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PS前级升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1224 阅读:4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PS前级升压装置,包括:选择开关(130);功率因数电感(140);公共升压电路(150),包括:依次耦合的,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和第三开关(Q3);整流电路(160),包括:整流二极管(D5)和整流二极管(D6);以及,滤波电路(170),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电池模式与市电模式的主功率元件最大的复用,同时获得了更高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PS前级升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UPS电源中,为了满足功率因数和谐波的等级要求以及后级的变换器(Converter)转换电压要求,通常需对市电输入进行升压,或功率因素校正。在市电不满足要求时,则需要电池供电,这样也需要对电池的电压直接进行升压,供给后级转换使用。 因此,现有的UPS前级升压装置的拓扑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则是把市电升压与电池升压的电路分开,其市电模式下采用一个电感就可以实现正负BUS的升压,电池的升压则完全靠另外的变换器来实现;另外一则是市电升压与电池升压的电路合在一起,但其市电升压及电池升压需采用两个电感才可以实现正负BUS的升压,同时根据电池的配置状况不同又可分为单电池组和双电池组两类。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电路都凸显出主功率元件复用性差的问题,在中小功率的场合显的性价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电池模式与市电模式的主功率元件最大的复用,同时获取更高的性价比的UPS前级升压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PS前级升压装置,包括 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接入交流电输入或者电池输入; 功率因数电感,其一端耦合于所述选择开关; 公共升压电路,包括依次耦合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一端与所述功率因数电感的另一端耦合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的一端耦合于接地节点;所述第三开关另一端与电池输入的负极耦合于第二节点; 整流电路,包括其一端耦合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正向输出端的整流二极管、其一端耦合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的整流二极管,和,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另一端耦合于所述电池输入负极的整流二极管;所述整流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相反,所述整流二极管正极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相互耦合;以及, 滤波电路,包括其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另一端耦合于所述接地节点的第一电容,和,其一端耦合于所述接地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的第二电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不论在选择交流电输入或者电池输入,都能够共用公共升压电路,即通过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选择接通或断开,实现UPS前级升压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增加公共升压电路的驱动能力,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开关并联了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开关并联了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开关并联了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相互反向耦合,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相对于所述接地节点方向相反。 其中,两个耦合于同一节点的二极管,如其同时指向或同时背向该节点,则称两二极管相对于该节点方向相同,否则,则称相对于该节点方向相反。 优选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分别采用M0S管,或其他任意可控的开关元件。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UPS前级升压装置,包括 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接入交流电输入或者电池输入; 功率因数电感,其一端耦合于所述选择开关; 公共升压电路,包括依次闭环耦合的,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 其中,所述整流二极管的一端、所述整流二极管的一端和所述功率因数电感的另一端同时耦合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和第三开关的一端耦合于接地节点;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和整流二极管的另一端与电池输入的负极耦合于第二节点,所述整流二极管和所述整流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相反; 整流电路,包括其一端耦合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正向输出端的整流二极管、其一端耦合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的整流二极管,和,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另一端耦合于所述电池输入负极的整流二极管;所述整流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相反,所述整流二极管正极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相互耦合;以及, 滤波电路,包括其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另一端耦合于所述接地节点的第一电容,和,其一端耦合于所述接地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的第二电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不论在选择交流电输入或者电池输入,都能够共用公共升压电路,即通过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选择接通或断开,实现UPS前级升压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增加公共升压电路的驱动能力,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开关并联了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开关并联了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相互反向耦合,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相对于所述接地节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分别采用M0S管,或其他任意可控的开关元件。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UPS前级升压装置,包括 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接入交流电输入或者电池输入; 功率因数电感,其一端耦合于所述选择开关; 公共升压电路,包括依次闭环耦合的,整流二极管、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其中,所述整流二极管的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和所述功率因数电感的另一端同时耦合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和第三开关的一端耦合于接地节点,所述第三开关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池输入的负极耦合于第二节点; 整流电路,包括其一端耦合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正向输出端的整流二极管、其一端耦合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的整流二极管,和,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另一端耦合于所述电池输入负极的整流二极管;所述整流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相反,所述整流二极管正极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相互耦合;以及, 滤波电路,包括其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另一端耦合于所述接地节点的第一电容,和,其一端耦合于所述接地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的第二电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不论在选择交流电输入或者电池输入,都能够共用公共升压电路,即通过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选择接通或断开,实现UPS前级升压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增加公共升压电路的驱动能力,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开关并联了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开关并联了第三二极管,所述第四开关并联了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相互反向耦合,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相对于所述接地节点方向相反,所述整流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分别采用M0S管,或其他任意可控的开关元件。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UPS前级升压装置,包括 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接入交流电输入或者电池输入; 功率因数电感,其一端耦合于所述选择开关; 公共升压电路,包括依次闭环耦合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和所述功率因数电感的另一端同时耦合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和第三开关的一端耦合于接地节点,所述第三开关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池输入的负极耦合于第二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PS前级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开关(130),用于选择接入交流电输入(110)或者电池输入(120);功率因数电感(140),其一端耦合于所述选择开关(130);公共升压电路(150),包括:依次耦合的,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和第三开关(Q3);其中,所述第一开关(Q1)一端与所述功率因数电感(140)的另一端耦合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二开关(Q2)的一端与第三开关(Q3)的一端耦合于接地节点;所述第三开关(Q3)另一端与电池输入(120)的负极耦合于第二节点;整流电路(160),包括:其一端耦合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正向输出端的整流二极管(D5)、其一端耦合于所述第一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的整流二极管(D6),和,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另一端耦合于所述电池输入(120)负极的整流二极管(D4);所述整流二极管(D5)和整流二极管(D6)相对于所述第一节点方向相反,所述整流二极管(D4)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6)的正极相互耦合;以及,滤波电路(170),包括:其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另一端耦合于所述接地节点的第一电容(C1),和,其一端耦合于所述接地节点,另一端耦合于所述UPS前级升压装置的负向输出端的第二电容(C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伦全李和明庄书琴贺锋顾亦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