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驱动芯片及触控显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66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驱动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驱动芯片及触控显示设备。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像素单元,该驱动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沿行方向分布在连接区内,且依次经相应的第一信号线连接至多个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连接结构,呈阵列分布在连接区内,多个第二连接结构的至少部分依次经相应的第二信号线连接至多个像素单元,其中,每个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结构,且在第一分辨率下,未与多个像素单元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结构分布在多个第二区域,每个第一区域与相邻的两个第二区域位置对应,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连接结构不进行连接时,数据线的连线区域变化较小,从而对整体走线影响较小,进而提高了产品良率。提高了产品良率。提高了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驱动芯片及触控显示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集成触控的显示驱动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驱动装置、驱动芯片及触控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触控与显示驱动器集成(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TDDI)技术把触控芯片与显示芯片整合进单一芯片中,并通过分时扫描来驱动触控和显示模块,从而使屏幕更薄,因此TDDI技术在显示领域越来越受欢迎。
[0003]TDDI驱动装置表面设置有多行连接结构,至少部分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线与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控电极或像素单元相连,以将TDDI芯片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发送至触控显示面板,从而驱动触控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或检测触摸动作。现有的TDDI芯片通常按照一定规格设计生产,因此在匹配不同分辨率的触控显示面板时,需要采用不同的连线方案。然而由于TDDI芯片上的布线间距较小,在匹配分辨率较低的触控显示面板时,通常需要在液晶屏上做多线的“跨接”,耗费了光罩的成本,增加了工序,复杂的工序还容易导致产品良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驱动芯片及触控显示设备。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驱动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沿行方向分布在连接区内,且依次经相应的第一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连接结构,呈阵列分布在所述连接区内,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结构的至少部分依次经相应的第二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以及驱动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结构耦接通信以经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接收相应的触摸信号,且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结构耦接通信以向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提供相应的图像数据,其中,所述连接区包括多个第一区域、多个第二区域以及多个第三区域,每个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且在第一分辨率下,未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沿所述行方向交替排列,每个所述第三区域与相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区域位置上下对应。
[0006]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数量与所述驱动电路同一时刻发送的图像数据驱动的所述像素单元数量相对应。
[0007]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支持大于所述第一分辨率的第二分辨率,在所述第二分辨率下,未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分布在多个第四区域,其中,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各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第四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区
域沿所述行方向的中间位置,在仅一侧与所述第三区域相邻的各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第四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沿所述行方向远离所述第三区域的一侧。
[0008]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支持大于所述第一分辨率的第二分辨率,在所述第二分辨率下,未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分布在多个第四区域,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第四区域,且所述第四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行方向的一侧。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组中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中一列所述触控电极一一对应。
[0010]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组,同一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连接组连续设置或间隔预设距离设置。
[0011]可选地,同一所述第一区域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组相连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对称设置。
[0012]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驱动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0013]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以及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像素单元,所述触控电极用于感测触摸信号,所述像素单元用于显示图像,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于多个所述像素单元。
[0014]可选地,所述触控电极呈阵列排布,至少部分奇数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其相邻的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对称设置。
[0015]根据本申请的驱动装置、驱动芯片及触控显示设备,在驱动装置与触控显示面板适配的过程中,由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区域与相应的一个第一区域位置对应,在第二区域的第二连接结构不连接时,数据线的连线区域变化较小,从而对整体走线影响较小。进一步地,在优选地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一区域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组,相应地,与该两个第一连接组对应的两列触控电极相连的触摸线设置在相反侧,使与同一第一区域对应的两列触控电极相连的触摸线布局集中,在适配不同分辨率的触控显示面板时,触摸线与数据线的走线均不交叉,简化了触控显示面板与驱动装置的连线工序,降低屏幕成本,此外简化的工序也利于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00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17]图1a示出现有技术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与高分辨率触控显示面板的接线示意图;
[0018]图1b示出图1a所示驱动装置与低分辨率触控显示面板的接线示意图;
[0019]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触控显示驱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触控显示驱动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示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驱动装置各连接结构排布示意图;
[0023]图6示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示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驱动装置内部移位寄存电路示意性电路图;
[0025]图8示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0027]同时,在本专利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专利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
[0028]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
“ꢀ
第一”、
“ꢀ
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
“ꢀ
一个”、
“ꢀ
一”或者
“ꢀ
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沿行方向分布在连接区内,且依次经相应的第一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连接结构,呈阵列分布在所述连接区内,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结构的至少部分依次经相应的第二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以及驱动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结构耦接通信以经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接收相应的触摸信号,且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结构耦接通信以向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提供相应的图像数据,其中,所述连接区包括多个第一区域、多个第二区域以及多个第三区域,每个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且在第一分辨率下,未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分布在所述多个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沿所述行方向交替排列,每个所述第三区域与相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区域位置上下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数量与所述驱动电路同一时刻发送的图像数据驱动的所述像素单元数量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支持大于所述第一分辨率的第二分辨率,在所述第二分辨率下,未与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分布在多个第四区域,其中,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各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第四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行方向的中间位置,在仅一侧与所述第三区域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立杰许家豪吴昭呈缪德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