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00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加温板,加温板内开设有保温槽,大棚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远离大棚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大棚本体与连接块连接处开设有进气口,连接块与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燃烧炉的作用,使热量通过输送管输送至加温板内的保温槽内,能够有效的对大棚进行供热,同时能够根据大棚内温度的高度,转动挡板,从而对说输送管输送热量的多少进行灵活的调节,能够很好的保证大棚内的温度适宜,能够更好的对红薯苗进行培育,提高培育的质量。提高培育的质量。提高培育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育苗大棚,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属于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


技术介绍

[0002]大棚是一种用于种植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植物的设施,通常由钢架、塑料薄膜或玻璃等材料组成,大棚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环境因素,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在大棚使用的过程中,大棚内的温度尤为的重要,温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在大棚育苗种植的时候,需要对大棚的温度进行很好的控制。
[0003]根据公告号为CN208047475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地下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包括地上大棚本体,地上大棚本体的两端设有山墙,山墙上设有窗户,其中一端的山墙上设有门,大棚本体的内部设有红薯育苗床,红薯育苗床的底部设有烧火炕,所述的红薯育苗床从上到下依次为塑料薄膜层、种薯层和床土层,所述的烧火炕包括设在床土层下部的上层火道,上层火道的下部设有炕墙,炕墙的下部设有下层火道,下层火道的一侧设有炉子,上层火道的一侧设有下层火道出火口,所述上层火道和下层火道之间的一侧设有烟囱;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保温性能好,蓄热稳定且有助于红薯发芽的优点。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上述育苗大棚通过烧火炕对大棚进行加温,但是在加温的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对温度进行控制,有可能造成大棚对的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对大棚内红薯苗的培育造成影响,不能根据大棚内温度的高低,对温度的输送进行控制,从而导致实用性降低。
[0005]因此,亟需对地下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能够通过燃烧炉的作用,使热量通过输送管输送至加温板内的保温槽内,能够有效的对大棚进行供热,同时能够根据大棚内温度的高度,转动挡板,从而对说输送管输送热量的多少进行灵活的调节,能够很好的保证大棚内的温度适宜,能够更好的对红薯苗进行培育,提高培育的质量。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一种地下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加温板,所述加温板内开设有保温槽,所述大棚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远离所述大棚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大棚本体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处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0009]所述输送管与远离所述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有燃烧炉,所述燃烧炉内开设有燃烧腔,所述燃烧炉与远离所述输送管的一侧开设有送料口,所述燃烧腔内壁与远离所述送料口的一侧连通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输送管连通,所述输送管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固定块内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外沿固定连接有转动纽,所述转动纽与所述固定块转
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加温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培育箱,所述加温板内固定连接有导流板。
[0011]优选的,所述大棚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雨罩。
[0012]优选的,所述输送管内固定连接风机。
[0013]优选的,所述燃烧炉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所述导流槽和所述燃烧腔连接处。
[0014]优选的,所述大棚本体另一端固定设有门,所述门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门的一侧设有窗户。
[0015]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能够通过燃烧炉的作用,使热量通过输送管输送至加温板内的保温槽内,能够有效的对大棚进行供热,同时能够根据大棚内温度的高度,转动挡板,从而对说输送管输送热量的多少进行灵活的调节,能够很好的保证大棚内的温度适宜,能够更好的对红薯苗进行培育,提高培育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立体剖面图一;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立体剖面图二;
[00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中,1、大棚本体;2、加温板;21、保温槽;22、连接块;23、输送管;24、进气口;25、燃烧炉;26、燃烧腔;27、送料口;28、导流槽;29、固定块;30、挡板;31、转动纽;41、培育箱;42、导流板;51、排气管;52、定位柱;53、挡雨罩;61、风机;71、过滤板;81、门;82、把手;83、窗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5]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大棚本体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加温板2,加温板2内开设有保温槽21,保温槽21能够有效的进行蓄热,保证大棚内温度的稳定,大棚本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连接块22与远离大棚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3,输送管23内固定连接风机61,输送管23能够对热量进行输送,保证大棚内的温度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大棚本体1与连接块22连接处开设有进气口24,连接块22与进气口24连通;输送管23与远离连接块22一端固定连接有燃烧炉25,燃烧炉25内开设有燃烧腔26,燃烧炉25与远离输送管23的一侧开设有送料口27,燃烧腔26内壁与
远离送料口27的一侧连通导流槽28,导流槽28与输送管23连通,输送管2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9,所固定块29内转动连接有挡板30,挡板30外沿固定连接有转动纽31,转动纽31与固定块29转动连接,在燃烧炉25的作用下,能够将燃烧的热量,经过导流槽28内进行输送,在风机61的作用下,使热量快速经过输送管23输直加温板2内,从而对大棚进行供热,提高大棚温度调节的速度,配合转动纽31和挡板30的使用,能够很好的控制输送管23热量输送的多少,对温度能够进行灵活的控制,保证大棚的温度一种保持在适当的数值,提高红薯面培育的质量的速度;
[0026]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燃烧炉25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板71,过滤板71位于导流槽28和燃烧腔26连接处,过滤板71能够将燃烧产生的灰尘进行阻挡,防止灰尘经过输送管23进入加温板2内,长期的堆积影响加温板2的散热效果,从而导致大棚内温度受到影响的问题;
[0027]再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加温板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培育箱41,培育箱41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红薯面进行种植培育,加温板2内固定连接有导流板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加温式红薯育苗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加温板(2),所述加温板(2)内开设有保温槽(21),所述大棚本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与远离所述大棚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3),所述大棚本体(1)与所述连接块(22)连接处开设有进气口(24),所述连接块(22)与所述进气口(24)连通;所述输送管(23)与远离所述连接块(22)一端固定连接有燃烧炉(25),所述燃烧炉(25)内开设有燃烧腔(26),所述燃烧炉(25)与远离所述输送管(23)的一侧开设有送料口(27),所述燃烧腔(26)内壁与远离所述送料口(27)的一侧连通导流槽(28),所述导流槽(28)与所述输送管(23)连通,所述输送管(2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9),所固定块(29)内转动连接有挡板(30),所述挡板(30)外沿固定连接有转动纽(31),所述转动纽(31)与所述固定块(29)转动连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艳罗熙胡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