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温控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70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5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温控机组,包括壳体、隔板、冷媒换热器、压缩机、风机、板式换热器、水泵以及送水管;隔板将安装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二空间的上侧;冷媒换热器设置于第一空间内;压缩机设置于第一空间内;板式换热器设置于第二空间内,通过连接管路与冷媒换热器和压缩机相连通,用于与进入第二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进水口;冷媒循环回路,使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媒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中进行循环;水泵设置于第二空间内,与外接水源相连通,水泵上开设有送水口,送水口和进水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送水管连接于进水口和送水口之间,用于将水泵泵入的水流输送至板式换热器内。内。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温控机组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温控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应用于储能行业的液冷温控机组基本上为整体式,氟系统和液冷系统无明显的区分,结构形式比较单一,且基本上为数控加工,整机的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液冷温控机组,通过重新布局液冷温控机组,将氟系统和液冷系统分别设置在液冷温控机组的上下侧,中间通过氟系统的蒸发管路和冷凝管路将扶系统和液冷系统连接在一起,成本较低,具有结构形式简单、成本优势大和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0005]根据本申请的液冷温控机组,包括:壳体、隔板、冷媒换热器、压缩机、风机、板式换热器、水泵以及送水管;壳体内形成有安装空间;顶板和底座,分别设置于壳体的顶部和底部,顶板和底座之间的壳体的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隔板设置于安装空间内,隔板将安装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二空间的上侧;冷媒换热器设置于第一空间内,用于与进入第一空间内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压缩机设置于第一空间内,且与冷媒换热器相连通;风机设置于第一空间内,用于驱动外部空气与冷媒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板式换热器设置于第二空间内,通过连接管路与冷媒换热器和压缩机相连通,用于与进入第二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进水口;冷媒循环回路,使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媒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中进行循环;水泵设置于第二空间内,与外接水源相连通,水泵上开设有送水口,送水口和进水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送水管连接于进水口和送水口之间,用于将水泵泵入的水流输送至板式换热器内。
[0006]本申请在液冷温控机组内设置有上下设置的氟系统和液冷系统,在常规的空调室外机的基础上快速改造为液冷温控机组,具体为将液冷温控机组的整体系统分为两部分,分为氟系统和液冷系统,氟系统和液冷系统分别设置在机组的上下侧,上侧为氟系统,下侧为液冷系统,中间通过氟系统的蒸发管路和冷凝管路将两个系统连接在一起,具有整机重量轻、结构形式简单、成本较低且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同时将板式换热器的进水口和水泵的送水口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可以使得送水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减少了管路的折弯数量,降低管路内的流阻,降低流量损失,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上开设有出水口,液冷温控机组包括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与板式换热器相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设于出水口,并向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液冷温控机组还包括连接于水泵的回水管和膨胀水箱,膨胀水箱通过供水管连接于回水管上。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冷温控机组包括排液阀,排液阀设置于出水管上,且排
液阀设置于出水管上靠近底座的一侧。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液冷温控机组包括注液阀和水温传感器,注液阀和水温传感器设置于回水管上靠近出水口的一端。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水口设置于板式换热器上靠近水泵的一侧,且进水口靠近顶板设置。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送水口设置于水泵上靠近顶板的一侧。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冷温控机组包括自动排气阀,自动排气阀设置于送水管上,且自动排气阀设置于送水管上靠近顶板的一侧。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第一方向连接于顶板的两侧,板式换热器靠近第一侧板设置,水泵靠近第二侧板设置。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壳体的两侧,水泵靠近第一侧板设置,板式换热器靠近第二侧板设置。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温控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温控机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温控机组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温控机组的穿线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温控机组的第二空间的俯视图;
[0022]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温控机组的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温控机组的液冷系统的俯视图;
[0024]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温控机组的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1;
[0025]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温控机组的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2;
[0026]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液冷温控机组的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2;
[0027]以上各图中:壳体1;顶板11;底座12;面板13;第一面板13a;第二面板13b;侧板14;第一侧板14a;第二侧板14b;背板15;出风口16;隔板2;第一空间21;第二空间22;穿线孔23;冷媒换热器3;压缩机4;风机5;板式换热器6;连接管路61;进水口62;水泵7;送水口71;膨胀水箱8;水管路9;送水管91;回水管92;出水管93;供水管94;水温传感器101;水压传感器102;排液阀103;自动排气阀10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0029]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0030]参照图1

4,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温控机组,包括壳体1、隔板2、冷媒换热器3、压缩机4、风机5、板式换热器6、冷媒循环回路、水泵7以及送水管91。
[0031]壳体1的前侧为液冷温控机组使用时面向用户的一侧,壳体1的后侧为与壳体1的前侧相对应的一侧。
[0032]壳体1包括顶板11、底座12、面板13、背板15和侧板14,面板13设置于壳体1的前侧,背板15设置于壳体1的后侧,顶板11设置于面板13和背板15的顶端,底座12设置于面板13和背板15的底端,侧板14包括第一侧板14a和第二侧板14b,第一侧板14a和第二侧板14b分别连接于面板13的左右两侧。
[0033]顶板11和底座12之间的壳体1的高度方向为第一方向。
[0034]第一侧板14a和第二侧板14b之间的壳体1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
[0035]顶板11、底座12、面板13、背板15和侧板14之间相互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温控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形成有安装空间;顶板和底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的壳体的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隔板,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的上侧;冷媒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用于与进入所述第一空间内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且与所述冷媒换热器相连通;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用于驱动所述外部空气与所述冷媒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板式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冷媒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相连通,用于与进入所述第二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进水口;冷媒循环回路,使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媒换热器和所述板式换热器中进行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与外接水源相连通,所述水泵上开设有送水口,所述送水口和所述进水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送水管,连接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送水口之间,用于将所述水泵泵入的水流输送至所述板式换热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温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液冷温控机组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出水口,并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温控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温控机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郭强崔文福司传岭焦涛刘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