设于所述端盖和所述转子之间;及导流板,设于所述转子的端部,所述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导气孔,所述挡风罩、所述导流板以及所述端盖配合共同围成一个与外界环境连通且与电机气隙隔离的气腔,所述气腔与所述导气孔连通使得由所述外界环境进入所述气腔内的气体经所述导气孔流入所述通孔中且限制所述气体流向所述电机气隙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两端均设有一个所述挡风罩和一个所述导流板以形成两个所述气腔,两个所述气腔中的一个为进气腔,两个所述气腔中的另一个为出气腔;与所述进气腔对应的所述端盖上设有进气孔,与所述出气腔对应的端盖上设有出气孔;所述气体依次流经所述进气孔、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出气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和/或,所述导气孔的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形状匹配;和/或,所述导气孔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通孔的数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转子可拆卸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气体搅动件,所述气体搅动件与所述导流板连接且跟随所述导流板同步转动以搅动空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搅动件为扰流片,所述扰流片的一端与所述导流板连接,所述扰流片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定子延伸以搅动所述定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大全刘潇王亮张兆宇张韶妍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智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