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06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设置在预制柱两端的钢接头;上预制柱的下端与下预制柱上端通过钢接头连接;钢接头包括钢筒,所述钢筒的内部焊接有垂直于钢筒侧壁的水平钢板,所述水平钢板上开设有与预制柱的纵筋对应的柱纵筋预留孔,所述纵筋穿过柱纵筋预留孔与水平钢板锚固;所述钢筒的下部套在预制柱上并与预制柱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预制柱端部设置钢接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法兰连接的方式实现上下预制柱的连接,拼装方便、连接性能可靠、施工效率高;并且在钢接头内焊接水平钢板,将柱纵筋与水平钢板锚固,更好的实现上下预制柱间力的传递。更好的实现上下预制柱间力的传递。更好的实现上下预制柱间力的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特点。近年来,国家连续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下装配式建筑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构件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楼板、预制墙、预制楼梯等。
[0003]现阶段钢筋混凝土预制柱大多数为全预制柱,上下柱拼装多采用套筒灌浆的方式进行拼装其拼装要求精度大,且套筒灌浆过程繁琐,耗时久,拼装质量难以保证。
[0004]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是本领域内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性能,包括:生产、运输和施工便利性、结构抗震安全可靠、抗震韧性优越(震后不需修复或稍许修复即可恢复结构的使用功能),即具备简单(simple)、安全(safe)、可持续且韧性好(sustainable)的特点,专利技术人课题组研发了系列装配式建筑“3S”技术体系,本专利为其中的装配式韧性框架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具有成本低、拼装方便、连接性能可靠、施工效率高的特点。
[0006]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预制柱,上下柱拼装多采用套筒灌浆的方式进行拼装其拼装要求精度大,且套筒灌浆过程繁琐,耗时久,拼装质量难以保证。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设置在预制柱两端的钢接头;
[0009]上预制柱的下端与下预制柱上端通过钢接头连接;
[0010]钢接头包括钢筒,所述钢筒的内部焊接有垂直于钢筒侧壁的水平钢板,所述水平钢板上开设有与预制柱的纵筋对应的柱纵筋预留孔,所述纵筋穿过柱纵筋预留孔与水平钢板锚固;
[0011]所述钢筒的下部套在预制柱上并与预制柱混凝土浇筑在一起。
[0012]本技术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进一步的,上预制柱下端的钢接头与下预制柱上端的钢接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法兰连接。
[0013]本技术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钢筒内部设置两道水平钢板,所述纵筋与其中一道水平钢板锚固。
[0014]本技术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进一步的,当钢接头内部设置一道水平钢板,且上下预制柱在梁柱节点高度范围内连接时,所述水平钢板的设置位置与梁纵筋的位置对齐。
[0015]本技术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进一步的,当预制柱为空心叠合柱时,所述水平钢板的中部开设有后浇混凝土预留孔;上预制柱与下预制柱之间设有抗剪销栓或者附加锚杆;
[0016]当上预制柱与下预制柱之间连接抗剪销栓时,所述抗剪销栓竖直设置在预制柱中心处,其上端插入上预制柱内,下端插入下预制柱内;
[0017]当上预制柱与下预制柱之间连接附加锚杆时,附加锚杆至少设置两根,且位于预制柱内腔的边缘处;所述附加锚杆一端与其中一节预制柱上的水平钢板锚固,另一端插入另一节预制柱的空腔内。
[0018]本技术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柱连接有钢梁,所述钢梁直接焊接在连接完成后的上下钢筒外侧壁;或者所述钢梁通过栓焊混合连接与钢筒的外侧壁连接。
[0019]本技术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柱连接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或者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钢筒的外侧壁焊接钢制暗牛腿,钢制暗牛腿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或者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连接。
