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227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属于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领域。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置安放对井口不利及滤料下落过程中对井壁碰撞容易塌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架设在井口外周的支撑组件,避免了滤料填充时对井口处的结构造成破坏,通过设置多个相接的下料管通至井底,在滤料回填时能够保护井壁免于碰撞而塌陷,通过在支撑组件上设置提升收管组件,可根据填充进度在滤料填充至下料管底部时,通过逐步提升、逐段拆除的方式将下料管向上提起,以形成滤料回填过程中对井壁的有效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井壁塌陷造成的沉渣对降水效率的影响,对井口与井壁均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滤料回填的效率。滤料回填的效率。滤料回填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降水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各种地质环境下的工程施工越来越多,地下降水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地下降水通常采用开挖降水井,钻井完毕后在井内放置滤管,在滤管内部放入水泵抽取地下水从而降低地下水位,再在滤管外壁与降水井内壁之间用碎石或沙做滤料回填。
[0003]传统的下料方式由人工或机械直接回填,容易造成降水管道受到偏压,会造成降水管道和井壁的损坏,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进度。目前,公开了部分降水井施工的滤料回填装置,如专利号为CN211849532U、名称为一种用于降水井施工的滤料回填装置的中国专利,包括漏斗和阻挡件,漏斗的直管段插入降水井内壁与滤管外壁之间的滤料填充间隙,以实现漏斗向滤料填充间隙的供料;阻挡件包括锥形结构的柱芯,柱芯固定在滤管上端口处以对旅馆上端口进行封堵。
[0004]但是,上述公开的现有技术在进行降水井滤料回填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0005]1、漏斗的直管段直接套装在降水井内壁与滤管外壁之间的间隙,对管口与降水井的井口结构不利,对漏斗的支撑不稳固。
[0006]2、该装置只能实现在井口处对滤料的引导和下放,难以实现对滤料下放过程当中的控制,滤料下落会碰撞井壁,不利于井壁的保护,容易造成塌井的发生,进而导致井底沉渣厚度增大影响降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8]通过设置料斗和支撑组件,将料斗架设在支撑组件上置于井口的外周,料斗的下方设有若干个下料组件和滤水管,下料组件由固定管和多个相连的下料管组成,多个下料管相接的长度延伸至井底,多个下料管均设置在深井内壁与滤水管外壁形成的间隙中,由此滤料可经漏斗下落至固定管和下料管中直至井底处,不会造成滤料下落过程中对井壁的碰撞,滤料填充的高度与下料管的底部平齐时,通过支撑组件上的提升收管组件将滤料管夹持住并向上卷绕提升,拆除一节下料管后继续连接在固定管上进行滤料填充,本技术的装置对井壁形成有效保护,不会存在塌井的现象发生。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手段如下:
[0010]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包括料斗、多个下料组件、支撑组件和提升收管组件,每个下料组件均连接在料斗的底部,在料斗的下方设有滤水管,每个下料组件均位于深井与滤水管之间;料斗架设在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放置在井口处;提升收管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通过提升收管组件提升下料组件。
[0011]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料斗为平底的漏斗形,且料斗的底部设有多个下料孔。
[0012]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每个下料组件均包括固定管和下料部,固定管连接在下料孔的底部,固定管与下料部之间通过固定接头连接,下料部由若干个下料管相互连接而成。
[0013]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放置于深井口的外周,料斗架设在上支架上,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外侧均设有托架,用于承托提升收管组件。
[0014]基于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提升收管组件包括一辘轳,辘轳卡设在相互靠近的两个托架上,辘轳的一端设有把手,辘轳的外表面设有卡托,通过卡托卡住下料管并将其向上提升。
[0015]本技术通过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0016]1、通过设置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在上支架上架设用于滤料填充的漏斗,将下支架稳固支撑在井口的外周,避免了滤料填充时对井口处的结构造成破坏。
[0017]2、通过在深井内壁与滤水管外壁之间设置多个下料管相接通至井底,能够有效避免滤料下落的重力势能对井壁造成的冲击损坏,对井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会造成井壁破坏而塌井,同时避免了塌井后沉渣对降水效率的影响。
[0018]3、通过设置提升收管组件,将其卡设在支撑组件的托架上,提升收管组件包括辘轳、卡托和把手,将辘轳上的卡托转动至能够卡住下料管上端的位置,再通过转动把手将下料管向辘轳上卷绕从而向上提升,实现了根据滤料填充的进度提升下料管的高度并逐段拆除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组件、下料组件与提升收管组件的连接关系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料斗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组件与提升收管组件的连接关系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提升收管组件的结构放大图;
[0026]图中:1、料斗;11、下料孔;2、下料组件;21、固定管;22、固定接头;23、下料管;24、接头;3、支撑组件;31、上支架;32、下支架;33、支撑杆;331、托架;3311、卡槽;4、提升收管组件;41、辘轳;411、把手;412、卡托;5、滤水管;6、深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实施例一:
[0029]参照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包括料斗1、多个下料组件2、支撑组件3和提升收管组件4,料斗1架设在支撑组件3之上,每个下料组件2均连接在料斗1的底部,提升收管组件4设置在支撑组件3的左右两侧,通过提升收管组件4提升与其相对应的下料组件2,在料斗1的下方还设有滤水管5,滤水管5位于深井6的内部且与深井6之间形成间隙,每个下料组件2均插设在深井6与滤水管5之间。
[0030]具体地,料斗1选用金属材质,如图4,料斗1为平底的漏斗形,且在料斗1底部的边缘处间隔均匀地开设多个下料孔11,在本实施例中,下料孔11为四个,下料孔11在料斗1底部对称布置,能够避免滤料下落的偏压对滤水管5造成破坏。
[0031]如图2

3所示,每个下料组件2均包括固定管21和下料部,固定管21的长度为20cm,固定管21与料斗1材质相同且焊接在下料孔11的底部,下料部由若干个下料管23相互连接而成,下料管23采用尼龙软管,每节长6m,每节下料管23的连接处通过接头24进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多个下料组件(2)、支撑组件(3)和提升收管组件(4),每个下料组件(2)均连接在料斗(1)的底部,在料斗(1)的下方设有滤水管(5),每个下料组件(2)均位于深井(6)与滤水管(5)之间;料斗(1)架设在支撑组件(3)上,支撑组件(3)放置在井口处;提升收管组件(4)设置在支撑组件(3)上,通过提升收管组件(4)提升下料组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料斗(1)为平底的漏斗形,且料斗(1)的底部设有多个下料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下料组件(2)均包括固定管(21)和下料部,固定管(21)连接在下料孔(11)的底部,固定管(21)与下料部之间通过固定接头(2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井降水滤料回填的辅助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陈颖范佳楠高华郑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