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法在白木香树上生产沉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673 阅读:1511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输液法在白木香树上生产沉香,是在白木香树的树干上钻孔,用输液法将沉香促香剂缓缓滴入白木香树体中;间隔2~3个月施加一次,处理6~12个月后,割取树干中形成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棕色变色木质部,经晒干即为沉香;所述沉香促香剂是将植物激素溶液与化学试剂溶液混合而成;所述化学试剂是铁盐或钠盐。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利用诱导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沉香的产量,缩短沉香的生产周期,结香效果显著,适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生产,能有效地缓解了沉香的供需矛盾,对白木香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循环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输液法在白木香树上诱导生产沉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别名土沉香,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我国特有种,是我国名贵芳香类药材沉香的唯一植物来源,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沉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名贵中药,入药已有上千年历史。因其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深得人们喜爱,在熏香香料方面需求量一直非常大,香港也因其历史上盛产和出口沉香而得名。 白木香正常生长情况下无法生成沉香,沉香是指白木香在受到外界伤害之后于其伤口附近凝结的含有树脂的木块,通常要积累数年才能形成,自然产出率非常低。由于沉香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沉香低产出的矛盾造成沉香价格一直攀升。在沉香高价值(目前特级沉香块国际成交价高达10000美元/公斤)的驱使下,白木香野生资源遭到掠夺式过度砍伐,其原始林基本破坏殆尽。 1999年白木香被列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并收载于《中国植物红皮书》。2000年白木香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植物红色名录》。2004年白木香连同产于东南亚等各国用于生产沉香的沉香属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ITES,即华盛顿公约)附录。 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珍稀濒危白木香资源,海南、广东等地已开展大规模白木香人工种植。人工种植的白木香必须施加人工的处理才能结香,传统的人工结香方法操作复杂,沉香得率很低,成本高,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因此,如何充分提高白木香结香效率,缓解沉香供需矛盾成为当前生产上的关键问题。为加速和提高白木香结香量,自上个世纪70年代国内外就开展了机械伤害、化学伤害及真菌侵染等多方面研究,加速白木香结香,但结香效率均不高且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输液法在白木香树上生产沉香的方法,其是利用人工诱导的方式有效地縮短沉香的生产周期,大大提高沉香的产量,使之适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的生产,为白木香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原理利用由植物激素和化学试剂制备的沉香促香剂作用于白木香树体内,充分接触白木香树体内的木质部,通过树本身的疏导组织,使促香剂从树的基部延伸至树梢,加快白木香树启动防御反应产生次生代谢物,经过积累,最终在白木香树干内形成沉香,从而达到诱导白木香树通体结香的目的。经诱导作用6 12个月后树干中结香部位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棕色的变色木质部,经晒干后得到沉香。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种利用输液法在白木香树上诱导生产沉香的方法,是在白木香树离地45 55cm高树干上钻孔,用输液法将沉香促香剂缓缓滴入白木香树体中,然后封住孔洞,防止沉香诱导剂流出和雨水冲刷。间隔2 3个月施加一次,处理6 12个月后,割取树干中形成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棕色变色木质部,经晒干即为沉香。所述沉香促香剂是将1 %的植物激素溶液与1%的化学试剂溶液按体积比为1 : 10 1 : 100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化学试剂是铁盐或钠盐。 所述植物激素是茉莉酸甲酯、乙烯利或生长素中的一种或混合。 所述铁盐是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 所述钠盐是醋酸钠或氯化钠。 所述白木香树是指具有5 10年树龄,胸径大于10cm的白木香树。 所述在白木香树树干上钻孔的深度为5 8cm。 白木香树锯倒后留下的树桩在5年后将再次长成适合人工结香的白木香树。 参照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制取沉香油,并对所得沉香样品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精密称取沉香药材粉末2. 0g,置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50ml,塞紧,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取下圆底烧瓶,塞紧,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即得沉香油。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t:干燥3小时,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以干燥品计算药材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对沉香随机挑选三份样品的醇浸出物进行了含量测定,同一批样品平行试验5次,得实验产出的沉香样品浸出物含量均^ 10%,达到药典要求水平。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沉香样品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 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利用诱导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沉香的产量,縮短沉香的生产周期,结香效果显著,适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生产沉香,能有效地缓解了沉香的供需矛盾,对白木香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循环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用非限定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选取5年以上树龄,胸径大于10cm的白木香树,在距离地面47cm处,垂直树干使用普通电钻,钻头。=0. 6cm,钻一深7 8cm(超过树体直径的1/2为佳)的孔。取1%的茉莉酸甲酯溶液80ml、l^的硫酸亚铁溶液920ml配制成1000ml的沉香促香剂,通过对钻孔进行树体输液的方式施加促香剂(施加后用橡胶塞封住孔洞,防止沉香诱导剂流出和雨水冲刷),间隔2 3个月施加一次,每次施加1000ml。对白木香树干处理6 12个月后,采用肉眼观察创伤周围棕褐色的变色木材的厚度,初步断定白木香结香效果,然后割取创伤周围形成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褐色的变色木质部,经晒干后得到沉香。 实施例二 选取10年树龄的白木香树,在距离地面53cm处,垂直树干使用普通电钻,钻头①=0. 6cm,钻一深8cm的孔。取1 %的乙烯利溶液10ml、 1 %的生长素溶液5ml、 1 %的氯化钠溶液985ml配制成1000ml的沉香促香剂,通过对钻孔进行树体输液的方式施加促香剂(施加后用橡胶塞封住孔洞,防止沉香诱导剂流出和雨水冲刷),间隔2 3个月施加一次,每次施加1000ml 。对白木香树干输液法处理6 12个月后,采用肉眼观察创伤周围棕褐色变色木材的厚度,初步断定白木香结香效果,然后割取创伤周围形成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褐色的变色木质部,经晒干后得到得沉香。 实施例三 选取3年树龄,胸径5cm左右的白木香树,在距离地面45cm处,垂直树干使用普通电钻,钻头。=0. 3cm,钻一深2 3cm的孔。取1 %的乙烯利溶液30ml、 1 %的生长素溶液10ml、l^的醋酸钠溶液960ml配制成1000ml的沉香促香剂,通过对钻孔进行树体输液的方 式施加促香剂(施加后用橡胶塞封住孔洞,防止沉香诱导剂流出和雨水冲刷),间隔2 3 个月施加一次,每次施加lOOOml。对白木香树干输液法处理6 12个月后,采用肉眼观察 创伤周围棕褐色变色木材的厚度,初步断定白木香结香效果,然后割取创伤周围形成的棕 褐色油状物及黄褐色的变色木质部,经晒干后得到得沉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输液法在白木香树上诱导生产沉香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白木香树离地45~55cm高树干上钻孔,用输液法将沉香促香剂缓缓滴入白木香树体中,然后封住孔洞;间隔2~3个月施加一次,处理6~12个月后,割取树干中形成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棕色变色木质部,经晒干即为沉香;所述沉香促香剂是将1%的植物激素溶液与1%的化学试剂溶液按体积比为1∶10~1∶100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化学试剂是铁盐或钠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和杨云张争孟慧冯锦东甘炳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1年07月07日 14:42
    沉香树怎样结香的???不是用诱导剂的吗??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