[0020]本技术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钢接头设置在每层预制柱的反弯点处。
[0021]本技术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钢接头设置在距梁柱节点以上0.8m

1.2m处。
[0022]本技术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钢接头设置在楼板处且位于楼板上方。
[002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 本技术在预制柱端部设置钢接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法兰连接的方式实现上下预制柱的连接,成本低、拼装方便、连接性能可靠、施工效率高;
[0025]2. 本技术在钢接头内焊接水平钢板,将柱纵筋与水平钢板锚固,通过钢筋将力传递给水平钢板,水平钢板将力传递给钢筒,钢筒传递给下节预制柱,更好的实现上下预制柱间力的传递;并且对钢筒的长度要求小;
[0026]3. 本技术钢接头可设置在每层预制柱的反弯点附近,此处的弯矩最小,钢接头设置在这里,对钢接头的材料性能、厚度等要求较低,有利于节约成本;可设置在距梁柱节点以上0.8m

1.2m处,此处弯矩较小,且高度更方便工人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可设置在楼板处,且位于楼板之上,方便施工,最适合机器人进行焊接施工;设置位置灵活;
[0027]4. 本技术钢接头为一道水平钢板且设置在梁柱节点时,水平钢板的设置位置与梁纵筋的位置大概对齐,用于传递梁端弯矩;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更高;
[0028]5. 本技术通过在预制柱连接节点处增设抗剪销栓或者附加锚杆,进一步增强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之间的连接性能,如上预制柱与下预制柱节点处的抗剪性能。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30]图1:空心柱采用双水平钢板钢接头的节点处上下柱焊接连接示意图;
[0031]图2:空心柱采用焊接型双水平钢板钢接头示意图;
[0032]图3:空心柱采用双水平钢板钢接头的节点处上下柱法兰螺栓连接示意图;
[0033]图4:空心柱采用法兰螺栓型双水平钢板钢接头示意图;
[0034]图5:实心柱采用双水平钢板钢接头的节点处上下柱焊接连接示意图;
[0035]图6:实心柱采用单水平钢板钢接头的节点处上下柱焊接连接示意图;
[0036]图7:空心柱采用双水平钢板钢接头的节点处上下柱焊接连接示意图;
[0037]图8:空心柱采用单水平钢板钢接头的节点处上下柱焊接连接示意图;
[0038]图9:采用焊接型钢接头现场拼装示意图;
[0039]图10:空心预制柱焊接型双水平钢板钢接头俯视图;
[0040]图11:空心预制柱焊接型双水平钢板钢接头剖视图;
[0041]图12:实心预制柱焊接型单水平钢板钢接头俯视图;
[0042]图13:实心预制柱焊接型单水平钢板钢接头剖视图;
[0043]图14:空心预制柱焊接型单水平钢板钢接头俯视图;
[0044]图15:空心预制柱焊接型水平钢板钢接头剖视图;
[0045]图16:空心预制柱法兰型双水平钢板钢接头俯视图;
[0046]图17:空心预制柱法兰型双水平钢板钢接头剖视图;
[00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柱和设置在预制柱两端的钢接头;上预制柱的下端与下预制柱上端通过钢接头连接;钢接头包括钢筒,所述钢筒的内部焊接有垂直于钢筒侧壁的水平钢板,所述水平钢板上开设有与预制柱的纵筋对应的柱纵筋预留孔,所述纵筋穿过柱纵筋预留孔与水平钢板锚固;所述钢筒的下部套在预制柱上并与预制柱混凝土浇筑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预制柱下端的钢接头与下预制柱上端的钢接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法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筒内部设置两道水平钢板,所述纵筋与其中一道水平钢板锚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钢接头内部设置一道水平钢板,且上下预制柱在梁柱节点高度范围内连接时,所述水平钢板的设置位置与梁纵筋的位置对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预制柱为空心叠合柱时,所述水平钢板的中部开设有后浇混凝土预留孔;上预制柱与下预制柱之间设有抗剪销栓或者附加锚杆;当上预制柱与下预制柱之间连接抗剪销栓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刘玉博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