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198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包括车房,车房底部设置在可拆卸的移动底座上,车房底部设有多个液压缸,液压缸底部设有自动升降支撑臂,自动升降支撑臂与移动底座连接,自动升降支撑臂包括滑动的伸缩腿、顶部的双向转动机构、中部的升降机构和底部的锁紧机构。双向转动机构能够相对液压缸转动,同时能够相对锁紧机构转动,以使锁紧机构与地面水平,使自动升降支撑臂调整最佳状态,升降机构能够进行伸缩,以使锁紧机构紧贴地面,以提高自动升降支撑臂的控制精度,锁紧机构上插入螺栓,使自动升降支撑臂能够紧贴地面,防止车房不稳定,避免车房发生侧翻。锁紧机构能够开合,以使车房能够与移动底座拆卸和连接。房能够与移动底座拆卸和连接。房能够与移动底座拆卸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房领域,尤其是涉及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空间小、功能单一、设备简单,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所以,房车渐渐走入人们的视眼。车房属于更大更豪华的房车,车房上配有空调、彩电、VCD、冰箱、微波炉、煤气灶、沐浴器、床及沙发等,可供多人住宿。车房是及旅行、住宿、娱乐、工作一体化的旅行方式,是现在最受欢迎的旅行方式的一种。车房没有轮子,车房需要大型的平板车来托运。由于车房用于旅游,旅游道路大多路况较差,需要车房停靠的地面会有一定的坡度,车房停靠时卸下平板车后难以达到调平和整体稳定的效果,现有的平面调平技术仅仅通过简单的人工伸缩支腿调平,这种调平方式运用到车房上,不仅效率低下,调平水平精度不高,会导致支腿与斜坡面难以接触,受力点减小,车房不稳定、容易发生侧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解决车房通过平板车托运后,遇到有一定的坡度的地面,卸下平板车后难以达到调平和整体稳定的效果,支腿与斜坡面难以接触,受力点减小,车房不稳定、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包括车房,车房底部设置在可拆卸的移动底座上,车房底部设有多个液压缸,液压缸底部设有自动升降支撑臂,自动升降支撑臂与移动底座连接,自动升降支撑臂包括滑动的伸缩腿、顶部的双向转动机构、中部的升降机构和底部的锁紧机构。
[0005]优选的方案中,双向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座,转动座底部设有转动的支杆,转动座顶部设有承接环,承接环与液压缸连接,转动座相对于承接环转动。
[0006]优选的方案中,支杆上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设有啮合的第一齿轮,支杆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连接;
[0007]转动座上设有转环,承接环上设有环形的槽,转环抵靠在承接环的环形的槽上。
[0008]优选的方案中,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支腿设置在固定座内,伸缩腿抵靠在中空的固定支腿内滑动,螺母座设置在伸缩腿的一端,螺母座上设有螺纹连接的转动杆,转动杆一端与支杆转动连接,固定座与支杆连接。
[0009]优选的方案中,转动杆上设有第一锥齿轮,固定座外侧设有三级减速齿轮,三级减速齿轮上设有第二锥齿轮,三级减速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三级减速齿轮与把手连接。
[0010]优选的方案中,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座,锁紧座与伸缩腿连接,锁紧座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锁紧座上设有多个能够开合的卡片,移动底座上设有多个平底孔,锁紧座抵靠在移动底座的平底孔上,移动底座外环侧设有多个圆周排列的内环槽,卡片抵靠在内环槽上。
[0011]优选的方案中,锁紧座上设有多个滑槽,卡片抵靠在滑槽上,锁紧座上设有定位环,锁紧座内设有第二转环,第二转环上设有多个连杆,卡片底部设有连接柱,卡片一侧设有转动柱座,连杆一端通过转动柱座与卡片连接,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转环连接,卡片通过连接柱与定位环连接;
[0012]锁紧座上设有第二电机,锁紧座上的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环连接。
[0013]优选的方案中,移动底座上设有四个可拆卸的升降支腿,移动底座上设有多个对接板,升降支腿包括顶部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对接板连接,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结构与升降机构结构相同,第二升降机构底部设有支撑支腿;
[0014]其中三个升降支腿底部设有高度传感器。
