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国专利>正文

一种隐形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74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形窗体。包括窗骨体架和窗骨体架内的窗体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骨体架设于墙体内,窗骨体架和扇叶之间设有转动撑杆,在窗体骨架内设有转动盘,转动撑杆一端与夹钳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转动盘,在窗骨体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滑轮,每组滑轮分别通过活动线连接在一起,两组滑轮通过启动作用轮连接,所述启动作用轮连接电机。所述转动盘的外沿与窗骨体架固定连接,内设滚珠,滚珠内的钢圈与转动撑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自动隐形增大空气流动量,且结构简单、安装简易、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隐形增大空气流动窗装置,特别是一种隐形窗体
技术介绍
为达到房间内通风的效果,人们在构建房屋的时候都会为房间设置窗户以实现空 气流通,传统窗户由两扇以上的窗扇通过活页设置于窗框上,再由插销实现其开启或关闭, 这种窗户虽实用,但使用繁琐,开关都需人力控制,而且外形不美观。2003. 07. 16,中国专利 局公布了一种名为“隐形窗”的技术(公告号CN2560731),它是将轨道窗框固定在窗 口和墙体上预留的隐窗孔内,窗扇沿着轨道可以推入窗口两边的隐窗孔内,也可以同时推 入一个隐窗孔内。该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实用价值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隐形窗体,本技术能自 动隐性增大空气流动量,且结构简单、安装简易、使用方便。同时,该隐形窗不占室内空间, 视野宽阔、通风良好,隐藏在墙内,不怕大风吹打,使用寿命长。给现代房屋建设提高了一个 新档次,给住户创造了一个明亮的生活空间。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形窗体,包括窗骨体架和窗骨体架内的窗体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骨体 架设于墙体内,窗骨体架和扇叶之间设有转动撑杆,在窗体骨架内设有转动盘,转动撑杆一 端与夹钳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转动盘,在窗骨体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滑轮,每组滑 轮分别通过活动线连接在一起,两组滑轮通过启动作用轮连接,所述启动作用轮连接电机。所述转动盘的外沿与窗骨体架固定连接,内设滚珠,滚珠内的钢圈与转动撑杆固 定连接。在扇叶的边沿外侧设置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钢片或塑料构成。所述扇叶外侧设有防盗钢架。顺开电源间或遥控器,电线送电到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转动,通过皮带使启动作用 轮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活动线按顺时针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扇叶在转动盘、转动撑杆、稳固 定点和滑轮、窗体骨架及铗钳的作用下打开,窗内空气增大空气流通量。本技术转动 撑杆一端与夹钳牢不可分,另一端与转动盘连接,转动盘外圈与窗骨体架固定,内部滚珠内 的钢圈与转动撑杆固定,形成转动撑杆通过转动盘内的滚珠内环与转动撑杆固定,从而使 转动撑杆可受力而转动;活动线与扇叶两端边缘穿孔或与边缘交点形成稳固定点,作用于 拉动窗体级控制扇叶之间的距离;活动线受制于滑轮,在活动线经过启动作用轮时,均各自 在启动作用轮上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各不影响。夹钳和稳固定点均隐藏于墙体内,径窗户四 周的装饰物遮掩后,只能看到窗骨体架及扇叶,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实现隐形的效果;扇叶 的上下边沿设置由钢片或塑料材料制成的保护体,这样,可有效防止关闭扇叶时由于惯性作用于窗骨体架上而导致撞坏,同时,可达到美观的效果;在窗体扇叶外周设置防盗钢架, 能有效实现安全防盗的效果。人住在房屋中,有时不喜欢窗外风的吹袭,则可开启后让窗扇上斜,风通过窗扇作 用吹向室内上空,而让人感到空气清新。反之,若欲吹风,则开启后让窗扇往下斜,风则可吹 室内下部分或适当调整。此外,在制作窗扇时可将其加厚,让其更牢固。还可以在每两张玻 璃沾为一扇之间或单张的一边加两片以上的钢片,其钢片与铗钳连牢为一体,这样,不仅使 窗扇更显美观华丽,而且还具备防盗功能,不用再安装钢筋防护栏。达到活动防盗的功能。另外,一扇窗用3块、4块等按上述方式制作,平时可将窗扇开启至平衡处,上可放 置花盆、鱼缸、鸟笼或各类装饰品,达到多功能效果。