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100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包括回收集尘箱与进料口,所述回收集尘箱与进料口之间定位有连接机构,所述回收集尘箱的一侧定位有密封连接管,所述密封连接管的一侧定位有吸风泵,所述吸风泵的下端定位有稳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当进料口接触粉尘时间久了之后,进料口上会形成污渍,可通过按动防脱固定块,使L型插块脱离插块槽的内侧,可使进料口与回收集尘箱分离进行清理,当吸风泵运行时,可将粉尘从进料口处吸入至回收集尘箱的内腔,掉落至出料盒的内侧,通过活动滑块插入滑块槽的内侧和三角凸块卡入定位孔的内侧,可将出料盒拆卸,便于对粉尘的回收二次利用。便于对粉尘的回收二次利用。便于对粉尘的回收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粉尘进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原料会产生粉尘,需要将其收集进行二次利用,粉尘收集需要用到粉尘进料装置。
[0003]现有的粉尘进料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通过吸风泵将粉尘从进料口吸入到设备的内腔,再通过出料斗进行排出,会污染环境,也不便回收再利用,进料口处长期接触粉尘会产生污垢,而进料口处大都是固定式的,不便于拆卸对其清理,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具备快速拆卸进料口和可回收粉尘等优点,当进料口接触粉尘时间久了之后,进料口上会形成污渍,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包括回收集尘箱(1)与进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集尘箱(1)与进料口(2)之间定位有连接机构(3),所述回收集尘箱(1)的一侧定位有密封连接管(4),所述密封连接管(4)的一侧定位有吸风泵(5),所述吸风泵(5)的下端定位有稳定块(6),所述回收集尘箱(1)下端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有出料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下端的外壁与回收集尘箱(1)上端的内侧通过连接机构(3)进行固定,所述回收集尘箱(1)与吸风泵(5)之间通过密封连接管(4)进行连接,所述吸风泵(5)的下端与稳定块(6)的上端通过螺纹座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有连接块(301)、插块槽(302)、防脱固定孔(303)、L型插块(304)、活动内槽(305)、弹力组(306)、防脱块(307)与防脱固定块(308),所述连接块(301)位于回收集尘箱(1)的上端,所述插块槽(302)开设于连接块(301)上端的两侧,所述防脱固定孔(303)开设于连接块(301)的两侧且与插块槽(302)相互贯通,所述L型插块(304)位于进料口(2)的两侧的下端,所述活动内槽(305)开设于L型插块(304)的前端,所述弹力组(306)位于活动内槽(305)的内侧,所述防脱块(307)位于防脱固定块(308)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便于粉尘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组(306)的一端与活动内槽(305)的内侧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岩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林斯曼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