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车辆空调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169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车辆空调系统以及车辆,包括:进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换热支管,换热支管具有换热进口和换热出口,换热进口与进口集流管连通,换热出口与出口集流管连通;调节件,调节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进口集流管内或换热支管内,调节件与换热进口的形状相适配,以使调节件对换热进口进行封堵、或对换热进口进行避让、或对换热进口的部分进行封堵。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换热器的参与换热的冷媒量进行精准控制的技术问题。媒量进行精准控制的技术问题。媒量进行精准控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车辆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车辆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大巴空调系统多采用铜管率翅片换热器。根据换热能力需求,一般通过压缩机、风机、节流阀等对制冷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量进行调节。
[0003]然而,这样的调节往往不一定能够对进入换热器的冷媒流量进行准确调节,从而无法实现根据实际需求对制冷量或制热量进行精准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车辆空调系统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换热器的参与换热的冷媒量进行精准控制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
[0006]进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
[0007]换热支管,换热支管具有换热进口和换热出口,换热进口与进口集流管连通,换热出口与出口集流管连通;
[0008]调节件,调节件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进口集流管内或换热支管内,调节件与换热进口的形状相适配,以使调节件对换热进口进行封堵、或对换热进口进行避让、或对换热进口的部分进行封堵。
[0009]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
[0010]驱动件,驱动件与调节件驱动连接,驱动件设置在进口集流管的管外,驱动件设置在换热支管的管外。
[0011]进一步地,驱动件的驱动端可转动地设置,调节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进口集流管内;换热器还包括:
[0012]传动杆件,传动杆件的至少部分伸出于进口集流管的端部设置并与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调节件与传动杆件连接,以使驱动件通过传动杆件带动调节件转动。
[0013]进一步地,传动杆件包括:
[0014]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沿进口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伸出于进口集流管的端部设置并与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
[0015]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调节件连接,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传动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传动杆的延伸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
[0016]进一步地,进口集流管为圆管结构,调节件为与进口集流管的内壁相适配的弧形板,第一传动杆设置在进口集流管的对称轴处。
[0017]进一步地,换热支管为多个,多个换热支管沿进口集流管的轴向间隔设置,调节件为条形板,条形板沿进口集流管的轴向延伸,条形板在进口集流管的轴向上的长度至少大
于相邻两个换热支管在进口集流管的轴向上的安装总长度。
[0018]进一步地,换热支管为多个,多个换热支管沿进口集流管的周向间隔设置,调节件沿进口集流管的周向延伸,调节件在进口集流管的周向上的弧长至少大于相邻两个换热支管在进口集流管的周向上的总弧长。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系统,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
[0020]其中,室内换热器采用上述提供的换热器;和/或,
[0021]室外换热器采用上述提供的换热器。
[0022]进一步地,室外换热器安装在车辆的车顶上,室外换热器凸出于车辆的车顶设置。
[0023]进一步地,室外换热器的进口集流管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集流管均与车顶的顶面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支管平行于车顶的顶面设置。
[0024]进一步地,室内换热器安装在车辆内,室内换热器设置在车辆的顶棚处;室内换热器的进口集流管和室内换热器的出口集流管分别设置在车辆的顶棚的两侧,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支管平行于车辆的车顶的顶面设置。
[0025]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提供的车辆空调系统。
[002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调节件的位置进行调节,能够便于利用调节件对换热进口进行封堵、或对换热进口进行避让、或对换热进口的部分进行封堵,从而能够便于对流经换热进口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通过对调节件的调节实现对换热器的控制,从而便于满足车内不同的制冷制热需求,控制更为精准。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对换热进口进行遮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对换热进口进行部分遮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对换热进口进行避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对周向的多个换热进口进行遮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对周向的多个换热进口中的部分进行遮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对周向的多个换热进口进行避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驱动件与传动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提供的车辆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9]10、进口集流管;
[0040]20、出口集流管;
[0041]30、换热支管;31、换热进口;32、换热出口;
[0042]40、调节件;
[0043]50、驱动件;
[0044]60、传动杆件;61、第一传动杆;62、第二传动杆;
[0045]70、室内换热器;80、室外换热器;90、四通阀;100、压缩机;110、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4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7]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进口集流管10、出口集流管20、换热支管30和调节件40,换热支管30具有换热进口31和换热出口32,换热进口31与进口集流管10连通,换热出口32与出口集流管20连通。调节件4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进口集流管10内或换热支管30内,调节件40与换热进口31的形状相适配,以使调节件40对换热进口31进行封堵、或对换热进口31进行避让、或对换热进口31的部分进行封堵。
[0048]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通过对调节件40的位置进行调节,能够便于利用调节件40对换热进口31进行封堵、或对换热进口31进行避让、或对换热进口31的部分进行封堵,从而能够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口集流管(10)和出口集流管(20);换热支管(30),所述换热支管(30)具有换热进口(31)和换热出口(32),所述换热进口(31)与所述进口集流管(10)连通,所述换热出口(32)与所述出口集流管(20)连通;调节件(40),所述调节件(4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进口集流管(10)内或所述换热支管(30)内,所述调节件(40)与换热进口(31)的形状相适配,以使所述调节件(40)对所述换热进口(31)进行封堵、或对所述换热进口(31)进行避让、或对所述换热进口(31)的部分进行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驱动件(50),所述驱动件(50)与所述调节件(40)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50)设置在所述进口集流管(10)的管外,所述驱动件(50)设置在所述换热支管(30)的管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0)的驱动端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调节件(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进口集流管(10)内;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传动杆件(60),所述传动杆件(60)的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进口集流管(10)的端部设置并与所述驱动件(50)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调节件(40)与所述传动杆件(60)连接,以使所述驱动件(50)通过所述传动杆件(60)带动所述调节件(40)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件(60)包括:第一传动杆(61),所述第一传动杆(61)沿所述进口集流管(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传动杆(61)的一端伸出于所述进口集流管(10)的端部设置并与所述驱动件(50)的驱动端连接;第二传动杆(62),所述第二传动杆(62)的一端与所述调节件(40)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杆(6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6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传动杆(61)的延伸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集流管(10)为圆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