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20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内巷道加固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包括在底板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平整层、加固层以及第一水泥层,所述平整层、所述加固层以及所述水泥层的内部分别填充有煤矸石,所述底板与所述平整层之间铺设有第一土工格栅,所述平整层通过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平整层与所述加固层之间铺设有第二土工格栅,所述加固层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与所述平整层固定连接。该加固结构能够对煤矸石进行废弃物再利用,不仅节约了对煤矸石的运输成本,还能够对巷道底板进行加固,提高了巷道底板的结构强度。板的结构强度。板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矿内巷道加固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巷道在掘进、采掘过程中巷道顶板、底板和两帮岩体产生变形并向巷道内产生位移,巷道底板向上隆起的现象即称之为底鼓。底鼓不仅影响运输,而且会引起底板变形与破坏,从而影响巷道的稳定性。
[0003]煤矸石是巷道掘进过程中、采掘过程中从顶板或底板及夹层里或洗煤过程中挑出的固体废弃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将矿下洗选出的煤矸石运输至地面,在运输上常常采用胶带机运输或箕斗提升的方法,无论何种运输方式都增加了运输成本,占用很多人力且运至地面的煤矸石占地面积较大,使煤矸石的产后处置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产企业。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新型的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该加固结构能够对煤矸石进行废弃物再利用,不仅节约了对煤矸石的运输成本,还能够对巷道底板进行加固,提高了巷道底板的结构强度。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包括在底板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平整层、加固层以及第一水泥层,所述平整层、所述加固层以及所述水泥层的内部分别填充有煤矸石,所述底板与所述平整层之间铺设有第一土工格栅,所述平整层通过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平整层与所述加固层之间铺设有第二土工格栅,所述加固层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与所述平整层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平整层的厚度不大于30cm,且其内部填充的所述煤矸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所述平整层厚度的2/3。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层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二土工格栅上表面的金属网箱,所述金属网箱内部填充有所述煤矸石,所述第二土工格栅的两侧外缘自下而上延伸且包裹位于两侧的所述金属网箱的外侧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土工格栅与所述底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水泥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土工格栅为双向土工格栅,其纵横向网孔尺寸不大于80mm,厚度不小于1.0mm,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270g/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泥层的厚度不大于30cm,且所述第一水泥层内部所填充的所述煤矸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所述第一水泥层的厚度的1/3。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泥层内部还铺设有丝径在0.8~1.5mm之间,网孔尺寸在12mm
×
12mm~20mm
×
20mm之间的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下表面与所述加固层的上表面之间
的间距不大于10cm。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土工格栅为单向土工格栅,其纵向网孔尺寸不大于160mm,横向网孔尺寸不大于30mm,厚度不小于1.0mm,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300g/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U形钉以及锚杆,所述平整层通过所述第一U形钉和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U形钉,所述加固层通过所述第二U形钉与所述平整层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U形钉间的间距不大于0.5m,相邻两个所述锚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5m,且所述锚杆的直径在30~45mm之间,所述锚杆的长度在1200~1800mm之间。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包括在底板的上表面上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平整层、加固层以及第一水泥层,在平整层、加固层以及第一水泥层中均填充有对应规格的煤矸石,在底板与平整层之间还铺设有第一土工格栅,并且平整层通过第一固定组件与底板固定连接,平整层与加固层之间铺设有第二土工格栅,并且加固层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与平整层固定连接,本技术中将原本作为固体废弃物需要运出矿体的煤矸石加入到巷道加固结构中,不仅做到了废弃物再利用,还能够加强加固结构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此外,该加强结构能够改善巷道底板底鼓的现象,增强了巷道的稳定性,本技术节约了运输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矿内巷道的安全性。
[0018]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中加固层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中第二土工格栅的弯折状态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底板
ꢀꢀꢀꢀꢀꢀꢀꢀꢀꢀꢀꢀꢀꢀꢀꢀꢀꢀꢀ
2平整层
[0025]3加固层
ꢀꢀꢀꢀꢀꢀꢀꢀꢀꢀꢀꢀꢀꢀꢀꢀꢀ
31金属网箱
[0026]4第一水泥层
ꢀꢀꢀꢀꢀꢀꢀꢀꢀꢀꢀꢀꢀ
41钢丝网
[0027]5第一土工格栅
ꢀꢀꢀꢀꢀꢀꢀꢀꢀꢀꢀ
6第二土工格栅
[0028]7第二水泥层
ꢀꢀꢀꢀꢀꢀꢀꢀꢀꢀꢀꢀꢀ
81第一U形钉
[0029]82锚杆
ꢀꢀꢀꢀꢀꢀꢀꢀꢀꢀꢀꢀꢀꢀꢀꢀꢀꢀ
83第二U形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铺设”、“配合”、“连接”、“布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进行间接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连接件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0033]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以相应部件的上和下定义的,另外“横向、纵向”是以各个结构层得到设置使用的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具体地在本技术提供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底板(1)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平整层(2)、加固层(3)以及第一水泥层(4),所述平整层(2)、所述加固层(3)以及所述第一水泥层(4)的内部分别填充有煤矸石,所述底板(1)与所述平整层(2)之间铺设有第一土工格栅(5),所述平整层(2)通过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平整层(2)与所述加固层(3)之间铺设有第二土工格栅(6),所述加固层(3)通过第二固定组件与所述平整层(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层(2)的厚度不大于30cm,且其内部填充的所述煤矸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所述平整层(2)厚度的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3)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二土工格栅(6)上表面的金属网箱(31),所述金属网箱(31)内部填充有所述煤矸石,所述第二土工格栅(6)的两侧外缘自下而上延伸且包裹位于两侧的所述金属网箱(31)的外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土工格栅(5)与所述底板(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水泥层(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土工格栅(5)为双向土工格栅,其纵横向网孔尺寸不大于80mm,厚度不小于1.0mm,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270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下煤矸石的巷道底板加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政郝秀强卫玉花李会强王炜李彬张保吴德山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