[0015]优选的方案中,移动底座上设有水平倾斜传感器,液压缸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车房内设有驾驶仓和主服务器,主服务器与基站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移动底座移出后,自动升降支撑臂能够通过其上的液压缸进行伸缩,当自动升降支撑臂底部接触地面后,液压缸停止伸缩,双向转动机构能够相对液压缸转动,同时双向转动机构能够相对底部的锁紧机构转动,以使锁紧机构与有一定坡度的地面水平,可以根据地面情况使自动升降支撑臂调整至最佳状态,增大自动升降支撑臂贴紧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自动升降支撑臂的升降机构能够进行伸缩,以使锁紧机构紧贴地面,以提高自动升降支撑臂的控制精度高,在锁紧机构上插入螺栓,以使自动升降支撑臂能够紧贴地面,防止车房不稳定,避免车房发生侧翻。整体结构车房的调平效果较佳,自动化水平高,操作简单,同时能够保证作业的安全性。
[0017]锁紧机构能够开合,配合移动底座上的内环槽,以使车房能够与移动底座拆卸和连接,拆卸效率高,可靠性高,拆卸结构稳定,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轴侧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另一视角的轴侧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车房去除移动底座的正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自动升降支撑臂的轴侧视图;
[0024]图6是本技术自动升降支撑臂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7是本技术双向转动机构的爆炸视图;
[0026]图8是本技术锁紧机构闭合的轴侧视图;
[0027]图9是本技术锁紧机构开合时与螺栓的轴侧视图;
[0028]图10是本技术锁紧机构的爆炸视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30]图12是本液压缸与基准面的偏角示意图;
[0031]图13是本升降支腿的轴侧视图;
[0032]图14是本升降支腿的局部剖视图;
[0033]图中:车房1;承重板101;移动底座2;对接板201;内环槽202;液压缸3;自动升降支
撑臂4;双向转动机构5;转动座501;第一齿轮502;第二齿轮503;转轴504;转环505;第一电机506;承接环507;支杆508;升降机构6;固定座601;固定支腿602;螺母座603;第一锥齿轮604;第二锥齿轮605;三级减速齿轮606;把手607;转动杆608;锁紧机构7;锁紧座701;滑槽7011;通孔7012;卡片702;连接柱7021;转动柱座7022;第二转环703;连杆704;定位环705;伸缩腿8;螺栓9;高度传感器10;基准面11;水平倾斜传感器12;升降支腿13;连接板1301;支撑支腿1302;第二升降机构1303;驾驶仓14;主服务器15;基站16;压力传感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

14中,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包括车房1,车房1底部设置在可拆卸的移动底座2上,车房1底部设有多个液压缸3,液压缸3底部设有自动升降支撑臂4,自动升降支撑臂4与移动底座2连接,自动升降支撑臂4包括滑动的伸缩腿8、顶部的双向转动机构5、中部的升降机构6和底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车房(1),车房(1)底部设置在可拆卸的移动底座(2)上,车房(1)底部设有多个液压缸(3),液压缸(3)底部设有自动升降支撑臂(4),自动升降支撑臂(4)与移动底座(2)连接,自动升降支撑臂(4)包括滑动的伸缩腿(8)、顶部的双向转动机构(5)、中部的升降机构(6)和底部的锁紧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是:双向转动机构(5)包括转动座(501),转动座(501)底部设有转动的支杆(508),转动座(501)顶部设有承接环(507),承接环(507)与液压缸(3)连接,转动座(501)相对于承接环(507)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是:支杆(508)上设有转轴(504),转轴(504)上设有第二齿轮(503),第二齿轮(503)上设有啮合的第一齿轮(502),支杆(508)上设有第一电机(506),第一电机(506)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502)连接;转动座(501)上设有转环(505),承接环(507)上设有环形的槽,转环(505)抵靠在承接环(507)的环形的槽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是:升降机构(6)包括固定座(601),固定支腿(602)设置在固定座(601)内,伸缩腿(8)抵靠在中空的固定支腿(602)内滑动,螺母座(603)设置在伸缩腿(8)的一端,螺母座(603)上设有螺纹连接的转动杆(608),转动杆(608)一端与支杆(508)转动连接,固定座(601)与支杆(50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房的自动调平装置,其特征是:转动杆(608)上设有第一锥齿轮(604),固定座(601)外侧设有三级减速齿轮(606),三级减速齿轮(606)上设有第二锥齿轮(605),三级减速齿轮(606)与第二锥齿轮(605)连接,第一锥齿轮(604)与第二锥齿轮(605)啮合,三级减速齿轮(606)与把手(607)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魔里卡智能车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