由于两端隐蔽于墙体间,能达到整个装 置隐形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窗骨体架,2为窗体扇叶、3为夹钳、4为转动撑杆、5为转动盘、6为稳固定 点、7为活动线、8为滑轮、9为启动作用轮、10为皮带、11为微型电机、12为电线、13为电源 闸、14为装饰板、15为距离、16为保护体、17为防盗钢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 隐形窗体,包括窗骨体架1和窗骨体架内的窗体扇叶2,所述窗骨体架1设于墙体内,窗骨 体架1和扇叶2之间设有转动撑杆4,在窗体骨架1内设还有转动盘5,转动撑杆4 一端与 夹3钳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转动盘5,在窗骨体架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滑轮8,每组 滑轮8分别通过活动线7连接在一起,两组滑轮8通过启动作用轮9连接,所述启动作用轮 9通过皮带10连接电机11。转动盘5的外沿与窗骨体架1固定连接,内设滚珠,滚珠内的 钢圈与转动撑杆4固定连接。在扇叶2的边沿外侧设置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钢片或塑料 构成。所述扇叶2外侧设有防盗钢架17。顺开电源闸13或遥控器,电线12送电到微型电 机11,微型电机11转动,通过皮带10使启动作用轮9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活动线7按顺时 针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扇叶2在转动盘5、转动撑杆4、稳固定点6和滑轮8、窗体骨架1及 铗钳3的作用下打开,窗内空气增大空气流通量。本技术转动撑杆4 一端与夹钳3牢 不可分,另一端与转动盘5连接,转动盘5外圈与窗骨体架1固定,内部滚珠内的钢圈与转 动撑杆4固定,形成转动撑杆4通过转动盘5内的滚珠内环与转动撑杆4固定,从而使转动 撑杆4可受力而转动;活动线7与扇叶2两端边缘穿孔或与边缘交点形成稳固定点6,作用 于拉动窗体扇叶2及控制窗体扇叶2之间的距离;活动线7受制于滑轮8,在活动线7经过 启动作用轮9时,均各自在启动作用轮9上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各不影响。夹钳3和稳固定 点6均隐藏于墙体内,径窗户四周的装饰板14遮掩后,只能看到窗骨体架1及扇叶2,以确 保在使用过程中实现隐形的效果;扇叶2的上下边沿设置由钢片或塑料材料制成的保护体 16,这样,可有效防止关闭扇叶2时由于惯性作用于窗骨体架1上而导致撞坏,同时,可达到 美观的效果;在窗体扇叶2外周设置防盗钢架17,能有效实现安全防盗的效果。人住在房 屋中,有时不喜欢窗外风的吹袭,则可开启后让窗扇2上斜,风通过窗体扇叶2作用吹向室内上空,而让人感到空气清新。反之,若欲吹风,则开启后让窗体扇叶2往下斜,风则可吹室 内下部分或适当调整。此外,在制作窗体扇叶2时可将其加厚,让其更牢固。还可以在每窗 体扇叶2沾为一扇之间或单张的一边加两片以上的钢片,其钢片16与夹钳3连牢为一体, 这样,不仅使窗体扇叶2更显美观华丽,而且还具备防盗功能,不用再安装钢筋防护栏。达 到活动防盗的功能。另外,一扇窗用3块、4块等按上述方式制作,平时可将窗体扇叶2开启 至平衡处,上可放置花盆、鱼缸、鸟笼或各类装饰品,达到多功能效果。由于两端隐蔽于墙体 间,能达到整个装置隐形的效果。权利要求一种隐形窗体,包括窗骨体架(1)和窗骨体架(1)内的扇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骨体架(1)设于墙体内,窗骨体架(1)和扇叶(2)之间设有转动撑杆(4),在窗体骨架(1)内设有转动盘(5),转动撑杆(4)一端与夹钳(3)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转动盘(5),在窗骨体架(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滑轮(8),每组滑轮(8)分别通过活动线(7)连接在一起,两组滑轮(8)通过启动作用轮(9)连接,所述启动作用轮(9)连接微型电机(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5)的外沿与窗骨 体架(1)固定连接,内设滚珠,滚珠内的钢圈与转动撑杆(4)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形窗体,包括窗骨体架(1)和窗骨体架(1)内的扇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骨体架(1)设于墙体内,窗骨体架(1)和扇叶(2)之间设有转动撑杆(4),在窗体骨架(1)内设有转动盘(5),转动撑杆(4)一端与夹钳(3)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转动盘(5),在窗骨体架(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滑轮(8),每组滑轮(8)分别通过活动线(7)连接在一起,两组滑轮(8)通过启动作用轮(9)连接,所述启动作用轮(9)连接微型电机(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